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青岛市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4
—1—青岛市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1-2015年)物联网通过感知、通信和智能信息处理,可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化认知、管理与控制,已成为当今全球信息技术竞争的关键点和制高点,被世界公认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物联网产业被国家正式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发展,不仅是优化青岛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制定《青岛市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1-2015)》。一、发展背景(一)物联网及产业构成“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共同构成的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其感知层通过智能卡、RFID(电子标签)、识别码、传感器等承担着信息采集的功能;其网络层通过无线网、移动网、固网、互联网、广电网等承担信息的传输;其应用层则完成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控制与决策,以及实现或完成特定的智能—2—化应用和服务任务,以实现物/物,人/物之间的识别与感知,发挥智能作用。物联网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的无所不包的庞大产业链,主要包括围绕整个产业链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四大领域,由各类传感器、芯片、标签、读写设备、制造装备、通信设备、传输网络、终端产品、数据存储处理、中间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信息安全与应用服务等产业组成。物联网的产业链庞大且复杂,并随着行业应用的发展将会创造出更多的技术和产品,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商机。(二)国内外发展形势当前,物联网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把物联网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开展物联网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加快推动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美国IBM公司提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计划得到奥巴马政府积极回应,将物联网列为“2025年对美国利益潜在影响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在物联网产业上的优势正在加强与扩大。欧盟是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的推动者,出台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了十四项物联网行动计划;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发布了物联网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全球。日本在提出的“U-Japan”和“I-Japan”战略中,确定物联网是其发展重点,战略目标是实现无—3—论何时、何地、何物、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实现以国民为中心的数字安心、活力社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物联网、泛在网络等方面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目的在于强化产业优势与国家竞争力,抢占物联网产业先机。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并在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中争得了一定话语权。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国家工信部已将物联网规划纳入到“十二五”规划,正在积极研究推进。由工信部、科技部等11个部委和相关组织机构组成的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在北京成立。江苏、上海、北京、成都、无锡等地相继出台物联网发展规划或行动方案,提出了物联网产业发展措施和目标。二、青岛市物联网发展现状分析(一)发展现状1.物联网应用可圈可点。多年来,青岛市先后开展了物联网技术在工业生产、现代物流、港口管理、车辆管理、轮胎生产、养殖管理、智能电网、精准农业、家电产品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应用效益。海尔集团建立起国内第一条大规模应用RFID的数字化生产线;青岛港基于RFID、传感技术等实现了对闸口、车辆、货物、堆场的有效管理;海信网络科技公司作为国内智能交通领域的骨干企业,拥有一批智能交通领域—4—的物联网技术与产品成果;在融合RFID和胎压感知等诸多技术手段的数字化轮胎方面,软控股份在国际上占有领先地位。2010年,海尔家电融合物联网技术,首先推出了物联网洗衣机、冰箱、空调等终端产品,加速了物联网在民用市场的推广普及。2.物联网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发展,青岛市目前已拥有一批物联网领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和第三方组织,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产业能力和质量得到逐步提升。在物联网企业集群方面,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软控股份、青岛港、东软载波、中电集团22所、中科恒信、金弘测控、电子研究所、中科英泰、康富、零点电子、海大新星、信驰电子等一大批物联网研发和应用领域的骨干单位。建立了包括芯片设计制造、电子标签封装、传感器制造、读写设备研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与硬件、设备销售、系统集成、网络服务、第三方服务等环节的物联网产业链结构。3.物联网发展环境逐步形成。2006年,我市被国家金卡办确定为国家金卡工程RFID试点城市,被国家相关部委确定为金卡工程、企业基础信息交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试点城市。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青岛市先后被各部委授予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和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201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和省无线城市试点,获批建设国家数字化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5—产业化基地等。物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和基础体系日趋完善。4.物联网发展创新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到目前,青岛共拥有3个山东省RFID工程技术中心,依托海尔集团设立了中国RFID产业联盟海尔开放实验室。2006年,成立了青岛市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产业促进会,建成了青岛市RFID实验室。在物联网家电领域,拥有“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家庭网络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数字化轮胎方面,拥有“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机构。物联网领域的第三方机构与组织,成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有生力量,曾多次参与国家RFID技术白皮书、科技部RFID项目规划等工作,并与国家RFID产业联盟、麻省理工大学Auto-ID实验室、欧姆龙、NEC、Intel等国内外组织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技术交流和市场合作。5.扶持政策成效显现。