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钢筋砼盖板涵开工报告
分部工程开工报告板坝至江底高速公路项目(板坝——江底)项目位置:K46+360钢筋砼盖板涵项目名称:涵洞工程申报日期:2009年11月21日批复日期:年月日板坝至江底公路项目第T1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分部工程开工通知单编号(NO.):汕昆高速公路第T1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NO.报告收悉,同意K46+360钢筋砼盖板涵工程于2009年月日开工,兹委派先生为该项目驻地工程师,先生为该项目工程师助理。板坝至江底高速公路第C合同段驻地高监:年月日K46+360钢筋砼盖板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项目背景贵州省板坝(桂黔界)至江底(黔滇界)高速公路路线全长126.616km,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网)中横17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贵州省“三纵三横八支八联”骨架公路网规划方案(3388网)中三纵及三横的组成部分,其中安龙至兴义段是三纵及三横的共线段;并与“3388网”中的“七支、五联”两骨架公路连接。路线位于亚热带湿润季从气候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多云寡照、无霜期长,冬季受寒潮影响引起短暂降温。本项目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5~18之间,1月份气温最低,极端最低气温-8.9℃:7月份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气温34℃。区域内年降水量在1300~1600mm之间,1~3月份降水量最少,不到50mm,降水强度小于5mm/日:6~7月份为降水高峰期,降水强度一般在13mm/日左右。区域属季风气候区,一年中风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最多风向是偏南风,其次是偏北风和偏东风。年平均风速2.4m/s,3、4月份最大为3m/s,8、9月份最小为1.8~2.3m/s之间,定时最大风力为20m/s。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建设。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24.5m。2、本分部工程概况本合同段涵洞较多,主线涵洞30道、通道31道,互通及改线涵洞16道,共计77道,合计2155.27米,结构形式为钢筋砼盖板涵、倒虹吸圆管涵,因为涵洞的进度直接影响路基的填筑工作,所以涵洞施工本着“尽早开工、尽快完工”的原则组织施工本涵洞位于K46+360.000处,为1-200cm×200c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长35.47m,本涵为排水涵,进出口均为一字墙,沉降缝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缝宽1-2cm,缝内用沥青棉絮填塞,台后墙面涂沥青三道。3、涵洞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部位单位数量备注1基础C20片石砼基础m³52.9挖基土方m³776.3挖基石方m³108.61基础M7.5砂浆砌MU30片石洞口基础m³10.8涵底M7.5浆砌片石换基m³425.62墙身C20片石砼一字墙m³17.73台身C20片石砼台身m³148.974台帽C25钢筋砼台帽m³34.805盖板C30砼盖板m³21.646钢筋工程R235级Kg1161.29HRB335级Kg3302.974、计划工期本段路基土石方工程项目:拟定2009年11月25日开工,2010年02月25日完工,工期90天,见施工横道图。5、施工组织机构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和地理位置,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于工程进度,确保施工安全。我公司拟抽调优秀的技术员及管理人员组建汕昆第T11合同段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生产计划、质量控制、材料采购与供应,生产协调以及处理有关部门公共关系,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工程质检科、施工安全科、材料设备科、财务科、综合协调科等科室组成,本段为第一项目处。6、进场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根据设计文件,对投标书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设计补充修订,形成更加合理可行的较为详尽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本工程的特点,作好施工技术交底的准备工作。同时组织测量人员对本合同段控制的导线点进行闭合,认真检查,核对设计单位交验的水准测量,并加密沿线水准点,加密施工需要的导线点。测量人员还对本涵洞进行精密的放样测量,测量资料见附件。2)人员安排技术管理人员主管技术员施工技术员测量质检员安全员1人1人1人1人1人技术工人电工测工1人2人涵洞工程施工班组班组管理人员炮工安全员其它1组2人3人1人5人普工技工20103)机械设备准备:详见“承包人进场机械报表”二、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涵洞基础和墙身砼浇筑采用大模板立模,砼从集中拌和站用砼罐车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浇筑。为了加快盖板涵的施工进度和保证质量,涵洞盖板采用集中预制吊装的施工方案。本涵洞K46+360钢筋砼盖板涵已具备施工条件。(一)涵洞施工涵洞的施工顺序:施工准本—基坑开挖—片石混凝土浇筑—盖板的施工—洞口工程的施工—涵洞回填施工一、施工准备在路线复测工作完成后,对涵洞进行轴线施工放样及原地面高程测量,确定涵位后调查其水文地质情况,对涵洞设计与现场实际情况的复合性进行审核,对与现场不相附的设计立即上报监理工程师,另外对涵洞沿其轴线每10米(陡坡处加密至每5米)施测开挖横断面,横断面边线要超过其设计开挖线不低于3米,对涵洞轴线原地表横断面的测量要报测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并对其原地表拍照留底;修筑施工便道,保持畅通,且便道在涵位处应尽靠路线一侧,为以后便于涵洞的分次施工及改移便道;二、基坑开挖测量工程师放出涵洞基底平面,现场技术员根据测量的基底平面放出开挖线,设计无规定时,基坑底应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增宽0.5~1m,基坑坑壁坡应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情况确定,当为无水基坑、且土层构造均匀时,基坑坑壁坡度可按下表确定:坑壁土类坑壁坡度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荷载坡顶有动荷载砂类土1:11:1.251:1.5卵石、砾类土1:0.751:11:1.25粉质土、粘质土1:0.331:0.51:0.75极软岩1:0.251:0.331:0.67软质岩1:01:0.11:0.25硬质岩1:01:01:0坑壁有不同土层时,基坑坑壁坡度可分层选用,并酌设平台;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基坑坑壁坡度可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当基坑有地下水时,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可以放坡开挖,地下水位以下部分,若土质易坍塌或水位在基坑底以上较深时,应加固开挖。