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新工人入井前培训课件
煤矿新工人入井前培训课件矿井五大灾害制作:zl一般矿井灾害的种类水灾火灾瓦斯灾害煤尘灾害顶板灾害事故案例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为中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组建的华晋煤业公司所属)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经全力抢险,115人获救,另有38名矿工遇难。2010年3月31日19时20分,河南省伊川县国民煤业有限公司(半坡乡白窑村)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引起地面副井口爆炸,造成44人遇难、4人失踪、4人受伤。事故案例2010年10月16日6时左右,中平能化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12190采面在施工防突钻孔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井下当时共有276人作业,事故发生后239人安全撤至地面,37人遇难。2010年6月21日河南省平顶山卫东区兴东二矿矿井下发生火药爆炸事故,46人死亡。2004年11月20日,河北沙河市白塔镇二铁矿火灾事故,受困的116名矿工,有51人生还,65人遇难。2006年8月13日,新疆阜康市广源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1人重伤。矿井水灾矿井水灾类型地表水水灾老窖水水灾孔隙水水灾区裂隙水水灾薄层岩溶水水灾厚层灰层层溶水水灾矿井水灾的根源发生矿井水灾的根源,在于水文情况不清,设计不当、措施不力、管理不善和人的思想麻痹、违章作业。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地面防洪措施欠详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周祥,或有了措施不认真贯彻执行,暴雨、山洪冲破了防洪工程,洪水由井筒或塌陷区裂缝大量灌入井下,而造成水灾。2、井筒位置设计不当把井筒布置于不良的地质条件中或强含水层附近,施工后在矿山压力和水压力共同作用下,易导致顶底板透水事故;或井筒的井口位置标高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一旦暴雨袭来,山洪暴发,就可能造成淹井事故。矿井水灾的根源3、资料不清盲目施工对井田内的水源的分布情况,及其相互通连的关系等水文将被不清楚,或掌握不准确,就进行盲目施工,致使当掘进井巷接近老空、充水断层、强含水层、溶洞等的水源时,施工者仍然不知道,未能事先采取必要的探放水措施,而造成突水淹井或人身事故。4、低劣施工不讲质量管理不力,施工质量低劣,平巷掘进腰线怱高忽低,致使井巷塌落、冒顶、跑沙,导通顶板含水层而发生透水事故。矿井水灾的根源5、麻痹大意强行违章许多事例说明,造成水灾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地质资料不清或技术措施不正确,而是由于忽视安全生产,思想上麻痹大意,丧失警惕,声音作业造成的。除以上原因外,可能井下水泵的排水能力不足,涌水量超过排水能力,而且持续的时间很长,造成淹井。矿井水灾的危害矿井水灾对煤矿生产及职工安全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淹没巷道矿井涌水量大的话,会淹没施工工作面,造成人员被淹死,把井下设备浸湿,造成井下电气设备绝缘下降。2)腐蚀井下机电设备有的水中含有大量酸性或减性物质,对井下电气设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3)造成矿井停产。透水前的预兆矿井透水事先都有预兆,可根据八种不同的透水象征,辨别其是否有透水的危险。(1)发潮:煤本身是不透水的东西,但当受到一定压力的水的作用,仍会有部分的水分浸到煤体里去。因此,当采掘工作面临近积水区时,就会发现局部的或大面积的发潮现象,这种发潮现象不完全是由于接近水区的缘故,遇到底板岩层为透水岩层时,也常使煤体有发潮现象。(2)发汗:当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因受水压作用,通过煤的层理、节理、水就透过煤壁并聚成水球现象,看起来就像人出汗一样。这里必须指出,上述两种象征,无论发潮和发汗,有时都会出现假象,这种发潮和发汗的真假,往往采用“浅剥皮”的办法加以鉴别,就是将发潮或发汗的煤面,剥去一薄层,观察探试新暴露的煤层是否也发潮,如果发潮,就证明这是透水象征。透水前的预兆(3)流水或滴水:这种现象是发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证明工作地点与积水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也证明隔水煤墙越来越软,隔水性越来越差,抗压能力越来越少,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时必须百倍警惕,加紧处理。(4)挂红:这种现象往往是流水现象出现后产生的。