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第9讲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
第15章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信息高速公路)目录一、为什么要重视政府信息化问题二、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的概念的区分。三、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产生和发展四、政府信息化对行政治理模式的影响五、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六、政府信息化问题解决对策一、为什么要重视政府信息化问题1、政府信息化是政府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到90年代,电子政务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从2000年起,国际上掀起了“电子政府”建设的热潮。2000年3月,作为日本千年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日本政府正式提出实施电子政府工程,同时向日本国会递交了“电子签名与认证法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2000年6月6日提出建设电子政府并把这项建设的意义提到了“第二次美国独立革命”的高度,很快,参众两院迅速以高票数通过了“国际与国内电子签名法”。在2000年7月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与会的十五国元首通过了针对21世纪政府管理的“电子欧盟计划”。此外,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动本国的“电子政府”建设。“电子政府”的建设已经成为国际上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成为推动全球IT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2、电子政务列为当代信息化第一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五个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娱乐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可见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所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按照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掌握的数据,1996年,全球只有不到50个政府部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到2002年,全球已经开通了5万个政府网站。事实上,电子政务已经迅速地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3、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电子政务缘何有如此神效,我们为什么要搞电子政务,我们自然会有此疑问。我们从《网络影响2004》中不难得到答案,在此报告研究的欧洲八国中,他们的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惊人的一致。调查数据显示,认为搞电子政务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和政府办公效率的占79%,认为电子政务能扩大服务范围和创新的占72%,认为电子政务能节约财务成本的占71%。二、电子政务、电子政府与政府信息化的概念1、电子政务(ElectronicGovernor或e-Governor)与电子政府(ElectronicGovernment)与政府信息化(e-gov)。政府信息化“e-gov”“代表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统一。2、“电子政务”的定义侧重于政府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的概念与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性工作相关,涉及各种信息化建设的项目、计划、工程等等;3、“电子政府”的定义侧重于构建什么样的政府。所谓电子政府就是对政府的结构性、体制性的再造工作相关,设计在政府信息化基础上对政府结构、职能、运行机制等等进行的各种变革。4、“e-gov”(政府信息化,有时亦译为电子政府、电子政务)的简单定义是:在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在结构、职能、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构建一个新型的、具有更高效率、更高绩效、更加开放民主的政府治理结构模式。三、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产生和发展(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应用的基本方面1、加速推行办公自动化;[文字文件处理、数据处理和计算、对内对外的通信联络等]2、建立和利用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前者主要提供数据库技术;后者能够提供决策辅助、兼容模型技术等。]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绩效测评系统等。(科学决策的基本程序。)3、全面进行政府信息化建设[政府机关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政府与企业间的信息化建设如电子商务、电子采购;政府与公民间的信息化建设如电子服务、电子咨询等];4、结合信息化建设,进行政府再造工作[政府工作流程、结构、决策过程、内部外部管理、治理模式等等]。如:深圳的做法。(二)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建设局域网阶段。在此阶段,成功的做法是在一个机构内部,用同一的计算机系统为所有不同的部门提供不同的电子服务。第二阶段,实现跨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公众获取信息。首先允许部门之间能够通过网络工作站传递图像、文件、档案等资料,在网上进行认证、修改、审批、部署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公众能够从政府网上获取信息。此阶段的建设以政府为中心,而非以公民为中心。第三阶段,允许双向的信息沟通。此阶段,政府能够与公民在网上实现互动。第四阶段,允许价值交易。此阶段,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公民能够更加方便的与政府进行商业活动,例如,新加坡政府开设的网上交易活动:政府采购,评估税款,申请执照,更新驾照等。第五阶段,电子民主。在此阶段,公民社会组织的力量更强大,能够聚集社会资源,扩大基金,反对部门的腐败;同时,此阶段能够实现公民在网上选举和意见表达。第六阶段,跨部门合作的政府。此阶段,门户网站或智能卡将政府各部门的不同服务整合起来,使公民无需了解政府的构成即可获得无缝隙服务。如天津政务网开始使用。四、政府信息化对行政治理模式的影响表现在对组织结构、政府的运行机制的影响等。1、对工作效率的影响;2、对人力资源的影响;1、对沟通过程的影响:双向沟通、互联式沟通。2、对政策制定和过程的影响;3、对集权、分权的影响;4、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大多数分析家都同意,信息化技术将会迫使金字塔等级机构的扁平化;将减弱、减少中间层次的作用,从而减少组织的等级层次,增大控制幅度;我国已有学者提出裁撤地级市,减少政府等级层次的设想。5、对运行机制的影响。比如“一站式服务”、全天候、无缝隙的电子政务项目,客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在政府网站上查询政策信息和工作信息,并在网上办理相关手续;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官僚制模式在信息化的推动下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型模式;增强了政府的透明性,扩大了公民的参与性,比如“电子民主”、“电子选举”等。