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8
-1-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8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1.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2.欧美主要国家在近代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民主政体。其共同点是①以法律保障民主的实施②国家元首必经选举产生③逐步形成分权制衡机制④民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之纪念焉。”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4.汉魏以来各朝代统治者大都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A.小农经济是各朝代统治稳固的基础B.皇权与地主阶级之间矛盾难以调和C.土地兼并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D.农民阶级和统治阶级有着共同利益5.“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由此可见,族田义庄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的权力纷争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C.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D.阻碍了田庄经济的发展6.1937年美国总统特使埃文思·卡尔逊观战(淞沪会战)一个月后,致信罗斯福总统说:“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这说明A.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B.抗战爆发后,共产党倡导的全面抗战路线唤起了民众的抗日热情C.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共真正实现了“全面团结”D.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完全觉醒7.1943年5月蒋介石给宋子文电报称:“丘吉尔称西藏为独立国家,将我领土与主权,完全抹杀,侮辱实甚。西藏为中国领土,藏事为中国内政,今丘相如此出言,无异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对此不能视为普通常事,必坚决反对。”这表明A.蒋介石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B.中英在抗日问题上存有重大分歧C.抗日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D.英国违背了《开罗宣言》的内容与精神8.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国西沙群岛的越南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2-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9.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197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届七次会议一致通过该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这反映出中国政府A.积极推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政策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0.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11.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A.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B.动荡局势的加剧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复杂格局D.经济一体化的形成12.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有误的是A.经济民主化成为历史潮流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D.和平与动荡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13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重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D.中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国家14.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15.宋人陈亮说:“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种言论表明A.商业与民生的关系密切B.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D.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16.《新全球史》指出:“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可是到了明朝早期,科技革新的速度放缓了。”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政府看重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胜过科技革新B.充足和稳定的技术工人保证了劳动力来源C.八股取士造成科技人才配置严重失当D.中国古代传统科技观念重经验轻创新-3-17《孟子·离娄下》讲:“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一君臣观念产生的根源是A.君臣平等观念B.民贵君轻思想C.等价交换意识D.上下等级观念18.希罗多德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这种情况对希腊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进行海外经商和殖民活动B.债务奴隶制盛行激化矛盾C.实行直接民主和轮番而治D.雅典贵族与平民尖锐对立19.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批判教会的蒙昧主义,破除迷信思想,对封建社会中最“神圣”的事物进行揭露和批判。当时启蒙思想家们使用的最有力的武器是A.人文主义思想B.民主和自由C.自然科学成果D.人权与法制20.GDP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下图为《1700-1890年世界GDP的份额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B.工业革命的开展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亚洲国家的衰落21《庸庵笔记》记载,胡林翼围攻安庆时,曾视察军情,策马登山,瞻盼形势,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胡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胡前已得疾,自是益笃,不数月,薨于军中。盖贼之必灭,胡已有成算。只是见洋人之势方炽,则膏盲之症,着手为难,虽欲不忧而不可得矣。这则材料主要说明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严重威胁清王朝统治B.以传统办法来对抗太平天国是断然行不通的C.胡林翼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忧国情怀D.晚清士人在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时的无力22.1912年6月9号上海《民立报》的《东省之暗昧人物》一文载:“自国体解决,奉省营统张作霖虽亦悬树国旗,剪除发辫,似于共和亦颇赞成,及详细调查,知实因东督赵尔巽迫使之使然。故常怏怏不乐。在奉举动每出入必带壮丁五十名,皆蟠辫于顶,作前清兵勇之状。张自己虽剪去长辫,而帽后犹露短尾,以示不忘旧义云。”这段材料本质反映了当时A.张作霖虽剪辫仍不忘前清旧义B.兵丁蓄辫是反对共和C.发辫成为政治立场的重要标志D.东督赵尔巽赞成共和23.长期以来,由欧洲人坐头把交椅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重大议题的赞成票必须达到85%以上才能有效,其中美国占有17%投票权。而世界银行行长则由第一大财东美国挑选,且只有很少的情况下才设置85%赞成票的门槛。两大金融机构议事规则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明了A.两大金融机构职能不同B.两大金融机构均受制于美国C.美欧之间存在利益冲突D.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4.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公报传到正在日内瓦参加“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创始会员-4-国谈判”会议的中国工作组,引起全场轰动,因为公报内容为中国“复关”又排除了一大障碍。其相关内容是A.作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B.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C.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D.确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企改革目标25.学生甲根据材料一“恩格斯也曾经说过,如果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得出自然哲学源于古希腊先哲思想的结论;又有学生乙根据材料二“古希腊的种种思想都是从‘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前提出发的,而且各种思想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延伸的;这些思想归根到底就是关于人的研究和认识。”对学生甲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位学生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专业学者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自然哲学,材料二指的是社会哲学,两条材料并不矛盾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3大题,总计50分)26(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从西班牙启程横跨大西洋并于次年返航,从而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也进行了一次类似的远航,他先是向西进入了大西洋,然后折向南绕过非洲的最南端,之后到达印度并从印度返航。这些航行为欧洲人找到了大西洋这个可以到达亚洲和美洲的通道,从此以后,形成了一个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越来越紧密的商业、传教和殖民活动的网络。——[美]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材料二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变革力量,把尚处于世界市场之外的一切民族和国家统统卷入世界贸易的漩涡。机器大工业不仅生产出可供世界市场消费的工业品,而且产生了世界市场所需要的交通和通讯工具。于是,随着工业革命向欧美各国的扩散,建立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近代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资本占据了统治地位。——《近代英国史》材料三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虎门销烟”也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鸦片战争的爆发。(1)请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评价材料一中的历史事件。(6分)(2)材料二促使世界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10分)(3)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三观点的?三则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7分)-5-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血腥的20世纪目睹了“西方的没落”和朝向东方的“世界重新定向”。现实主义者进一步注意到,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信任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照这种观点,中国的崛起,会导致日益强大的中国与逐渐衰弱的美国为国际体系规则和领导地位产生声势浩大的争斗。——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
本文标题:2014届全国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步步提升测试系列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1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