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肇庆特产肇庆端城网()整理,发布自百度文库肇庆特产-端砚(整理)•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端砚最为称著。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有与端砚齐名的歙砚。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到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肇庆特产-裹蒸(整理)•裹蒸是肇庆特产,人称“茶点王”,也叫裹蒸粽,但与人们熟悉的“端午粽”却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包裹、水草包扎,呈枕头状或埃及金字塔形。馅料也有的不同,由糯米、绿豆等素料制成,内藏的肥肉更肥美适中,调和味道,深受大众喜爱,它更体现了肇庆裹蒸的传统风味和裹蒸文化。一直以来,裹蒸是肇庆地区春节的传统食物,当春节将至,肇庆的女人们就开始忙碌了。她们一大清早就上菜场挑选冬叶,冬叶是本地特产,据说长在鼎湖深山,承天地之精华,吸天然之雨露,因而格外肥大,具色绿、叶香、柔韧、防腐等特点,比苇叶、竹叶更胜一筹。肇庆特产-肇实(整理)•肇实,正名芡实,俗称鸡头米,与鸡无关,是水生作物芡实的别称。由于芡实果实上花萼退化的部分形如鸡喙,所以大家就给了它“鸡头米”这个亲切也贴切的俗名。据传,明朝中叶,肇庆七星岩的仙掌岩上一姓邵道士,以芡实入药为附近村庄的小孩治病,并教村民们广为引种。不久,小孩的病痊愈了,所引种的芡实也获得了好收成。村民们对邵道士感激不尽,但芡实为何物,他们全然不知,认为是邵道士教引种的,于是就以“邵”作为果实之名叫“邵实”。后来,因“邵”与“肇”同音,而肇庆所产之芡实颗粒大、药力强,遂改称为肇实,一直沿用至今肇庆特产-七星剑花(整理)•七星剑花,又称霸王花,它长于七星岩的峭壁上,故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肇庆特产之一。七星剑花不仅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也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七星剑花,夏天开白花,日闭夜开,因而又有神仙剑花之美誉。七星剑花是一种攀缘植物,大都植根于土壤之中。七星剑花的奇异之处是它喜好生长在没有水份、没有土壤的峭壁之上。七星剑花属仙人掌科,茎狭长,三棱有节,状如节鞭,向四处蔓延,一节一节地向上攀登,所以又称量天尺。夏天开白花,日闭夜开,因而又有神仙剑花之美誉。肇庆特产-鸡蛋花(整理)•鸡蛋花原产于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墨西哥,为多年生夹竹桃植物。原种的“红鸡蛋花”,花为鲜红色,较为少见,多数是栽培变种,长5-6厘米的花朵,外面白色略带淡红,内面基部黄色,通常称为“冠白,心黄”,形似鸡蛋白色着蛋黄,故名。每年8、9月开花时节,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鸡蛋花香的气味。到肇庆七星岩玩的朋友,都可以品尝到一种别有风味的饮料——鸡蛋花茶,其实就是用鸡蛋花的干花熏制冲泡的茶水。星岩蛋花的特点:平整光滑,色泽鲜艳,香气清郁,有去湿气、清热毒、生津止渴之功效肇庆特产-德庆何首乌(整理)•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本草图经》:“何首乌,今在处有之。以西洛嵩山及南京柘城县者为胜。春生苗叶,叶相对如山芋而不光泽。其茎蔓延竹木墙壁间。夏、秋开黄白花,似葛勒花。结子有棱似荞麦而细小,才如粟大。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植物的块根、藤茎及叶均可供药用,中药名分别为:何首乌、夜交藤、何首乌叶。中药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生首乌功能解毒(载疟)、润肠通便、消痈;制首乌功能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肇庆特产-德庆贡柑(整理)•贡柑乃橙与橘的自然杂交种,具有橙与橘的双重优点是广东肇庆地区的优稀农家柑橘品种,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贡柑又称“皇帝柑”。据考证,贡柑最旱起源于广东省四会市贞山,是农家优稀品种。种植历史悠久,相传旱在唐代,四会、德庆境内已有贡柑种植。北宋年间(公元960-1127年)由于其品质优异而被朝廷列为供皇帝御用的贡品,因而得名“贡柑”。纯正贡柑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风味浓郁,它集中了橙类外形美和柑橘肉质细嫩、易剥皮的双重优点。而德庆是贡柑的主要原产地,有“中国贡柑之乡”的荣誉称号。德庆贡柑果形美观、皮色橙黄至橙红,皮薄多汁,果肉脆嫩,爽口化渣,清甜低酸,风味独特,为其他柑桔品种难以比拟,被誉为柑桔之皇。肇庆特产-怀集厘竹(整理)•怀集县是广东省重点林产区,其中坳仔镇的厘竹更是名闻中外。在那里,厘竹长满山头,密密麻麻,连绵不绝。