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摘要现阶段国内装备制造业面临来自市场、资源及品质服务等诸多层面的压力,另一方面,目前中国自主品牌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普遍不强,存在产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不均衡,低端、低技术含量产能过多,竞争力低下等诸多现象。国家发布“中国制造2025”实施战略、工业与信息化部发文启动两批次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工作。综上所述国内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趋势与潮流。此轮转型升级过程中工业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的融合是改革试点的关键技术。笔者认为转型升级落脚点在于:工业化设备要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新技术创新应用等要应用到企业的产品加工与制造的全过程中。从人才培养与能力提升的角度出发,企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员工,而员工能力积累与提升更多的源自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及其后续教育和学习体系,其中院校的专业能力、学习方法及思维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必然对员工能力需求发生变革,将从传统单一设备操作、单一技能转换到人机协同、信息化技术融合的能力需求变化,这一变化将使职业学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化,学校学科建设应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中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应做何种改动和变革来应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应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与核心,并从笔者的角度提出参考性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关键字: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目录1绪论............................................................................................................................11.1引言.................................................................................................................11.2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国内智能制造宏观发展态势.........................22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结构的转换............................................................32.1人才输出需求结构变革.................................................................................32.2人才需求岗位结构变革.................................................................................32.3人才能力需求模型转变.................................................................................33职业院校装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解析............................................43.1职业院校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案现状.............................................43.2职业院校专业标准制定与产业发展脱节.....................................................43.3教育教学培养方式及评价机制陈旧...........................................................53.4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构建的意义.........................63.4.1解决了智能制造相关联的知识技能点应用问题..............................63.4.2教学内容与产业转型升级所应具备的技能实现了无缝对接..........63.4.3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能力需求有机对接..........63.5增创优质校建设,做到引领、辐射、示范区域.........................................74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宏观层面引导....................................84.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涵的发展递进路径.....................................................94.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训体系更替.................................................................95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道..................................................105.1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索...........................105.1.1专业建设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之路........105.1.2智能制造专业的课程、实习实训体系构建落脚点........................115.2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实践通道...........................125.2.1基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下的教学实训系统开发............................12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5.2.2“理虚实”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易教、乐学..................................135.2.3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135.2.4智能制造专业教学设备实施(实训)环境构建............................155.2.5构建“四位一体”多元的评价机制................................................175.3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启示...................................................17参考文献......................................................................................................................19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1绪论1.1引言伴随“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和发布,其后国家及相关部委层面相继出台相关智能制造试点、实施路径、时间计划及创新等指导文件,重在将中国制造由制造大国递进到制造强国,并迈进制造强国第一方阵的三步走战略方针。面对现状国内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尤其在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及能力结构转变上要做整体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一:高档加工装备、新技术融合,诸如工业机器人设备、3D智能打印、数字化协同新技术应用(S-MES、RFID、传感器、通信协同技术等)、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装备及技术应用;二、跨学科(专业群)复合型能力,体现在单一学科的技能难以满足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能力的需求,需集成传统的制造类专业兼容信息智能技术的应用,诸如:电气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引自“教育部”专业目录名称)的集成。作为制造业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输出的主体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市场环境、技能单一、复合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短缺,缺乏协同技术创新性技术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院校相关学科专业设置趋同,培养效益不高;学科专业名称设置、教育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岗位任务匹配度不高(专业设置与岗位目标脱节严重);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岗位的操作技能不统一)、方式(更多的是理论课堂式)、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创新不足)。人才用,非所学的现象较为严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企业人才结构能力转变的需要。综上所述,如何改革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适应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本文将从国内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人才能力需求结构的转变引申到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构建?重点探索:构建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实习实训的环境构建等环节。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1.2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国内智能制造宏观发展态势现阶段国内装备制造业面临来自市场、资源及品质服务等诸多层面的压力,另一方面,目前中国自主品牌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普遍不强,存在产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不均衡,低端、低技术含量产能过多,竞争力低下等诸多现象。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供应链结构转型势在必行,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其二:工业和信息化部从国家宏观层面为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制造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具体立足点在四大重点任务,具体如图1-1所示:图1-1智能制造“五三五十”任务结构图其三:新型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并不断的融入制造业、服务业,促使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诸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MES应用控制技术、传感信息技术等。科技改变生活质量,同时也促使产业技术技能的升级,产业员工的技能发生转变。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促进了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制造业结构性改革、新技术应用、产业升级、生产制造方式转换、装备制造业生产制造管理及数字化改造应用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亦同时指明了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通道及方式:加工制造类设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并能够在复杂的变化中实现自我智能应对、优化与决策,将成为转型升级落脚实施点。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32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结构的转换综上所述,装备制造转型与升级成为潮流之势头,迎面而来不可阻挡,人才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思考与认知类的工作会被机器人、人工智能所取代。转型升级后的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是复合型的、综合应用型的,而非单点的理论知识、传统的知识点,从简单的人机操作型,转换成思考判断、分析应用解决型。2.1人才输出需求结构变革中国制造已经进入“新常态”模式,市场环境竞争压力的加大促使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大量催生出企业有两种类型:系统集成供应商(企业升级服务),以及终端企业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应用(企业自身的系统升级改造)。两类企业对人能力的需求与传统生产制造企业对人的能力需求是有差异的,更多的体现在:从单套设备操作、单一技能应用转向到设备间协同操作应用、复合性能力、数据信息化技术应用、跨学科人才能力需求等结构性的转变。2.2人才需求岗位结构变革传统制造业的需求岗位主要集中在产品加工、制造,设计工艺等环节,升级改造随之升级与变革岗位,不断衍生出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人机协同产品开发、系统方案设计与实施、产品(线)安装调试、生产管理与调度、通讯,编程调试等。变革主要从单一、单点技能与设备操作,转向设备间、设备与信息技术协同工作。2.3人才能力需求模型转变转型升级下的人才岗位能力需求,从单一个体设备的操作转换成人机协同操作,岗位也发生了演变,主要涉及:产品制造、设计、应用、工艺开发人员、智能设备操作员、系统建设和调试人员、电气控制工程师,能力需求转换为:工业机器人示教变成模拟仿真技
本文标题: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41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