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我的傻瓜式作文批改法
我的傻瓜式作文批改法提起批改作文,恐怕没有几个老师不感到头疼和麻烦,那层出不穷的错别字、屡教不改的错误格式、前言不搭后语的含混表达,甚至每篇必有的作文评语,都会令老师们绞尽脑汁、费尽心力。因此,教学中不但经常会遇到学生谈文色变的情况,就连很多老师也是感同身受。甚至有老师为了逃避此役,竟然愿意放弃从事多年的语文而改教数学。其实这个问题也曾困扰我很久,可自从采用“傻瓜式批改法”后,作文批改就变得轻松多了。之所以叫傻瓜式批改法是因为针对每篇作文我一不订正错字别字、二不为学生修改错词病句、三一般不绞尽脑汁写那些千篇一律的评语,我的做法是认真阅读学生作文,但有稍微可观处即好不吝啬地在下面划上表示嘉奖的波浪线,特别差的作文也不例外。这种做法与戏文上的糊涂官判案相似,所以又被我戏称之为“糊涂官巧判明白案”。然而事实这个办法之初,很多老师对此并不理解,各种质疑纷至沓来:不订正错别字、不修改病句、一般不写评语是否对学生负责任?是否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否能令学生和家长满意和信服?产生这样的疑惑是十分正常的,然而我认为,订正谬误、撰写评语固然可以使学生减少错误、提高表情达意的水平,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就会发现,这样做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学生讨厌作文、怕写作文的现象不但没有多大改变,随着年级的增高,甚至还有愈来愈严重之势。究其原因无非是这种庖丁解牛式的批改所注重的主要是文章的缺点,而非文章的长处,那密密麻麻的批改中包含的批评和指责远远多于肯定与鼓励,学生从中所体会到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成功仿佛总是远在天边,可望而不可及。我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可现实生活中,人们更认同成功乃成功之父。只有持续不断的成功体验和力所能及的美好前景才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不断从写作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不断从作文中看到自己前进的脚印和别人对自己的肯定,才能激发起他们对作文的爱好与兴趣,而兴趣不正是最好的老师吗?辩证谬误和激发兴趣相比孰轻孰重不是不言自明了吗?事实上傻瓜式批改法并非对学生文中的错误真的不管不问,而是将各种错误分类整理,专门利用一节课公开讲评然后请学生自批互改,甚至鼓励对自己作文不满意可以抛开了重写。经过这一过程,学生文中的谬误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由于这些错误都是学生独立发现和更正的,不但有利于阅读和辨析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可谓一举多得。至于大家所关心的家长是否理解和接受的问题,我的对策是让事实说话、以效果服人。采用这种方法后,学生由于消除了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写作兴趣大大提高,很多不但自发形成了每日练笔的习惯,而且课外阅读活动也在我的大力支持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同时我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班45名学生竟然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作文50余篇。面对孩子各方面如此的显著进步,家长怎么会不满意呢?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老师们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一定可以想出更多更巧妙的批改方法来,使自己的工作变得轻松而效显。
本文标题:我的傻瓜式作文批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8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