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莱芜中天科技园设计说明建筑专业说明一:设计概况本项目范围东至香山路,西至大桥路,南至赢牟大街。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72.91公顷(以实测为准)。该子项为1#2#科研楼和1#2#公寓楼,东临香山路,西侧为预留科研后勤区,南侧为产品展销中心,北侧为生产区,规划用地面积约3.58公顷(以实测为准)。二:设计依据1:国家及莱芜市规划局相关规范及规定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61—2006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0:其他相关规范及规定三:规划设计3.1规划理念:建筑群体组合充分结合地貌环境,体现出独特的建筑特性,空间组合及立面造型充分考虑建筑物外观及各角度的视觉效果,增加空间的通透性和层次感,丰富了城市景观,形成完整的建筑群体形象。3.2入口设置:地块东南侧设置科研出入口,东北侧设置后勤出入口,围绕建筑周圈布置道路。在西侧设计地下车库出入口,减少对建筑东侧主要人流方向的交通干扰。3.3道路系统设计:交通流线组织遵循“人车分流”、“通而不畅”的原则;设置地块内主要的道路组织整个地块的车行交通;同时设置独立完善的步行体系,合理组织组团人流、车流。消防设计与车行体系结合,形成完整的消防环路,满足消防扑救要求。3.4景观分析:沿东侧香山路布置城市景观带,将建筑与城市道路通过条形绿化带分隔,减缓城市交通对地块环境的负面影响。步行广场环绕建筑铺开,景观小品点缀其中,与人行系统共同组成建筑周边的景观体系。3.5:竖向设计竖向设计结合周边城市道路的竖向布置进行设计,总的原则是解决好建筑和场地的排水,同时尽量减小土方量。四:建筑设计4.1单体建筑风格以“具有时代韵味的现代建筑”为设计思路,以与周边建筑的风格协调统一为原则,强调建筑造型的整体性,突出形体的穿插和风格主义的特色,各个细微之处都体现了设计的独具匠心,也表现出园区的精致生活。4.2科研和公寓的层数及公共空间设计1#2#科研的塔楼为16层,裙房为3层;1#2#公寓的塔楼为18层,裙房为3层;地下车库为两层。一层结合入口大堂形成较大的公共空间。4.3立面设计建筑立面以现代、整体为原则,展现莱芜高新区的整体风貌。立面简洁明快,以竖向线条为主,挺拔大气,配以玻璃幕墙,虚实结合,体现现代气息。4.4地下车库设计地下车库包括人防、停车位和设备用房三块功能。车库出入口设在地块西侧,避开主要人流位置,便于车辆出入,减少对地块内部的影响。五:其他无障碍设计依据相关无障碍设计要求,在组团道路、建筑出入口、客用电梯等部位设置盲道、坡道、专用电梯等残疾人服务设施,便于残疾人居住,体现人文关怀。六、消防设计建筑退界满足当地城市规划部门核定的退界要求。建筑之间退界满足间距要求。在地块外围设置宽不低于9米的环形消防车道,各单体建筑内部设计均满足消防设计要求,每个建筑单体外围至少有两个长边布置消防车道。2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结构专业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莱芜中天科技园1#2#科研楼和1#2#公寓楼。地下2层,地上按层数分为18层、16层;地下整体连接不设缝,地上以防震缝分开。:二.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45KN/M2(50年);0.50KN/M2(100年)基本雪压:0.35KN/M2(50年)地震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三.结构方案设计(1)研发楼主楼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裙房采用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主楼和裙房之间通过防震缝。剪力墙抗震等级为2级,框架抗震等级2级;裙房框架抗震等级为3级。3(2)公寓主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采用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主楼和裙房之间通过防震缝。剪力墙抗震等级为2级,框架抗震等级2级;裙房框架抗震等级为3级。(3)纯地下部分采用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裙房抗震等级为3级。(4)楼盖采用普通混凝土梁板结构;(5)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因结构超长引起的混凝土裂缝,如增设温度钢筋、设置后浇带、加强建筑保温等措施。四.结构材料要求砼:基础采用C30~C35防渗砼基础垫层采用C15素砼剪力墙、框架柱结构,采用C30~C50砼梁、板,采用C30~C35砼钢筋采用HRB400和HPB300五.结构计算软件:采用PKPM系列程序进行空间整体分析计算。六.基础设计研发和公寓主楼基础形式采用局部筏板基础+独立基础;裙房和纯地下部分基础形式采用柱下独立基础。设备专业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莱芜中天科技园1#2#科研楼和1#2#公寓楼。地下2层,地上按层数分为18层、16层,总建筑面积141652㎡。二、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63~GB967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三、设计资料1、室外计算参数参数单位冬季夏季大气压力hPa1020.2998.5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034.8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7空调计算相对湿度%54室外平均风速m/s3.22.8最大冻土深度cm4442、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名称夏季冬季新风量噪声标准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m|/h.pdB(A)公寓2755-6518//办公2655-6520/30503、主要设计指标建筑面积设计冷负荷设计热负荷m2冷指标W/m2冷负荷热指标W/m2热负荷KWKW公寓40747803260602445科研办公554211206651804434四、空调冷热源设计根据甲方要求,本建筑冷热源均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分户独立计费。