五、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电子政务发展缺乏有效的规划,易陷入“目标不清晰”的陷阱国家早就出台了有关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具体到基层信息化建设,却仍然缺乏明确而有权威的指导意见,因此一些地方在开展基层信息化建设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统一的建设模式与内容服务提供方式。此外,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导向不够清晰。除了少量较为成熟的电子政务系统外,其他大都没有特别清晰的目标导向。因为目标导向不清晰,加之多数IT服务商对政府信息化和政府业务的理解不足,所以造成信息化的需求很难被准确把握。再加上政府部门对项目管控的力度也有限,最后建成的系统功能和实际需求往往有很大偏差。天津市某些区(县)尚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各委办局机关的电子政务建设许多是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各不相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也不相同。2、条块分割的矛盾,系统升级和资源整合遭遇困境政府行业信息化可分为“条”电子政务和“块”电子政务两部分。所谓“条”主要指“十二金”工程等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所谓“块”主要指各级地方政府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条”电子政务和“块”电子政务相互交叉构成了政府行业信息化的基本框架,“条”电子政务在地方政府层面必然受到“块”电子政务的影响,而“块”电子政务在行业管理部门又较大程度地受到“条”电子政务的影响。行政管理体制中条块分割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电子政务建设,研究表明,电子政务水平越高的城市,条块分割的冲突越激烈。不少小城镇信息化建设的试点项目往往是由某个部门出于本部门的工作发展需要独自承担的,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资源整合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来自其他部门的阻力也会逐渐增加,对整体信息化制约较大。另外,起步较早的应用系统由于无法适应后来需求,需要升级,但由于技术、人员以及成本方面的问题,往往无法满足切实需要,致使很多系统闲置不用。4、软件系统投入过少,无法发挥网络优势由于盗版软件的影响,所以往往使人们有这样一个误区,就是软件投资可有可无。和平区建设政务网投资120万,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开发政务平台投资80万,这些都属于软件投资。**区电子政务软件的开发几乎完全依赖于信息化工作科,这样做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完全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省去了大量的软件投资经费。弊在于工作量过大,需要开发的项目过多,往往直接导致时间不够,人手不足,耽误了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在某一方面的建设上,我们刚刚取得一点点成绩,就有其他兄弟市区超过,在我们忙于回过头来开发这方面的后续版本时,另一方面又被其他单位超过,导致电子政务建设滞后。5、电子政务建设的融资渠道单一近几年,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上的投资在逐年增加,但电子政务作为以技术和设备为基础的前端产业,单靠国家每年的预算支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单纯依靠政府的拨款,势必延长本市电子政务建设“工期”,影响本市的电子政务进程。电子政务建设是大量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现代化工程,是需要交学费、花时间、计成本的。处理不当往往会形成没有思路、技术、队伍干不了,有了思路、技术、队伍没有资金也干不了的局面。当前的现实是,一方面国家用于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严重不足,制约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快速健康平衡发展;另一方面,不少地区、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决策失误,管理不好,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金,劳民伤财,却没有把电子政务建设好。6、政府办公人员及市民的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亟待提高任何信息化工程成效如何,关键在人。电子政务也不例外,如果没有人用或没有会应用的人,再好的应用系统也是形同虚设。当前,地方政府的人力状况无法满足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政府部门能够熟练掌握电脑和网络的公务员数量十分有限。同时公务员受到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工作方式的双重压力,在电子政务的建设阶段,不可避免地要求公务员在承担传统方式的政务工作的同时,又能够适应电子政务的需要,而许多公务员本身的思维惯性和工作压力使其主动适应电子政务要求的思想动力不足,越是基层政府人员素质差距越大,具体工作的压力越大,思维的惰性和惯性阻力也越大。加之有时相关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枯燥难懂,学过就忘,效果不明显,公务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我们搞电子政务需要的是全员的参与——需要企业和市民都广泛的参与进来,否则,单纯的政府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到头来也只能唱独角戏。但目前本市绝大多数市民对电子政务的概念尚不明确,参与意识不强;此外,有相当部分的市民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几乎为零,这就给电子政务的推行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7、并联技术与实施方案困难很大。客观的说,我国电子政务基本上是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发展层次上。而且目前我国的一些比较成功的实施案例还都是单体式的案例。即一个部、一个系统的电子政务方案。电子政务今后必将向着并联式的方向发展,即涉及多部门,跨行业的并联式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但是这样的系统建设,不仅涉及到不同行政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隶属、分工、合作关系,实施时存在电子政务本身意外的一系列复杂因素,而且在技术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对当前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以便在以后的电子政务建设中提供一些借鉴意义。8、软件商方面:“做大”和“做专”存在矛盾,有偿服务矛盾难以解决做大,即提供电子政务整体解决方案;做专,即做专业的单项业务提供商。对厂商来说,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专项能力相对就会弱一些,而做专业的单项业务提供商,整体规划能力就会有所欠缺。从市场角度来看,做大可以在更多领域取得效益,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软件厂商往往是在多个项目间疲于奔命,容易丧失竞争力;做专,虽可以提高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本文标题:第9讲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