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年第一季度护理安全案例分析
2015第一季度ICU护理安全案例分析时间:2015-03-1916:30地点:重症医学科会议室主题:气道湿化不足致痰栓堵塞一、情况介绍患者万胜华,女,49岁,因“发现农药中毒后1小时余”,于2015年3月3日由120送入我院急诊科,经洗胃、气管插管等对症处理后收住我科。入科查体:T36.5℃,P74次/分,R辅助,BP112/66㎜Hg,神志浅昏迷,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光反射迟钝;四肢冰凉,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入院后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完善相关检查、行血液灌流、解毒、加强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处理。经治疗后,患者神志清楚,呼吸有力,于3.5日9:30遵医嘱暂停呼吸机应用。A班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P班接班时患者HR130次/分左右,19:00时测体温39℃,20:00时患者血压升高,维持在160-170/80-90mmhg左右(之前患者血压一直正常);N班04:00时患者出现呼吸费力,R35次/分,HR152次/分,SPO279%左右,汇报值班医生后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剧烈烦躁,遵医嘱予力月西10mg静推st,烦躁稍好转。之后患者HR一直在130-140次/分左右,血压较高,护士未再向值班医生汇报情况。3.6日07:30上班时,发现患者呈叹气样呼吸,HR在140次/分左右,呼吸机吸入潮气量低,询问N班护士,夜间吸痰时吸痰管插入不畅。医生判断为气管插管被痰栓堵塞可能,故立即拔除原管予重新插管,经查看,原插管几乎被痰栓完全堵塞,只有少许缝隙。换管后患者呼吸平稳,HR及BP降至正常。3.6日22:30予拔除气管插管,3.9日9:00转至急诊科继续治疗。二、讨论1、发生气管插管被痰栓堵塞的原因分析?2、整改措施?3、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如何向医生汇报?要求:(1)针对提供的案例,分析案例性质、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2)分组讨论,共分成4大组,各组将讨论意见汇总。(3)各组轮流上台汇报,组内成员可进行补充。具体讨论内容见附件附件:各组讨论内容总结如下一、气管插管被痰栓堵塞的原因分析1、患者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使用阿托品或长托宁等抗胆碱药,拮抗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M样症状,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致痰液粘稠形成痰栓;2、停止机械通气后,经气插口吸氧,持续的吸氧致气道干燥易形成痰栓;3、没有进行持续的气道湿化或雾化,因气道干燥痰液较少听不到痰鸣音,护士吸痰次数很少,间断湿化的次数很少;4、患者出现气道堵塞的症状时(HR快、BP高、呼吸费力,吸痰管插入不畅,再次机械通气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等),护士没有正确的评估到,对专科病情缺乏预见性;5、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护士向值班医生汇报的程序有缺陷。二、整改措施1、患者停止机械通气,保留气管插管或气切导管时,注意做好气道湿化。可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或持续雾化;并给与间断的气道内湿化,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更要高度警惕,常规给与持续湿化,泵速要根据痰液的粘稠度而定。2、不能因为听不到痰鸣音而整个班次不给患者吸痰,要了解患者痰液的性状及气道通畅情况,需定时为患者吸痰。3、需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对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定要了解相关的知识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做出判断并及时汇报值班医生。三、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的汇报程序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护士向值班医生汇报,经医生处理后,若患者病情无好转或好转不明显,必须向医生再次汇报,直到患者病情平稳为止。
本文标题:2015年第一季度护理安全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21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