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习题岳麓版必修1
1【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习题岳麓版必修1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其主要任务是()A.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C.建立新型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1949年新政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答案】B2.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B.阐释了直接民主的选举原则C.共同纲领为当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纲领D.它说明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解析】注意材料的时间“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一直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A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代议制民主制度,B项错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确立于1954年,D项错误。答案为C。【答案】C3.新中国成立后,民主人士黄炎培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积极性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制度。黄炎培是民主人士,他的话反映了民主人士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B4.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这主要是为了()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的新社会【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制度建设。由题目中的信息“1953年……宣传2普选”可知这应是为1954年召开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做准备,故本题应选C项;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平等社会,故A、B、D三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时间“1953年”不符。【答案】C5.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1912年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D.三部法律在实践中都保障了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权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没有真正实行。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皆符合史实。【答案】D6.下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所作的一幅宣传画《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着一张崭新的选民证,满脸露出无比的喜悦。此宣传画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形成()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村民自治制度【解析】据“1954年”“选民证”等信息可知,宣传画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选举代表的情况。【答案】A7.“宪法规定我们的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这当然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是现成的东西,也不是说我们可以坐着等到它来到。”由此可知()A.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B.通过该宪法的会议是中共七大C.该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D.当时改革开放作为国策已写入宪法【解析】A、B、D三项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宪法规定我们的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可以体现出该宪法的性质。故选C。【答案】C8.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④联合执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在中共领导下,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是一种政治上密切合作的关系,是亲密友党,其主要作用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答案】A9.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3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解析】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材料中强调“协助国家机关”“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反映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职能发生转变。【答案】D10.“多党合作制度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②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友党关系;他们之间互相监督,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思想上具有独立性,但他们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历史是其合作的基础,故②③错误,①④正确。【答案】B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成立,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分别是五大自治区中最早、最晚成立的。【答案】A12.习近平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民族自治地区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D.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聚居区都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析】内蒙古自治区是1947年成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只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故A、B、D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4——英国历史学家约翰(1)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在哪里?在其民主制度达到“黄金时代”后,其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材料二(2)据图,从左到右三个机构各自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运行原则是什么?材料三(3)根据材料三写出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答案】(1)古代雅典;公民大会。(2)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3)三大制度:人大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材料二从1949年到1954年这五年时间里,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并得到巩固。从1949年到1952年,我国的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材料三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5——摘选自《人民日报》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1954年宪法的有利条件及历史作用。(3)材料三中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有何具体表现?【答案】(1)新中国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2)客观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建设,为人民行使制宪权提供坚实的政治和法律基础;我国经济恢复,国营经济迅速发展并处于国民经济的领导地位;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制定宪法积累了经验。历史作用: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习题岳麓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