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铁路通信防雷指导意见会签稿0908
-1-铁路通信设备雷电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1.总则1.1为规范铁路通信设备雷电防护工作,提高通信设备抗御雷电能力,减少或防止雷电损害,特制定本指导意见。1.2通信机房(楼、站、机械室,以下均统称通信机房)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措施进行综合防护,见图一。综合防雷系统外部防雷内部防雷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线缆屏蔽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安装浪涌保护器(针、网、带)图一:通信综合防雷系统示意图1.3本指导意见适用于新建铁路、既有线改造中的通信防雷设计及通信防雷系统改造。在铁路通信新建和改造工程中,必须统筹设计铁路通信设备雷电综合防护。通信雷电综合防护设计与施工应由通过铁道部审定的专业公司承担。对于隐蔽工程应严格执行监理和随工验收制度,确保工程质量。1.4通信机房的雷电防护,应根据当地雷电活动情况和通信机房性质,选择合理的保护措施,同时也应防止过度保护造成不必要的浪费。1.5通信机房所在地雷暴日应根据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1.6通信机房接地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方式,即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防静电接地以及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连接在一起构成共用-2-的接地系统。当条件具备时应接入铁路综合接地系统。1.7邻近信号机房的通信接地系统应充分利用信号机房既有的雷电综合防护装置(避雷网、避雷带、引下线以及接地网)。1.8位于非通信机房(信号、信息、电力等机房)中的通信设备应与建筑物内其他系统共用接地装置,该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1.9当通信机房与其他专业机房不共地时,相应的数字通信电缆(端口)应进行光电隔离。2.通信机房外部防护2.1机房外部防护措施2.1.1通信机房外部防护措施包括安装避雷网、避雷带、引下线(或利用建筑物内主钢筋)、设置地网以及通信铁塔的接地与防护。2.2避雷网、避雷带的设置2.2.1通信机房直击雷防护采用避雷网、避雷带。既有通信机房应采用在顶部明装避雷网、带,新建通信机房可按相关设计文件要求暗敷。2.2.2明装避雷网由不大于3m×3m的方形网格构成,并将各端点与避雷带焊接连通。网格由不小于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交叉焊接构成,热镀锌钢材的镀层厚度为20-60μm。焊接部位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明装避雷网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屋顶防水层并避免避雷网浸泡在水中。2.2.3避雷带采用不小于Ф8mm热镀锌圆钢沿屋顶周边设置一圈,避雷带转角处应为圆弧形,弯曲半径不小于90mm。距墙体高度0.15m,并用相同规格的热镀锌圆钢均匀设置避雷带支撑柱,支撑柱间距不大于1m。2.3引下线的设置2.3.1引下线是避雷带与接地装置的连接线,是雷电流泄放入大地的通道。2.3.2既有机房建筑物-3-2.3.2.1引下线应沿机房建筑物外墙均匀垂直敷设,数量不少于4根,宜保证每个外屋角设置一根,间距应不大于18m,安装应平直,并与其他电气线路距离大于1m。引下线的固定卡钉布置应均匀牢固,间距宜小于2m。2.3.2.2引下线应采用不小于40mm×4mm热镀锌扁钢,或不小于Ф8mm的热镀锌圆钢,上端与避雷带焊接连通,下端与地网焊接,焊接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90mm,焊接部位必须进行防腐处理。2.3.2.3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地点时,应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1.外露引下线在高2.7m以下部分穿不小于3mm厚的交联聚乙烯管,该管应能耐受100KV冲击电压(1.2/50μs波形)。2.应设立阻止人员进入的护栏或警示牌。护栏与引下线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2.3.2.4当既有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框架结构时,可利用建筑物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此时引下线应与接地装置、避雷带焊接,并进行防腐处理。2.3.3新建机房建筑物2.3.3.1新建机房建筑物房屋结构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混凝土框架内应设置不小于Ф12mm的圆钢为主筋,主筋间用相同规格的圆钢相互焊接成不大于5m×5m的网格,并保证电气连接的连续性。