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组胚教研室李彩霞掌握要点1、血液的组成2、血液的有形成分3、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4、白细胞的分类及形态特点与功能5、血小板的功能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属于结缔组织组成细胞(有形成分)细胞间质纤维蛋白原血清红细胞细胞(有形成分)白细胞血小板血凃片——Wright染色嗜碱性中性嗜酸性紫蓝色淡紫色(粉红色)鲜红色血涂片(Wright染色)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一)红细胞(RBC,erythrocyte)正常值:4.0~5.5×1012个/L(400万~550万个/mm3)大小:7~8.5µm形态:呈双凹圆盘状(扩大表面积)结构: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了血红蛋白(Hb)功能:结合与运输O2和CO2Hb含量:100ml血液中♂约含12-15g♀约含11-14g贫血:如RBC300万个/mm3或Hb10g/100ml网织红细胞:红细胞的寿命:平均为120天衰老的红细胞由什么细胞所清除?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二)白细胞(WBC,leukocyte)无粒白细胞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5~3%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30%单核细胞3~8%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50~70%分类和百分比血涂片(Wright染色)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特点数量较少,圆球状、较大、有核和细胞器,能作变形运动,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正常值4.0~10.0×109个/L(4000~10000个/mm3)1、有粒白细胞:胞质内含有特殊颗粒特殊颗粒:有特征性的染色、形态和大小,并自始至终出现在一定类型的白细胞及其前体细胞中。如中性颗粒、嗜酸性颗粒、嗜碱性颗粒。非特殊颗粒:胞质中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大可小。如嗜天青颗粒。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直径10~12µm核:杆状或分叶(2~5叶)LM胞质:含有许多细小粉红色的中性颗粒(含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吞噬素)和少量淡蓝色的嗜天青颗粒(溶酶体)。功能:吞噬(主要是细菌)死亡后形成脓细胞。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胞质: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含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等)直径10~15µmLM胞核:分2~3叶功能:抑制过敏反应;还有抗寄生虫作用。3)嗜碱粒性细胞(basophil)LM核呈“S”形或不规则状,常被颗粒遮盖胞质含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颗粒直径10~12µm参与过敏反应(组胺和白三烯)有抗凝血作用(肝素)功能分类:T细胞K细胞B细胞NK细胞1)淋巴细胞(lymphocyte)(分大、中、小三型)直径6~16µm小型淋巴细胞多2、无粒白细胞:胞质内无特殊颗粒核大,圆,着色深,一侧常略有小凹陷,染色质致密呈块状。质稀少,呈环状,嗜碱性,含少量嗜天青颗粒。功能参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T细胞)(B细胞)LMT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靶细胞抗原体液免疫:B细胞增殖分化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相应抗原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2)单核细胞(monocyte)LM胞体最大直径14~20µm胞核肾形、马蹄铁形等,着色浅,染色质纤细松散,呈细网状。胞质嗜碱性染成灰蓝色,含嗜天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功能:是巨噬细胞的前身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和参与免疫应答(三)血小板(bloodplatelet)数量100~300×109/L(10~40万个/mm3)直径2~4µmLM常聚集成群。呈多角形,可分紫蓝色的颗粒区和均质浅蓝色的透明区。来源:骨髓内巨核细胞的胞质小块EM由周围的透明区和中央的颗粒区构成颗粒区内有MT,糖原颗粒以及含纤维蛋白原的被膜颗粒、质膜凹陷形成开放性小管,有利于血小板内的物质释放功能:止血和凝血二、血细胞发生造血器官胚胎期卵黄囊壁上的血岛、肝、和骨髓出生后红骨髓、淋巴结和脾血岛卵黄囊造血干细胞起源:卵黄囊的血岛特点:有强的增殖能力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增殖分化为各类血细胞的定向干细胞有自我复制能力多能干细胞,各种血细胞均源于造血干细胞。胞体由大小胞核由大小红细胞核最后消失、粒细胞核从圆变为分叶染色质细疏粗密核仁有无胞质量由少多嗜碱性由强弱无(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仍具有嗜碱性)。核质比例大小血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规律血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规律小结1、血液的有形成分2、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3、白细胞的分类及形态特点与功能
本文标题: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019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