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2011年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的实施方案
1绿春县戈奎乡2011年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实施方案根据州发改委《关于编制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规划2011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绿春县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规划》,绿春县戈奎乡的一些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有幸被列入2011年度脱贫发展的范围之内,按照“年度一次性规划,年度实施完成”的原则,为确保戈奎乡2011年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有序推进,结合实际,特制定绿春县戈奎乡2011年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瞄准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以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深度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为关键,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统一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首要任务,突出抓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基础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实现好州委提出的脱贫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发展目标。二、工作原则2(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深度贫困群体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摒弃“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力量搞好深度贫困群体道路、水利、农田、安居、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确保深度贫困群体受惠。(二)坚持重点突破、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突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重点,依托现在州委给予让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的大好机会,整合各种项目资金,重点就我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方面下功夫。同时,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解决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和基本队伍问题,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原则。在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大各级各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及社会帮扶投入力度,以群众为主体,鼓励深度贫困群体多投工、投劳,充分发挥深度贫困群体在脱贫发展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深度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引导深度贫困群体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励深度贫困群体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家园,合力推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的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因地制宜,根据各村实际,采取不同的建设措施,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兼顾民风民俗,着重在现有基础上开展综合整治,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格局。3(五)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和各村发展实际,科学合理规划村庄,适度有序集聚,充分保留村庄的历史文脉,注意传承居住文化,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防止千村一面。在此基础上,坚持集约利用土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期分批,扎实有序地推进示范村建设。(六)坚持统一政策、统一实施、统一补助标准、统一考核验收、统一奖惩的原则。三、工作目标2011年,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工作目标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实施俄马村委会布都、格马、腊咪新寨四个村民小组。通过实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使受益的村寨实现“十有”目标,即:有通村公路;有干净整洁的村内硬化道路;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室或活动场地;有卫生公厕;有公共沐浴室;户有内外整齐干净的住房;有收入提高;有稳定可靠的产业;有好的管理制度。四、戈奎乡情及深度贫地区自然村村情(一)绿春县戈奎乡位于绿春县东北部,东面与元阳县沙拉托乡、俄扎乡毗邻,西南与本县大兴镇相连,北面与红河县阿扎河乡、洛恩乡隔河相望,距县城40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52个村民小组,2010年,全乡共有4705户,20830人。居住着哈尼、彝两种民族,其中哈尼族占99.85%,彝族占0.1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2人,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乡。由于受4地理、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全乡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2010年,全乡人均有粮仅309公斤,人均纯收入仅1750元,是全县最贫困的一个乡。(二)布都自然村:布都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2.73平方公里,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5.8℃,年降水量1672毫米,适宜种植大豆,荞子等农作物。有耕地238.27亩,其中人均耕地1.1亩;有林地1175.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0户,有乡村人口217人,其中农业人口217人,劳动力16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1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格马自然村:格马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3.15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668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274.72亩,其中人均耕地0.68亩;有林地2427.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6户,有乡村人口404人,其中农业人口404人,劳动力30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99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3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腊咪自然村:腊咪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5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1.81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1672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158.07亩,其中人均耕地1.02亩;有林地839.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1户,有乡村人口155人,其中农业人口155人,劳动力11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4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新寨自然村:新寨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5公里。国土面积3.32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1660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289.43亩,其中人均耕地0.85亩;有林地1442.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0户,有乡村人口341人,其中农业人口341人,劳动力26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52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5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五、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2011年,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1个村委会4个自然村,覆盖231户,1420人。(一)项目建设内容6项目建设按安居房、基本口粮田、农村清洁能源、农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工程、通电建设、自然村内道路、自然村通行政村道路、劳动技能培训、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工程建设十个部分进行。总投资1345.22万元。1.安居房建设工程:民房改造231间(投资231万元)。2.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基本口粮田建设1420亩(投资142万元)。3.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节柴灶231口、大阳能231个(投资38.12万元)。4.农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饮水工程4件(投资80万元)。5.农田水利发展工程:新建农田水利14000米(投资140万)。6.通电工程:通电工程往年建设完毕(投资0万元)。7.农田水利发展工程:新建农田水利14000米(投资140万)。8.自然村内道路建设工程:道路建设工程41公里(投资480万)。9.劳动技能培训工程:培训劳动技能1112次(投资44.5万)。10.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工程: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249户(投资99.6万)。(二)资金筹措总方案项目预算总投资1345.22万元。7六、时间安排(一)制定规划阶段:2011年3月上旬至3月底;(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4月上旬至4月中旬;(三)建设实施阶段:2011年6月中旬至2012年4月中旬;(四)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七、工作职责(一)县级领导小组职责。统揽示范村建设全局,审核建设规划,协调、整合、统筹各部门项目资金,督促、检查和指导项目建设,确保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顺利实施和完成。(二)县发改委职责。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的各项具体工作,定期收集并通报建设进展情况,做好信息宣传,收集档案资料,组织项目验收,做好总结和资料归档,推广工作经验。(三)县级有关部门职责。按照县级领导小组的安排,整合、调节、安排建设资金及物资,督促资金、物资落实到位,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参与各项建设,完成部门所承担的各项任务。(四)戈奎乡党委、政府职责。制定建设规划,宣传发动群众,管理资金物资,组织实施项目,落实各项任务,整理档案资料,做好工作总结。八、保障措施(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发展建设是州委、州政府根据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8展需要,为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州小康社会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戈奎乡被列为全州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乡镇之一,项目来之来易,机遇千载难逢。各有关部门、戈奎乡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将及时把思想统一到州、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实施这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重大意义,把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作为各有关部门、戈奎乡党委政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用项目攻坚的决战态势,全力以赴,精心安排,深入落实,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做出亮点,树好样板。(二)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由县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领导小组总揽,戈奎乡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县发改委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验收工作。为切实抓好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戈奎乡成立以乡人民政府乡长为组长、联系扶贫工作的人大主席、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为副组长,扶贫、财政、农技、林业、水管、民政等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项目的规划、实施等具体工作。村委会也成立相应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督促,并层层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和责任人。为项目9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三)整合资金,统筹使用。县直各有关部门按照县领导小组的要求,对涉及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村倾斜。各部门在申报项目时,加强协调沟通,尽量把建设项目安排在这几个村,发挥整体效益,避免撒“胡椒面”。县领导小组做好项目申报的把关、审查。县发改委加强对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项目申报的综合协调服务工作。通过整合资金,确保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资金的足额投入。(四)积极宣传,发动群众。深入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开展耐心细致的群众思想工作,努力激发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依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让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唱主角,充分发挥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掀起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新高潮。(五)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县发改委定期组织开展对整乡推进新农村示范乡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给予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坚持标本兼治,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督查机制、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全力保障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项目建设按时按质按量有序推进。九、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10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十有”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可有效培植后续财源,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按照“一村一品”的发
本文标题:2011年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的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1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