这种现象说明水内含有铁的氧化物,或硫铁矿物等,出现“挂红”一般认为是接近老空积水的象征。(5)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区以后,影响工作面气温降低,感到发凉。(6)硫化氢气味加大:二硫化氢气体也是老空区的产物。因此,当工作面接近老空区时,有时可嗅到硫化氢的气味。透水前的预兆(7)水叫:一般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嘶嘶”的声音,这种声音,很象低沉的雷鸣声或不开锅的声音,这是因为水位有了变动或受滚动岩石撞击影响的结果。(8)钻孔底发软或出水:用探水钻或钎子探水时,如发现钻孔底发软,钻屑发潮,就说明钎子快到积水区,如继续钻就有出水可能。上述现象都是接近积水区(或老空)的征兆,要特别注意采取措施,严防积水突出造成危害。鉴别老空水有以下几种办法:用手指蘸水搓动有润滑感觉;用鼻嗅有腐臭;有时夹杂着臭鸡蛋的气味,用口嚼有涩味;有腐朽质的沉淀物及悬浮物,详细观察比较时,会发现它的透明度较低;化验分析时,耗氧量大,有机质氧化时所耗氧气越明,证明有机质越多。矿井水灾的预防矿井采掘活动总会直接或间接破坏含水层,引起地下水涌人矿坑。井下防水的目的是防止矿坑突水,尽量减少矿坑涌水量。井下防治水的主要措施如下。1)超前探放水是指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段施工井巷时,先于掘进,在坑内钻探以查明工作面前方水情。“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是井下生产中必须坚持的原则。2)留设防水煤(矿)柱是在煤(矿)体与含水层(带)接触地段,为防止井巷或采空空间突水危害,留设一定宽度(或高度)的煤(矿)体不采,以堵截水源流入矿井。矿井水灾的预防3)构筑水闸门(墙)水闸门(墙)是大水矿山为预防突水淹井、将水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构筑的特殊闸门(墙),是一种重要的井下堵截水措施。水闸门(墙)分为临时陛的和永久性的。4)注浆堵水注浆堵水是指将注浆材料(水泥、水玻璃、化学材料以及黏土、砂、砾石等)制成浆液,压入地下预定位置,使其扩张固结、硬化,起到堵水截流,加固岩层和消除水患的作用。注浆堵水是防治矿井水害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前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井筒开凿及成井后的注浆、截源堵水、减少矿坑涌水量、封堵充水通道恢复被淹矿井或采区、巷道注浆保障井巷穿越含水层(带)等。矿井火灾矿井火灾类型按引火原因分类1)内因(自燃)火灾。自燃物在一定的外部(适量的通风供氧)条件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产生并积聚热量,使其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形成的火灾称之为内因火灾。在煤矿中自燃物主要是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炭。在整个矿井火灾事故中,内因火灾占的比例很大。2)外因火灾。可燃物在外界火源(明火或高温热源)的作用下,引起燃烧而形成的火灾叫外因火灾。内因火灾的原因煤层本身具有自燃性,自燃发火期较短。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煤层自燃。内因火灾发生条件及预防措施外因火灾的原因存在明火,如吸烟、电焊、气焊、喷灯,以及使用电炉、大灯泡取暖等都能引燃可燃物而导致火灾。外因火灾的原因出现电火花,主要是由于电气设备性能不良、管理不善,如电钻、电机、变压器、开关、插销、接线三通、电铃、打点器、电缆等出现损坏、过负荷、短路等,引起电火花、继而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违规放炮,指不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放炮,如放明炮、糊炮、空心炮,以及使用动力电源放炮、不装水炮泥放炮、倒掉药卷中的消烟粉、炮眼深度不够或最小抵抗线不符合规定等都会出现炮火,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外因火灾的原因瓦斯、煤尘爆炸引起火灾。机械磨擦及物体碰撞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地面风机附近着火,把烟吹到井下,威胁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矿井火灾的其它分类方法根据不同发火地点,矿井火灾分为井筒火灾、巷道火灾。根据不同燃烧物,矿井火灾可分为机电设备火灾、火药燃烧火灾、油料火灾、坑木火灾、瓦斯燃烧火灾和煤炭自燃火灾。矿井火灾的危害矿井火灾对煤矿生产及职工安全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矿井火灾对人身的危害主要是在火灾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CO、CO2、SO2、烟尘等;坑木、聚氯乙烯制品的燃烧会生成大量的CO、醇类、醛类和其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随风扩散,可能波及相当大的区域甚至全矿。