五空调新风系统本工程设置空气-空气热回收装置供应新风并排风。六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1多联机系统采用环保冷门R410A。2多联机室内机采用普通卧式暗藏式接风管采用散流器下送或采用卡式四出风型。3多联机室外机分别放置在裙房屋面、主楼屋面。系统划分保证垂直高度、管路总长不超过产品要求。七通风系统1地下汽车库按防火分区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且与火灾排烟、补风系统合用。2所有卫生间均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换气量不小于10/h计算,采用自然补风。把、防排烟系统1本工程地上办公及商业用房均设有外窗,满足自然排烟要求。2地下车库地下汽车库按防火分区设置机械排烟、补风系统。3主楼主楼内走廊设置机械排烟系统,。4防烟系统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采用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的防烟方式、防烟楼梯间及其防烟前室采用对楼梯间送风的防烟方式。防烟楼梯间每段设置压力传感器、合用前室每层设置压力传感器,维持楼梯间40~50Pa余压、前室、合用前室25~30Pa余压。加压送风机设置带电动阀的旁通,当余压值达到上限时,开启电动阀泄压,当余压值降到下限时,则关闭旁通阀。5防火阀设置以下部位设置70℃防烟防火阀:5.1空调系统送、回、排风管穿越机房的隔墙处;5.2通风系统进出机房的隔墙处;5.3空调、通风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5.4与垂直风管相接处的水平支风管上;5.5垂直风管穿越楼板处。当上述场合的风管为排烟风管或者地下室用于火灾补风的管道以及排烟风机前均设置280℃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当与平时通风系统合用时,排烟防火阀为常开阀,否则为常闭阀。八空调自控设计1通风系统自控内容(1)风机的启停控制;(2)风机运行状态显示、故障报警;(3)风机自带0~10V、4~20mA、RS485、故障报警通讯接口。2防排烟系统控制2.1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火灾时由消防中心远距离开启相应区域的加压风机。2.2地下车库排烟补风系统火灾时,消防中心远距离控制挡烟垂璧打开,开启相应防火分区相应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同时联动开启排烟风机、补风机。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并联动排烟风机、补风机停止运行。3多联机系统5每台室内机匹配有线遥控器,可独立进行开、关控制、运转条件设定、运转模式设定、温度设定、风量、风向切换等多种功能。如用户需要,可进行二次设计,设置集中控制系统,对所有室内机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分户计量。九、环保设计1空调机组采用优质、低噪设备;吊顶式机组采用减震吊架,落地式机组设橡胶减震垫;机组水管与设备连接处设置橡胶接头,送回风管与设备连接处采用防火柔性软管连接,长度150~200mm;吊顶机组安装处的吊顶应采用具有一定密度、隔声吸音性能较好的材料,不可采用镂空吊顶。2空调、制冷机房采取吸声措施,门窗采用隔声门窗。3空调风系统根据声学计算设置厚片式消声器,送回风静压箱、旋流风口静压箱均内贴50mm吸声材料,穿孔铝箔或无纺布覆面。4空调机房墙体及顶棚内贴吸声材料,机房门采用内加吸声材料的复合门。十节能设计措施1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第4.1.1条及《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第6.2.15的规定,对本建筑进行逐时冷负荷及热负荷的计算,全部计算过程详计算书。2空调系统采用变频多联机系统,并设置计费系统。3商业主入口高大空间采用分层空调方式,降低空调能耗。4空调送、回风及新风管道采用闭孔橡塑保温材料进行保温。电气专业1电力工程1.1规划目标规划电力设施网络应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适用性强的目标,电力规划中应保证远期供电设施用地、合理布局站点,完善供电网络。1.2规划设计依据1,《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1.3规划范围本工程电力规划包括:变配电房平面位置;用电负荷的预测。电力负荷预测本工程均为一类高层,所有的消防负荷,应急照明及电梯等均一为级负荷。根据规划用地性质,选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法预测用电负荷,负荷密度的确定综合参考当地的用电水平和其他地区相关规划标准,供电负荷计算:用电设备组名称面积指标(Kw/㎡)面积需要系数功率因数视在功率kva有功功率kw无功功率kvar1、2#科研楼0.05554210.80.852608221713741、2#公寓楼0.04407470.80.8515341304808地下车车库0.012454840.90.8557849130447204012变压器负载率为75%变压
本文标题:公寓楼设计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8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