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1-麻醉学科-围术期医学科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山东省立医院李刚现代麻醉学发展史•寻找麻醉方法•保证麻醉安全•控制麻醉质量•围术期医学科19世纪中叶以前解决手术疼痛的办法:冷冻;转移注意力;放血和休克;棒击;酒精中毒;按压外周神经和血管;中药和针刺;现代麻醉学发展史酉卒乙醚1540年Cordus合成1842年Long和Clark用于临床1842年3月30日DoctorLong第一例实施乙醚麻醉,但没有报道。1993年,布什签署:3月30日为NationalDoctor,Day现代麻醉学发展史1846年10月16日Dr.WilliamTGMorton在美国麻省总医院公开示范乙醚麻醉获得成功。1996年在悉尼的11届世界麻醉学术会议,确定现代麻醉发展史为150年。在他以前,手术是一种痛苦,从他以后,科学战胜了疼痛吸入麻醉的历史Etherday1846,10,16早期死亡率较高“Thecoreofperi-operationistheawarenessthatanaesthesiaisastatebetweenlifeanddeath;itmakesyoutakeitreally,reallyseriously”把麻醉描写为一种介于生、死之间的状态现代麻醉学的新纪元肌肉松弛药的临床应用1942年1月23日Griffith&JohnsonMontreal1942年,Griffith和Jonhson发表了在蒙特利尔Homeopathic医院使用环丙烷和乙醚麻醉中给25例病人使用箭毒制剂Intocostrin的经验。使麻醉减浅,死亡率大大减低。从此后麻醉学科迅速发展1989年,卫生部发出(12号)文件,明确指明了麻醉学科成为独立于外科的临床学科,为我国麻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麻醉科的任务根据卫生部1989年12号文件精神,麻醉科是二级学科,一级临床科室。担负以下四项基本任务:1.临床麻醉接受各种手术及诊断性检查的麻醉,维护病人麻醉和手术期间的生理功能。麻醉科的任务2.急救复苏参加各科危重病人和呼吸心跳停止病人的急救工作,即心肺脑复苏。3重症监测治疗和麻醉恢复负责管理病人麻醉后的恢复,待病人苏醒无异常,送回病房,如病情危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治疗则直接送人ICU,并参加和管理重症监测治疗。4.疼痛治疗进行术后镇痛及慢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的诊治,开设疼痛门诊和病房。2004年Miller北京全国年会预言:未来25年,麻醉医生将成为手术病人围术期医学的专门人才”。1994年Saidman在ASA提出,“把围术期医学和疼痛治疗看作同一个含义,因为这两者都清楚的表明了我们已经或应该做的全部内容”。1995年8月11日,美国南开罗那莱州医科大学理事会批准麻醉科更名为围术期医学科。1998年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更名为围术期生理机能控制管理科。2011年,于步为教授提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学科涉及麻醉、心血管、呼吸、内分泌以及心理、康复等专业医师的参与。术前评估:术前访视、术前会诊麻醉门诊疼痛管理:术后镇痛疼痛门诊或中心术后镇痛走过四个历程1.上世纪70年代前后肌注度冷丁是主要治疗方法2.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硬膜外吗啡镇痛的时代3.上世纪90年代后PCA时代4.当今多模式镇痛•无痛诊疗(人工流产、取卵、胃肠镜检查、气管镜、膀胱镜、拔牙、超声、CT检查)办公室麻醉•日间手术(daysurgery)有多种称谓,如:门诊手术(outpatientsurgery)、非住院手术(surgicaldaycase)等。是指病人以择期而非常规的住院方式接受手术或侵入性检查。•日间手术麻醉在美国已经占到接近50%。住院手术理想麻醉、优质麻醉、精确麻醉临床麻醉研究与实践杂志上,有一篇关于麻醉并发症的研究,最后总结认为,完美麻醉只是传说。术中知晓是十大医疗误区之一。维护病人麻醉和手术期间的生理功能。全麻期间麻醉深度的监测肺保护性的通气策略手术中全身各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目标导向性容量治疗超容量或高容量扩容治疗到限制性液体复苏(延迟复苏)无创或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进展收缩压80mmHg/minOR=1.044,如果30min=?3.64麻醉质控同质化管理理想麻醉状态精准麻醉最适容量、最适血压PACU麻醉后恢复室(recoveryroom)也称麻醉后监护治疗室(Postanesthesiacareunit,PACU),使手术病人安全平稳的过渡到普通病房或ICU的必要单元。•1873年美国麻省总医院提供最早资料•1923年Dandy和Firror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建立了类似目前设施的PACU。•1947年,费城的麻醉医师协会报道了PACU对降低术后病死率的重要作用,随之在美国大多数医院得到普及。•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门诊病人手术(outpatient/daysurgery)的开展、快轨道恢复(fast-trackingrecovery)等技术的出现,对PACUD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国内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近些年得以普及。•为了使全身麻醉更加平稳。•保障病人术后从麻醉中平稳苏醒和恢复。•减少和预防麻醉后近期并发症和意外。•加快手术台的周转,提高利用率。•现代化综合医院的必然产物。Intensivecareunit加强治疗中心?重症监护病房?加强监护病房?指南中译名,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现有的模式专科ICU专门收治某专科病员,对该专业危重患者的抢救有较丰富的经验。但对其他专业问题了解不多,容易造成误漏诊甚至贻误病人抢救。(心脏内外科、神经内外科、呼吸科、新生儿科等)ICU现有的模式外科ICU属麻醉科领导,专门收治手术后病人,不从门诊或其它病房转入。病情稳定后转回原手术科室ICU现有的模式综合性ICU单独临床科室,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危重患者的处理。病员来源于院内各科室,包括门急诊。这种模式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监护以及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ICU的管理全开放式ICU配备有完整的护理队伍,没有或仅有少数ICU医师。患者的处理基本由相关科室的医师决定。其优点:专科问题的处理比较及时,但全身病变的观察和控制容易疏漏,死亡率较高,ICU在这种模式中仅发挥了看护作用。ICU的管理全封闭式ICU有完整的医疗护理队伍,全面负责患者的医疗与护理工作。但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的发现与处理需有专业医生会诊。ICU的管理半开放式综合开放式和全封闭式的优点,其管理采用由ICU的医师负责患者的日常治疗方案和全身功能的调节,专科医生负责专科问题的处理,而护理则由ICU护士负责。ICU的管理ICU的管理方式,以半开放式为好。这种管理方式,把ICU的优势和专业医生的经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患者的管理更加到位。同时,也可以加强ICU与专科之间的关系,增强专科医生的责任心,并可以大大减少医疗纠纷。监护是手段,治疗是目的ICU的优势1、先进的医疗设备提供监护和生命支持的环境2、先进专业理论和生命支持技术3、专业医生和护士及其团队,提供一流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更重要的是整体观念现代医学高速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病人看病越来越难整合医学概念的提出围术期医学科—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1-麻醉学科-围术期医学科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6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