据国外资料统计,在矿井火灾事故中的遇难者95%以上是死于烟雾中毒。2)引燃可燃物矿井火灾可以使火源及邻近处产生高温。高温往往引燃火源近邻外的可燃物,使火灾范围迅速扩大。矿井火灾的危害3)引起爆炸矿井火灾不仅提供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引火热源,而且火的干馏作用使可燃物(如煤、木材等)放出H2、CH4、和其他多种碳氢化合物等爆炸气体;同时,火灾还可以使沉积的煤尘重新悬浮,造成瓦斯、煤尘爆炸事故。4)毁坏设备和资源井下火灾一旦发生,生产设备和煤炭资源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甚至造成全矿性停产。外因火灾的预防1.井下电缆和风筒采用阻燃性质的材料,定期对井下电器设备和电缆进行全面检查。2.井下工作面和吊盘上严禁存放易燃物品,使用过的易燃物品要定期处理。3.井下工作面和吊盘上严禁存在炸药,进入平巷施工后,重要的机电硐室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和沙箱。井下消防器材要有专人维护,定期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外因火灾的预防4.井下电气焊必须按规定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审批后执行。5.下井人员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易燃物品,入井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外因火灾的预防6.地面风机口附近严禁存放易燃物品,防止地面失火后,将烟吹入井下工作面。矿井瓦斯灾害矿井瓦斯的定义矿井瓦斯是指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从煤岩层中涌出的以甲烷为主的各种有害气体的统称,在地质学上称为煤层气。矿井瓦斯是各种气体的混合物,其成分是很复杂的,它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和数量不等的重烃以及微量的稀有气体等,但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习惯上所说的矿井瓦斯就是指甲烷。瓦斯爆炸的条件有:1、瓦斯浓度。瓦斯浓度在5%~16%范围内时有爆炸性,当瓦斯浓度为9.5%时爆炸威力最大,瓦斯浓度小于5%时没有爆炸性,但可以燃烧;2、高温热源。实验表明,瓦斯的引火温度为650~750℃.煤矿井下有多种可能出现的火源都有引起瓦斯燃烧的可能,如吸烟、电焊、外因火灾和自然发火、电火花、井下爆破特别是违章爆破、摩擦碰撞以及静电放电产生的高温或火花等;瓦斯爆炸的条件有:3、氧气浓度。与其爆炸的实质是与其与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氧气浓度的高低对瓦斯爆炸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实验证明,瓦斯浓度的高低决定着爆炸能否发生和爆炸威力的大小,氧气浓度小于2%时瓦斯就不再具有爆炸性。因此将瓦斯爆炸的条件概括如下:首先瓦斯在空气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其次必须有高温火源。最后必须有足够的氧气。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瓦斯才能发生爆炸。引起瓦斯爆炸的原因煤层燃烧可能引起瓦斯爆炸;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碰撞可能产生火花,机电设备失爆,产生的火花引燃巷道或工作面的瓦斯;井下违章放炮、抽烟等都可能引起瓦斯爆炸。瓦斯爆炸的预防1.选用的风机必须满足工作面对风量的要求。2.必须坚持使用风电闭锁。所有工作面采用双风机双电源,且有自动切换装置。风机实行挂牌管理,专人负责,风筒严密不漏风。3.所有工作地点都要杜绝停风现象。瓦斯爆炸的预防4.井筒揭煤前必须制定好揭煤方案,且调整好风量,保证合理供风。5.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制定专项通风措施,严格按专项通风措施施工。6.认真执行瓦斯检查和报告制度,杜绝谎填虚报和空班漏检现象。认真执行瓦斯报表制度,发现超限后,要立即停止作业,必要时组织工人撤离,安全专职瓦斯员进行排瓦斯。瓦斯爆炸的预防8.井下杜绝失爆现象,井下检修及迁移设备需停电时,必须写申请报告审批,杜绝无计划停电停风现象。9.放炮员必须有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严禁明火放炮和放糊炮。11.定期对瓦斯检查仪器进行校正
本文标题:新工人入井前培训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4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