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模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梳理(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把握线索]近代中国的一百多年,始于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终于独立、民主、自由、统一的新中国的建立。其间,列强通过不断侵华使中国日益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中国各阶层则为救亡图存、维护国家主权进行着前赴后继的抗争,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而且实现了人民民主,从而形成了近代史上的三条知识主线。线索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经历了蚕食边疆、间接控制到全面侵略的过程。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外国势力开始侵入东南沿海一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遍布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外国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则以灭亡中国为目标,占领了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直接实行殖民统治。线索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经历了由单阶级独斗、多阶级联合到全民族抗争的过程。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主要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势力。最初表现为某一阶级独自进行的反抗,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后来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其中五四运动是城市工人、市民、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斗争;国民革命运动则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合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最后是抗日战争,包括海外华侨在内的全民族各阶层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战。线索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真正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参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考点1列强侵华——近代前期让中华民族蒙辱的“四战争”一、核心知识系统研究——学什么阶段发展历程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及附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容: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关税协定;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2)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商品输出为主)阶段发展历程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1)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商船沿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军费800万两白银;开放南京等十二口通商(2)影响: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一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阶段发展历程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1)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2)影响: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阶段发展历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容:赔款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惩办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员;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2)巨额赔款加深了人民苦难;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思维深化1.从通史角度理解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1)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妄图独霸中国。(3)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到一国独霸中国;侵华主要国家是日、美;侵华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思维深化2.评判中国近代条约时应注意的问题(1)评判中国近代条约时,有两个原则应当遵循:一是缔结程序是否平等,二是条约内容是否损害了中国主权。所谓缔结程序是否平等,强调的是缔结过程中是否有强迫行为,是否有直接或间接的武力威胁,若有则为不平等条约。(2)界定中国近代条约的性质时,必须避免泛道德的倾向,即不能用道德标准评判条约性质。所谓泛道德的倾向是指判断一个条约是否平等,其根据以签订者的道德品行。不要认为凡是有过对外妥协“前科”的,他们签订的条约就是祸国殃民的,只要是同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条约,都是不平等的。思维深化3.运用多元史观辩证分析近代列强侵华的影响(1)革命史观: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因此中国只有通过武力革命方式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获得独立发展。同时客观上促进了先进中国人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增强。(2)文明史观:列强侵略在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促使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变。思维深化(3)整体史观: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4)社会史观:随着列强的侵华,西方的社会习俗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习俗的近代化。二、高考真题集中研究——考什么1.(2015·山东高考)“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关键点拨]解答的关键是依据材料“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可知是东西方相互碰撞和融合。答案:B2.(2015·安徽高考)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关键点拨]解答的关键是外国人具有进入中国内地自由传教和公使驻扎北京的特权,这是《天津条约》的内容,而“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说明《天津条约》已经有效,这是《北京条约》的规定。答案:B3.(2015·四川高考)右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A.《南京条约》签订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D.《辛丑条约》签订[关键点拨]关键信息:结合图片有美、英、日、法等国的国旗,可知这次“战事”应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结束后签订了《辛丑条约》。答案:D4.(2014·山东高考)“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关键点拨]①解题关键:获取“铁路”“银行”等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建立起联系。②抓题眼:倡导修铁路、开银行与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在华资本输出有关,故“合议”是《马关条约》。答案:D三、名校模拟重点研究——练什么1.(2015·雅安三诊)下面是部分学者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表述,最符合全球史观的是()解析: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考查。A项是从资本家要求获得商品市场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属于现代化史观,故A项错误;B项从中国和英国政教悬殊分析鸦片战争原因,属于文明史观;C项从中国没有加入世界大家庭而引发战争,符合从整体考查鸦片战争原因,故C项正确;D项从英国对封建落后的中国抱有侵略野心出发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属于革命史观,故D项错误。答案:C2.(2015·马鞍山三模)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民众根本就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解析:材料说的是“普通民众”没受影响,不能扩大为“中国民众”,另外“没有影响到”不等于“根本不关心”,故A项错误;B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没有提及清政府,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了李鸿章主要依赖个人力量与列强斗争,忽略了中华民族整体的联合,这也体现了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故D项正确。答案:D3.(2015·济宁模拟)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时中国被“惩罚”主要是因为清政府()A.大量销毁外国鸦片B.承认义和团且纵容其反帝C.帮助朝鲜镇压起义D.拒绝列强的“修约”要求解析:根据题干漫画中有八个国家“惩罚”中国的这一信息,可知其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而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原因就是义和团运动,故B项正确。答案:B考点2抗争探索——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一、核心知识系统研究——学什么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新旧交替时代·反封建反侵略(1)起因: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中期(2)重要文件:①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是对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宗法等级制度和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礼教思想的否定,强调平均主义,带有明显的革命性和落后性②后期:《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3)评价:是历代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失败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末期义和团运动——民族危机加深·抗击八国联军(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剧(2)斗争: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3)口号:“扶清灭洋”具有抗击侵略的爱国性与对先进文明的排他性时期发展历程20世纪初辛亥革命——民族危机空前·资产阶级革命(1)条件: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②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③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④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多次起义时期发展历程20世纪初(2)过程:①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②建立民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时期发展历程20世纪初④革命失败: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3)意义: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思维深化1.近代前期农民阶级革命运动的局限性(1)阶级局限性: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代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和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都有致命的缺陷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来组织群众思维深化④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具有严重的自私性、分散性等特点,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
本文标题: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梳理(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共75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05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