主筋作为自然引下线,上端必须与避雷带焊接,下端必须就近与基础接地网焊接。2.3.3.2新建通信机房可在墙体内用钢筋网设置屏蔽层。钢筋网应采用不小于Φ8mm的圆钢焊接成不大于600mm×600mm网格,并与主筋焊接连通,窗户设有防盗网的还应与防盗网钢筋焊接。2.3.4通信箱式机房的外部防护措施参见运基信号《铁路通信信号箱式机房技术条件(暂行)》(2009〔235〕号文)中5.6章节。2.4通信机房地网的设置-4-2.4.1通信机房地网由各接地体、建筑物四周的环形接地装置、建筑物基础钢筋构成的接地体相互连接构成。2.4.2新建建筑物混凝土基础的钢筋必须焊接成基础接地网,网格宽度不大于3m;既有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基础的,可利用混凝土基础钢筋作为基础接地网,此时应保证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2.4.3新建建筑物的环形接地装置必须与建筑物四脚的主筋焊接,并应在地下每隔5-10m就近与建筑物基础接地网钢筋焊接一次。2.4.4既有砖混结构建筑物应在其四周设环形接地装置。环形接地装置一般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组成,应沿建筑物散水外,环绕建筑物外墙闭合成环,受条件限制时可不环周敷设,但应尽可能沿建筑物周围设置,以便与地网连接的各种引线就近连接。2.4.5水平接地体与建筑物外墙的间距不小于1m,埋深不小于0.7m,在寒冷地区,接地体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2.4.6水平接地体可采用以下材料:1.镀层厚度大于20~60μm的40mm×4mm热镀锌扁钢;2.镀层厚度大于250μm、直径大于14mm的镀铜圆钢;3.不小于50mm2铜带或缠绕的电缆;4.与贯通地线材质相同。2.4.7避雷带引下线与水平接地体的连接点处应设垂直接地体,垂直接地体必须与水平接地体可靠焊接。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垂直接地体,其间距宜为垂直接地体长度的2倍,并均匀布置。2.4.8垂直接地体可采用石墨电极、铜包钢、铜材、热镀锌钢材(钢管、角钢、圆钢、扁钢)或离子接地体等新型接地材料,电力牵引区段宜采用石墨接地体。1.采用热镀锌钢管时,钢管壁厚不小于3.5mm,长度宜为2.5m;2.采用热镀锌角钢时,角钢不小于50mm×50mm×5mm,长度宜为2.5m。2.4.9在接地装置拐角及尽头处的地面上设置永久性走向标志。2.4.10接地电阻难以达到要求时,可采取深埋接地体、设置外延接-5-地体、换土、在接地体周围添加经环保部门认可的降阻剂或其他新技术、新材料等措施。2.4.11接地体难以避开污水排放和土壤腐蚀性强的地点时,垂直接地体应采用石墨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应选用耐腐蚀性材料,采用热镀锌扁钢时,镀层不宜小于60μm。2.4.12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地网改造时,应了解建筑物结构、原有防直击雷装置、原有接地网和接地体的分布等。2.4.13接地电阻值要求2.4.13.1通信机房所在建筑物的地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Ω。2.4.13.2接入综合接地系统或贯通地线的通信机房,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2.4.13.3不具备接入综合接地系统或贯通地线条件的基站、区间中继设备和漏泄同轴电缆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2.4.13.4与机房地网相连的铁塔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不与机房地网连接的铁塔、电杆单独设置防雷接地体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2.4.13.5具备贯通地线的区段或电气化区段的长途电缆、地区电缆屏蔽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Ω;其他长途电缆、地区电缆的防雷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困难地区不大于10Ω。2.4.14通信地网与贯通地线的连接2.4.14.1各类通信机房、区间的通信电缆、铁塔等设施,当其距离贯通地线在20m以内时,宜就近与贯通地线引接线等电位连接,接入铁路综合接地系统中。当距离大于20m时,可不与贯通地线连接。2.4.14.2贯通地线在通信机房建筑物一侧每隔2-3m用50mm2的裸铜线与环形接地装置连接,两侧各连接两次。2.4.14.3贯通地线与设备接地端子的连接线应采用25mm2的裸铜线焊接或压接,焊接时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并套150mm长热熔热缩带防护。2.4.15通信基站专用电力变压器设置在通信机房外,且距通信机房-6-地网边缘30m以内时,应用不少于1根的水平接地体将电力变压器的地网与通信机房地网焊接连通。