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激励性评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报告人:指导老师: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过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的提出调查研究激励性评价的概念目前对激励性评价概念的解说尚未完善,但在已有研究成果中会看到一些研究者有类似概念的定义。郭玉荣认为,所谓激励性评价又叫肯定性评价,它是指发挥其内在的激励机制与外在的激励功能,激发被评者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行为动机,鼓励被评者不断前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王淑丽认为,激励性评价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轴心,从学生实际出发实施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评价方法。赵学勤认为,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李重英指出,激励性评价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标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上述列举的几种有关激励性评价的定义,都认为激励性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指出了激励性评价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就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美国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发表的评价定义是:“评价是对某些对象的价值和优缺点的系统调查”。可见,就其本质而言,“评价”就是一种价值判断。激励“激励”一词,《辞源》的解释是:“激发鼓励”。“激励”的英文是incentive或Motivation,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进而形成动力的意义。徐永森、戴尚理在指出:“激励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激励就是激发、鼓励之义;广义的激励则是指运用各种手段激发人的热情,启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潜力,使其行为朝向所期望的目标而努力。”我采用的教育激励就是教育者为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创设各种激发学生动机的条件,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既定教育目标的过程。国内外研究现状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评价的人文特征,强调发挥评价的教育、激励和调控功能,我国不少研究者提出了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理论构想。比如刘志军老师认为,当前发展性课程评价应确立三个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促使课程不断改进和提高的理念和面向多元的理念。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激励性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激励教育原则的研究邢小林在其硕士论文《激励教育在初中生良好品德形成教育中的研究与实践》中指出,激励教育在初中生品德形成教育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六个,它们分别是:(1)激励的分层次原则;(2)激励的适度原则;(3)激励的正强化原则;(4)激励的公平性原则;(5)激励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6)激励的连续性原则。国外很多心理学家、管理学家、经济学家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激励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最早产生于管理学,后被移植到教育领域中来。激励理论在教育方面的运用有著名的“皮各马利翁效应”。卢梭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每个人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不能用声色俱厉粗暴强硬的手段,去达到改变学生的目的。”过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专门研究激励性评价在高中化学教学情境中的的成果极少。与学生评价相关的研究很多,其中也部分涉及到激励性评价方面的内容,然而把激励性评价与化学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很少。•很多研究尤其是国内的研究,准确地说都是第一线化学教师的经验集锦,缺乏对激励性评价的理性认识,激励性评价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与高中化学教师评价实践的结合尚存在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尽管“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先进的评价理念已逐渐为广大高中化学教师所接受,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仍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相关研究人员没有及时将所发现的激励性评价在化学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提炼,并针对问题开展专门研究。课题的提出研究背景新课程倡导一种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它要求构建一整套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而激励性评价正是这套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化学教学中,激励性评价在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确实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激励性评价在高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激励性评价的重视不够;第二,“滥用”,缺少针对性;第三,一味表扬,批评缺失。研究理论依据学者们对激励教育的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对于激励性评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调查研究研究方法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法、问卷法和实物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法。这三种研究方法主要从不同的角度收集研究所需的数据。其中,课堂观察法和问卷法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实物分析法是辅助研究方法,主要用来收集课堂观察法和问卷法不易收集到的信息,以使本研究所收集到的数据更加真实、全面和客观。课堂观察法是拟用自编的课堂观察提纲,提纲涉及五个主要维度,它们分别是:激励性评价的使用频率、激励性评价的方式、激励性评价的指向、激励性评价的内容和激励性评价的效果。问卷调查法问卷的维度拟定为:激励性评价的使用频率、激励性评价的方式、激励性评价的指向、激励性评价的内容及激励性评价的效果五个方面。实物分析法实物分析法根据研究确定的内容,设计“学生化学作业评语的分析方案”。该方案的维度是:书面激励性评价的频率、书面激励性评价的具体程度、书面激励性评价的灵活程度、书面激励性评价的内容指向和书面激励性评价的效果五个方面。实践意义通过问卷、实物分析、课堂观察三种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目前激励性评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情况,并找到存在的问题,进而把这些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概括出激励性评价的实施原则,提出优化激励性评价的对策和建议,为高中化学教师有效实施激励性评价提供策略,以便进一步完善激励性评价的实际操作,促进评价激励功能的充分发挥。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4.[2]郑燕芳.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C].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3]蔡敏.美国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改革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2003(8).[4]王凯.英国基础教育中学生评价的转向及趋势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3(1).[5]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4(8).[6]王淑丽.激励性评价与及时反馈对提高初三化学教学效果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7]徐永森,戴尚理.激励原理与方法[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126[8]邢小林.激励教育在初中生良好品德形成教育中的研究与实践[C].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0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