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2青岛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青岛政务网发布日期:2012-04-05——2012年3月25日在青岛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青岛市代市长张新起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第十四届政府工作回顾2008年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组成以来,在中共青岛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抢抓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深入开展寻标、对标、达标、夺标活动,在重大战略实施、重点区域开发、重点领域改革、重点项目推进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四年来,全市生产总值跨越三个千亿元台阶,2011年达到6615.6亿元,年均增长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66亿元,年均增长1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02.5亿元,年均增长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33亿元,年均增长16.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567元,年均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70元,年均增长13.3%。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8%,提高4.8个百分点,成为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引进金融机构40家,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1%。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3.8亿吨、1300万标箱,空港旅客吞吐量超过1170万人次。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超过6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7万亿元,形成了六个先进制造业千亿级产业集群。启动老城区企业搬迁72户,23户竣工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7.3%。粮食总产达到363万吨,建成粮食、蔬菜两个百万亩示范区,现代农业稳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43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9个,取得高速动车、液晶模组等重大创新成果,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21家、7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4.2倍、3.5倍,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首个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引进各类人才14.4万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列入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德生态园开工建设。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8%,提高23个百分点。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7.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8%,分别提高4个和2.3个百分点,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胶州湾隧道、胶州湾大桥、环湾大道等项目竣工通车,城市地铁、铁路青岛北客站开工建设。蓝色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发展规划编制完成,高新区、董家口港区建设初具规模,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一期、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中心建成,国家深海基地、海洋科考船、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实施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模式,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市容环境十大整治行动成效显著。世园会筹办工作全面加速。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到67.8%。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282.4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1.9倍。农村“五化工程”基本完成,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民生质量持续改善。市级财政对社会民生投入401.5亿元,占预算支出的54%,年均增长26.4%。城乡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实行免费,完成550所薄弱中小学改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6%。新农合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260元,基本药物制度覆盖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国医堂、妇女儿童医院、北部中心医院、西海岸医院等建成使用,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妇女儿童医院二期等工程开工建设。完成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59%,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0%和73.6%。建立了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了15万户家庭的住房困难。强化了稳物价、控房价的政策措施。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市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124万平方米,普及率达到70%。市区管道燃气气化率达到78%。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环保公交车超过87%,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环境持续优化。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了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市区全部批发市场、70%的零售市场建成肉类流通追溯体系。健全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城市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建成青岛大剧院等一批文化设施,全市44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获得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资格。建成30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开业,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6%。获得国家版权示范城市称号。开展了第三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文明城市复查测评总成绩居省会和副省级城市首位。军民携手取得抗击浒苔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了奥帆赛、残奥帆赛,圆满完成海军节、十一运等重大任务。国防建设得到加强,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连续第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提前一年完成对口支援北川灾后重建任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气象、地震、人防、统计、档案、史志和仲裁等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全面发展。(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整合组建4家政府投资公司,规范了市区两级融资平台。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和小城镇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3.5%。新增9家上市企业,融资109亿元。组建广电影视、报业、出版、演艺、网络五大国有文化传媒集团,文化体制改革实现突破。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实现进出口总额22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0亿美元,引进内资2320亿元,新增世界500强企业16家,境外投资14.8亿美元,服务外包执行额连年倍增。我市成为港澳与内地紧密经贸关系合作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前湾保税港区封关运营,口岸大通关明显提速。国际友好城市达到57个。(六)努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地方性法规草案19件,制定政府规章16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625件,政协提案建议3232件。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分别削减70%、66%,审批效率平均提速65%。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试点,实现网上规范透明运行。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政府门户网站保持全国前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基本形成。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扩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覆盖面。“小金库”和商业贿赂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连续三年开展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构建了公众评价政府绩效的新机制。各位代表!过去四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青岛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中央、省驻青单位,向驻青部队和武警官兵,向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青岛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总结过去,着眼未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来衡量,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许多工作需要改进和加强。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还不够大,城市竞争力还不强,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需要加快;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城市布局结构有待优化,全域统筹发展的措施需要加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共服务均等化还需要更大力度;政府职能转变仍不到位,政府工作人员视野不宽、标准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极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造成恶劣影响,政府自身建设任重而道远。这些问题都必须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各位代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绘就了青岛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新征程,为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五年,既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也要看到青岛独特的区位条件、良好的发展基础和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将承前启后、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谱写青岛发展的新篇章。今后五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更大贡献。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城镇化率达到76%。主要目标的确定,与“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又体现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发展得更好更快,力争在经济规模上再造一个新青岛。(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立更具特色的产业体系突出蓝色,强化蓝色经济引领作用。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开发建设,再创港口、园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青岛港向世界第一大港迈进,构筑创新开放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成为蓝色跨越的引擎。加快推进蓝色硅谷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和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深化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构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经济增加值争取达到150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5%,建设蓝色青岛,加快向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迈进。突出高端,加快产业转型步伐。以高端技术、高端项目和高新企业为载体,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农业,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发展高端制造,改造传统工业,培育十条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推进服务经济跨越发展,加快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坚持高端农业引领,提升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突出新兴,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开发信息、生物、材料、能源、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技术,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突破核心技术,培育龙头项目,促进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光纤入户,建设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功能区,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竞争力强的企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加快形成支柱能力。突出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产学研资深度合作的创新模式。加大投入,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和孵化器建设。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营造聚才创业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高水
本文标题:2012青岛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74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