•厘竹具有杆形通直,材质坚韧,粗度均匀,节长适中,回弹力强,不易虫蛀的特点,故又称“钢竹”。•怀集厘竹是制作钓鱼杆、滑雪杆、高档家具和雕刻工艺品的上乘材料,远销欧、美、澳等40多个国家。肇庆特产-巴戟(整理)•巴戟是四大南药之一,具有壮血气、强筋骨、法风湿、滋补肾阳的奇效。巴戟在中国南方各地都有,但它的正宗产地在德庆,尤以该县的高良、凤村、武垄等地出产的为上品,德庆的巴戟汁(酒),酒味浓郁醇香,有补肝肾、壮筋骨、固精髓之功效,主治痨内伤、腰膝酸痛、筋骨萎软、小便频数和头晕目眩等病症。肇庆特产-紫背天葵(整理)•紫背天葵生长在鼎湖的峭壁上,晒干后泡茶,其色淡红,其味带酸,清香可口,有消暑除热,助消化健脾,解酒之功能。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无茎草本植物,为中国的特有物种。生长于长江以南海拔700米至1,120米的地区。常见的作为特菜的紫背天葵学名叫紫背菜,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拉丁名GynurabicolorDC.,因嫩茎叶富含钙、铁等,营养价值较高,又有止血抗病毒等药用价值,故有较长的作为蔬菜栽培的历史。毛茛科多年生草本天葵,拉丁名Semiaquilegiaadoxoides(DC.)Makino。肇庆特产-肇庆草席(整理)•肇庆草席以高要的白土、金渡两地所生的蒲草为佳,肇庆草席自宋已开始生产,系肇庆的传统特产之一。至明朝已达大规模的生产,系家庭的手工业产品,以各家各户的妇女手编为主。编织草席子的原料为本土生长的浦草,以高要的白土、金渡两地所生的浦草为佳,编织草席的蒲草主要来源于西江南岸高要市的白土,莲塘和金渡一带,它细长、光洁、柔韧,有“赛龙须”之美誉。蒲草晒干后,要经过挑选、舂平、漂洗、染色,然后方可编织。现婆庆市郊和高要等地从事肇庆草席编织的有近10万人,每年编织的各款草席达17o多万张。肇庆草席,以功用划分,有睡席、枕席、沙发席和包席;以花色品种划分,有白席和花席。肇庆花席颜色鲜艳,花款繁多,有蝴蝶、花鸟、连环扣、二龙争珠、双凤朝阳、心心相印等如意吉祥图案,犹如一幅幅精美的工艺画屏。肇庆草席向以细密无接草者为上品。具有细、长、韧的特性。肇庆草席以色泽鲜艳、质地柔软、织花美观、虫蚁不蛀、冬暖夏凉而驰名。肇庆特产-怀集燕窝(整理)•怀集著名的特产燕窝,出产于怀集县桥头镇的燕岩。燕岩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每年春分过后,便有金丝燕千百,从南海的海岛崖穴远飞而来,结窝于崖穴,繁衍后代。怀集燕窝含磷、铁、钙和蛋白质,味甘淡平,大养肺阴,化痰止咳,补而能清,为调理虚弱之圣药。燕窝分三大类:一是白色的官燕,又称白燕,纯由唾液凝固而成,色白洁净,为金丝燕第一次所筑之巢;二是毛燕,为金丝燕第二次所筑之巢,由于第一次筑巢时用了大量的唾液,所以第二次筑巢就不得不加入一些羽绒毛,杂质较多;三是血燕,为金丝燕第三次所筑之巢,因为经过两次筑巢,金丝燕的唾液已几乎耗尽,所以金丝燕就只能用自己吐出来的血液筑巢。官燕、毛燕、血燕这三种燕窝,以官燕品质最佳,营养最丰富。怀集燕岩出产的燕窝以官燕为主,现在,怀集桥头燕岩酒厂选取当地名贵滋补药材金丝燕窝和纯正地道药材龟胶、当归、肉桂、巴戟、女贞子、人参等,配以地藏陈年米酒精制而成的金丝燕窝酒,因有补气养血、补而不燥之功效,而远销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肇庆特产-封开杏花鸡(整理)•封开杏花鸡是广东省的三大名鸡之一,具有三黄(咀黄、毛黄、脚黄),三细(头细、脚细、颈细),两短(颈短、身躯短)的特点,以其肌肉丰满、皮薄肉嫩、皮下及肌间脂肪分布均匀而驰名。尤其适宜制作白切鸡,鸡味浓郁。封开杏花鸡,产于肇庆市封开县杏花、渔涝一带。肇庆特产-肇庆文庆鲤(整理)•文庆鲤产于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文朗,它有别于一般鲤鱼,最大的特点是:粗看,圆头圆脑,浑身滚圆;细看,缩头耸肩,头小嘴勾,身肥体圆,身上有三条金线自腮部一直延伸到尾部。•文庆鲤内脏小,含油多,肉质肥美,尤宜清蒸,绝少用其它方法烹调。清蒸时,切忌放姜葱,亦不用放油,加入少许熟盐和陈皮丝即可。这样清蒸之文庆鲤,吃起来,骨骼酥香、鱼鳞柔软,有肥嫩、甘香、鲜甜、肉滑之感。肇庆特产-肇庆麦溪鲤(整理)•麦溪鲤,产于高要大湾的麦溪和麦塘两口塘,麦溪鲤有“鱼中之王”的称号,当然,这是说它的美味程度。据史载,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麦溪鲤已负盛名,在清代曾被列为朝廷贡品,相传慈禧太后也对其赞不绝口。广州的一些食肆,现在就将麦溪鲤作为招牌菜。麦溪鲤头细嘴小,肩高膊隆,腹圆身肥,浑身柔软,鱼身两侧有3条光闪闪的金线由鳃部一直延伸到尾部。更奇者,麦溪鲤无特殊种苗,普通鲤鱼种放到麦溪、麦塘,养足岁月就可以转变成麦溪鲤;如把麦溪鲤放到别的鱼塘,经一年半载,它们便会转变成普通鲤鱼。麦溪鲤烹调独特,清蒸尤佳,如欲保持原汁原味,切忌放姜葱和酱油,只需放入少许食盐、生油和陈皮丝即可,有肉质嫩滑、清甜、甘香而无腥味之感。市面价约20多元至30多元一斤。
本文标题:肇庆特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54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