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4级__高中政治必修2复习提纲
1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如何认识国家性质?(1)国家的产生: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2)国家的本质: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3)国家性质(国体)的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从根本上决定国家性质的是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什么?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什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的新型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体现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上。(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政治、经济、文化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等。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人民)P5】。(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4、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P.7〈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时期的新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5、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这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6、如何理解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含义: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2]意义: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使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3]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7、如何理解公民的政治自由?[1]内容: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意义: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保障:公民有出版的自由,但不得出版非法的出版物;公民有结社的自由,但禁止成2立非法组织;公民有有限示威的权利,但不得从事法律禁止的的事情,不得扰乱公共生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超越法律的自由都受到法律的制裁]8、如何理解公民的监督权?[1]含义: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2]内容:包括了批评、建议权;检举、申诉、控告权等;是人民重要的政治权力。[3]意义: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9、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10、公民在行使政治性权利和履行政治性义务要应遵守什么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11、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适用法律。(1)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的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2)任何公民合法的权利都受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法律的制裁。12、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统一原则?(1)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2)怎样坚持这一原则:第一、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第二、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只有履行一定的任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13、为什么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1)原因:在我国,国家、集体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2)要求: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14、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①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②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③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315、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学习政治知识(3)贵在实践(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法:参与民主选举,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参加政治社团活动等)。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我国的选举有哪些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直接选举:①更直接反映民意,实现选民意志;②更好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③加强了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但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适用范围,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间接选举: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但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适用范围,①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②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等额选举: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的合理性。局限性在一定程度限制选民的选择差额选举:优点,被选举人之间也能形成相应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局限性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2、制约选择选举方式的因素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来确定。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必须采用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3、我国采用现行的选举方式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的选举方式。4、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权利(选举权)?(1)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好经济和文化事业。(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3)正确行使选举权,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5、如何行使选举权?出于公心,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慎重投票。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1)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政府的决策涉及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很重要。(2)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是指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4证。(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理解: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形式,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意义,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拓宽反映渠道。专家咨询制度:形式,论证会、座谈会;意义,专业知识集中学者智慧,提高决策科学性。社会公示制度:形式,公示;意义,知情权、参与决策的前提与基础,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社会听证制度:形式,听证会;意义,弥补决策机关的不足,决策利民。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是什么?(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情,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的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8、如何理解基层民主建设(民主实践活动)?(1)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保证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现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2)农村村民委员会——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在村民委员会的带领下,实行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管理村务的本领,切实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村民选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民主选举村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村民决策:通过村民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村民管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行式。村民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进行监督。保证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3)城市居民委员会——城市居民自治见(P25)城市居民委员会——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管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建议等方面,居民委员会发挥着重要作用。意义——居民委员会居民选举,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各项工作居民监督,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9、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是什么?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10、青年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中学生在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的技能和知识,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能力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511、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方式有哪些?(1)公民的监督权的具体内容:批评和意见、申诉、控告和检举(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主要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其他民主监督的渠道: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12、公民怎样才能行使好监督权?(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的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2)公民行使好监督权的要求公民要敢于行使监督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什么?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2、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什么?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府担负着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负有特别重要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标题:2014级__高中政治必修2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9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