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4高三历史导学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水滴石穿贵在坚持夯实基础活学活用高三历史第页总结方法提升能力1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考纲要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备考说明本单元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较多,近几年的高考中以选择题为主,偶有材料题出现。在2014年的高考时将会保持稳定,仍会以选择题为主,但也有可能增加非选择题的考查;从内容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仍是考查的重点。同时也要重点关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与诸多失误;正确认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挫折;结合改革的相关内容分析其改革失败的原因及教训;结合苏中两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分析二者失败和成功的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复习重点难点:(1)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影响(2)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问题导读单】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农民的利益);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4)特点: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5)结果: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三次武装干涉,取得国内战争胜利。(6)评价:①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②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④时间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频于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主备:田灵审核:侯丙锋授课时间:学案编号:21班级:姓名(小组):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水滴石穿贵在坚持夯实基础活学活用高三历史第页总结方法提升能力2注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1)背景:①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频临崩溃;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海军基地兵变);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践失策,需要有利的模式。(2)概况时间: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目的:解决危机,稳定政权(3)内容:①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资源,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③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④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4)特点:①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②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③在公有制得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实质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恢复和发展生产,并进而向社会主义过度。(6)评价:①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②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③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了一条在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注意: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首先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次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从上述两个特征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通过社会主义成分和资本主义成分的经济竞赛,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斯大林模式(1)背景①国际形势:仍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②政治形势: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③经济形势:虽然经济迅速恢复,但总体而言仍相对落后,尤其重工业发展不足;④思想环境:传统的小农经济占主导,专制主义根深蒂固,所以有强烈的扩张欲望;⑤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专断独行。(2)含义: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它是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3)内容A:工业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轻工业提供资金。B: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C:农业方面:农业集体化运动。(4)特点△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个人专权,民主法治被忽视,缺少群众监督,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水滴石穿贵在坚持夯实基础活学活用高三历史第页总结方法提升能力3△经济方面:①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调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③工业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积累资金;④农业方面,推行农业集体化。(5)评价:积极: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②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1937年欧洲第一,世界第二)③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④它扩展到亚欧一些国家后对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⑤政治上,斯大林模式在当时的形势下也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局稳定。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长期执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⑤高度集权,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个人崇拜盛行;⑥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⑦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⑧思想文化上,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的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也形成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成为一股社会风潮。这种思想文化模式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在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计划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体制。与当时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相比,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斯大林模式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表现出鲜明的开创性与巨大的优越性。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背景①改革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日益暴露;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特别是对农业的影响;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②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2)内容农业方面: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政治方面:开展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斗争,进行大规模的平凡冤假错案活动。(3)结果:收效甚微。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结束。(4)原因:改革没有结合国情;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思想上急于求成;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上准备不足;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也不利于改革的进行。(5)评价: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②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水滴石穿贵在坚持夯实基础活学活用高三历史第页总结方法提升能力4的认识,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改革的问题,与美国争霸的需要。(2)内容: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发展,改进经营管理体制。②坚持集中计划管理,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发展,改进经营管理体制。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3)结果:①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②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加。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4)改革失败的原因:①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②是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③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对外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1968年8月,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3月和8月,侵犯我国东北领土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提克地区。70年代中期,苏联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苏美争夺。1978年12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12月,出兵阿富汗。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背景①斯大林模式的长期推行严重束缚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面临社会动荡、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2)内容①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②减少指令性激化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③调整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和合作社得到发展;出现租赁、承包及与外资合作的企业。(3)结果: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4)原因:①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②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③根本原因:其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三重点难点解析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市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应了战时需要,是必要的。但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政策,是错误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体制都排斥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日益阻碍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则利用商品市场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斯大林模式启示:①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
本文标题:2014高三历史导学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0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