“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RFID技术研发、RFID应用示范、终端产品研发、一卡通工程、物联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嵌入式软硬件、集成电路设计、第三方服务平台等科技、产业项目的扶持,2010年设立了物联网专项资金,推进物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先后围绕物联网6大应用领域,完成了20多项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工作。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信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和指导意见,包括《关于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信息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青岛市高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市政府对信息产业、新兴产业的高度—6—重视和大力扶持,促进了物联网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总体实力较弱。尽管青岛目前有众多企业开始涉足物联网领域,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单薄,缺乏以物联网为主营业务的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产业联动效应不足。2.产业链构成不完整。企业对物联网产业链上游产品的研发和投资建设不足,大部分企业仅从事RFID标签设计封装、读写器及中间件研发以及应用集成业务,缺少物联网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发制造产业环节,产业形态较为单一。3.人才匮乏。青岛缺乏高层次的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研发机构与研究人员;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物联网产业发展所需高端人才紧缺。4.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尽管物联网技术已在我市相关领域得到初步应用,但应用面不够广、规模不够大、应用层次偏低,进展缓慢,尚未形成以应用促产业的发展态势。5.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总的来看,我市目前针对物联网产业的引导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对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与资金倾斜较其他先进城市仍有较大差距;推进物联网发展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三)比较优势分析1.拥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近年来,青岛市已基本建成以光缆为主,以卫星、微波、海缆为辅,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7—化、网络智能化为一体的,覆盖全市并通达市区乡镇的立体通信网络,已经具有大规模服务能力的数据中心,并拥有多个强大计算能力的高性能计算平台,网络基础设施处于国内城市先进行列。2.具备庞大的信息产业规模。2009年全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30亿元,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阿尔卡特-朗讯等著名企业。庞大的产业规模、健全的科技创新转化和融资体系以及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为打造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龙头企业集团和市场需求迫切。近年来我市高端家电、橡胶轮胎等产业与服务发展迅猛,海尔、海信、软控股份等大企业意识超前,利用物联网技术改造现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决心大、行动快、技术储备好、需求迫切。4.较好的技术与产业基础。在智能交通、数字家庭、智能电网等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应用基础,拥有海信网络科技、海尔软件、东软载波等国内外该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5.优越的区位优势。青岛地处东北亚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山东半岛的“龙头”城市和拥有知名品牌最多的城市,具有很强的经济辐射能力。青岛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资源条件比较好,具备良好的商务环境优势,区位优势突出。三、总体思路与工作原则(一)总体思路—8—按照青岛市委、市政府“转方式、调结构”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部署,立足青岛实际,以培育形成战略新兴产业为目标,遵循“抓应用、促产业”的基本思路,把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作为重点,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联网产品和项目,推进产业创新和关键技术研发,催生物联网新型应用,以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起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民众生活品质。(二)工作原则1.政府主导,优化环境。抓住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初期的主导推进作用,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和投资力度,创造市场空间,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应用与产业发展速度。2.着力应用,带动产业。立足于青岛市产业发展需要,“抓应用、促产业”,把运用物联网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研制新型终端产品,强化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3.创新发展,提升能力。立足应用创新,突破制约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4.合理布局,促进集聚。根据各区市产业基础,合理定位—9—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产业集聚作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加快产业向优势区域和主要园区集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延伸完善产业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5.开放合作,公平竞争。以开放的姿态,充分整合国内外资源,把扩大国内外合作作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加强技术合作,放开市场资源,引导投资方向,优化竞争环境,打造适合物联网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培育国际化产业配套体系,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地参与国际分工。四、发展目标、重点及区域布局(一)发展目标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龙头企业;在战略终端产品制造与服务等方面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物联网感知、传输、应用服务等产业链条,产业总体竞争力显著提升;积极参与物联网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逐步完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到2015年,争取青岛市物联网产业产值达到330亿元;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的部分领域走在全国前列,逐步形成“点、线、面”多层次的应用格局,重点行业示范应用效益明显,重点示范区域公共服务能力和民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力争五年内将青岛市打造成为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和“物联网终端产
本文标题:青岛市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