距地网边缘大于30m时,可不与地网连通。2.5通信铁塔的接地与防护2.5.1铁塔地网2.5.1.1铁塔地网应采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将铁塔四个塔脚地基内的金属构件焊接连通,铁塔地网的网格尺寸应不大于3m×3m。2.5.1.2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边缘距离大于15m时,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宜相互独立,分开设置。2.5.1.3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边缘距离在15m以内时,应采用不少于2根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在地下将铁塔地网与机房外环形接地体焊接连通。热镀锌扁钢上应均匀设置垂直接地体,间距宜为垂直接地体的长度的2倍,以利于雷电流的充分泄放。2.5.1.4机房被包围在铁塔四脚内时,铁塔地网与机房的基础地网应联为一体,机房外设环形接地体应在铁塔地网外敷设,并与铁塔地网多点焊接连通。机房被包围在铁塔四脚内时,机房顶可不再敷设避雷网、带。2.5.1.5当铁塔地网的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可敷设辅助地网,适当扩大地网的面积。即在地网外围增设1圈或2圈环形接地装置。环形接地装置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组成,水平接地体周边为封闭式,水平接地体与地网宜在同一平面上,环形接地装置与地网之间以及环形接地装置之间应每隔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也可在铁塔四角设置辐射式接地体,延伸接地体的长度宜限制在10-30m以内。环形接地装置的周边可根据地形、地质状况决定其形状。2.5.2铁塔直击雷防护2.5.2.1通信铁塔的避雷针应将机房和塔上通信设备置于保护范围内,应使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设置专门的铁塔避雷针雷电引下线,接入铁塔的地网。-7-2.5.2.2铁塔位于建筑物屋顶时,铁塔四脚应利用建筑物柱内的钢筋作雷电引下线,或与楼(房)顶避雷带就近不少于两处焊接连通。2.5.3馈线的室外防护2.5.3.1基站天馈线应从铁塔中心部位引下,铁塔上架设的馈线及其他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层应分别在天线处、离塔处以及机房入口处外侧就近接地,接地引接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0mm2的多股铜线,馈线金属外护层的接地点应避开避雷针的防雷扁钢。当馈线及其他同轴电缆长度大于60m时,宜在铁塔中部增加一个接地点。馈线室外走线架的始末两端均应接地。2.5.3.2当天馈线同轴电缆的外保护导体已经通过天线的金属构件与金属塔(铁塔的天线抱杆)作等电位连接时,馈线在塔顶天线处不再专门进行接地处理。2.5.3.3馈线及其他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层在铁塔下部离塔处0.5~1m范围内,应通过接地引接线就近与铁塔本身或塔下接地点连接,并须确保接地引接线与天馈线连接处防水、防渗漏良好。2.5.3.4馈线及其他同轴电缆在机房馈线入口处0.5~1m范围内应就近接入室外接地汇集线。2.5.4馈线的室内防护2.5.4.1天馈传输系统应安装浪涌保护器防护,浪涌保护器宜安装在机房馈线入口处或收、发通信设备的射频电缆接口处。2.5.4.2具有多付天线的天馈传输系统,每根馈线应安装适配的天馈线浪涌保护器。2.5.4.3天馈线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6mm2的多股绝缘铜导线。馈线SPD接地线宜接入室外接地汇集线上。3通信机房内部防护3.1通信机房内部防护措施3.1.1内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设置接地汇集线、等电位连接、线缆屏蔽及合理布线以及加装浪涌保护器(SPD)等防护项目。3.2接地汇集线的设置要求-8-3.2.1接地汇集线是用以完成等电位连接的金属带,也称公共接地母线、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地线排、接地母板等、接地汇流条等,所有接地线均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出。3.2.2接地汇集线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0mm×3mm的铜排,并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或2×25mm2单点冗余连接)的有绝缘护套多股铜缆就近与通信机房地网作可靠连接。3.2.3新建建筑物施工时,应
本文标题:铁路通信防雷指导意见会签稿090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