如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地下水较丰富,应在基底周边挖集水井、集水坑,水量大时用水泵将水抽出,以保持基底和边坡稳定。开挖的基础土方应及时运出或堆放至基坑坡口2m的范围以外,为避免扰动基底,在挖机开挖距基底30cm处并在基底施工前改用人工开挖清除,在基坑开挖到设计基底标高或实际的持力层后,质检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应及时进行自检,(基底标高、平面位置、基底承载力),再会同监理工程师对基坑进行检查,如符合设计,则可进行涵洞基础的施工,并及时做好相关资料及施工记录的签证;如与设计有出入,应及时与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定好施工方案,先进行施工处理,再报经理部,以便及时组织总监办、高监办、设计院等单位现场察看,并形成会议纪要。三、片石混凝土浇筑1、垫层施工前,先将基底平整、夯实,进行测量放线布点,然后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砂砾进行人工铺筑,铺筑前用蛙式打夯机夯填密实。对于狭小地段不能使用机械压实时,用人工夯实。2、如无垫层设计,则直接按沉降缝段落(4~6m)放出四个角点,支立模板并以钢管架对模板进行支撑及加固,模板与基底之间缝隙可直接用粘土从外填塞,在浇筑砼之前进行洒水湿润,模板外露面采用钢模,隐蔽面采用竹胶板。3、混凝土运输到涵位后通过搭设的梭槽滑至模内,片石石料要求坚硬、密实、坚固与耐久,质地适当细致、色泽均匀,禁止使用风化岩石、水锈石和凸凹石块,卵石和薄片石不得使用。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大致水平,分层振捣,边振捣边往里加片石,片石数量不超过混凝土体积的25%,加片石时应注意,片石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cm,片石与片石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cm。在浇筑前每一石块用干净水洗静使其彻底饱和,底层亦应干净并湿润。4、混凝土浇筑工作宜连续进行,一次浇完,并应在前层所浇的混凝土尚未初凝以前,即将此层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混凝土的最大间歇时间是根据水泥凝结时间、水灰比及水泥的硬化条件等情况而定,当缺乏资料难以确定时,可通过实验测定。5、基础外露面要求光洁平整,涵洞基础墙身范围内的片石作成石榫,石榫距墙身边缘线不低于5cm,两基础之间沉降缝用塑料泡沫分隔,在涵洞施工完成后清除并按设计填塞沥青麻絮6、墙身施工时注意预埋台帽钢筋,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或竹胶板,涵洞基础和台身沉降缝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填缝材料应具有弹性、不透水,并应填塞紧密。涵台、盖板按设计设置的沉降缝分段修筑,避免盖板骑缝。对于斜交涵,根据涵长、交角,边板加工成异形板。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各段水平缝应一致。分段砌筑时,相邻段的高差不宜超过1.2米。沉降缝沿涵洞长度方向分段设置,设计为4~6m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1~2cm,上下贯通。但在基底地质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时也应设置沉降缝。施工完毕后,应用沥青麻絮进行填塞,做好防水处理。防水层的设置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水层材料可用沥清、油毛毡、防水纸、水泥砂浆、三合土等,应按设计要求和工地具体情况选用。在本施工中,采用沥清胶结材料防水层施工。在涂刷沥青时,分两层施工,每层厚度为1.5~2.0cm。沥清胶结材料防水层施工时如温度过低,必须采用保温措施。在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采取遮阳措施,防止烈日暴晒,沥青流淌。四、盖板的施工1、盖板集中预制。模板架设应平顺,不出现错开、扭曲现象。模板用木支撑和拉筋固定,不松动、不跑模。模板间用海绵条塞填,以防漏浆,混凝土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拌制,保证有良好的和易性及坍落度;混凝土采用翻斗车运输,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盖板预制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用吊车吊装,汽车运输至工地。2、盖板安装及铺装台帽强度达设计强度的70%以后进行安装盖板。安装后,吊装位置用砂浆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填满,相邻板快之间用1:2水泥砂浆塞填密实。3、防水层混凝土盖板或顶板、侧板外表面涂刷沥青胶结材料作防水层。沥青胶结材料应涂2层,每层1.5~2.0mm;或按监理工程师指示施工五、洞口工程的施工应注意放样的准确性以及表面的美观。涵洞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游导排水系统的连接应圆顺、稳固,保证流水顺畅,避免水流损害路堤、村舍、农田、道路等。㈥、涵洞回填施工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回填土。涵洞处路堤缺口填土应从涵洞洞身两侧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按水平分层,对称地按照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填筑,夯(压)实。填土的具体方法应按照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及《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办理。用机械填土时,除应按照上述规定办理外,涵洞板上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5m~1m时,才允许机械通过。墙背回填需待砌体砂浆及砼强度达75%以上时,方可回填墙背填料,并应优先选择透水性较好的砂砾土填筑。墙背回填要均匀摊铺平整,并设不小于3%的横坡逐层填筑、逐层夯实、不允许向着墙背斜坡填筑,严禁使用膨胀性土和高塑性土。压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的冲击影响,临近墙背1.0m范围内,应采用小型压实机具碾压,无法采用机具碾压的地方,可采用人工干砌片石处理。三、质量保证及措施第一节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任组长,项目部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工程处处长、工程科科长、质检科科长、主管技术员、质检员、试验员、施工队队长等组成。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质量体系执行GB/T19000-ISO9000质量体系,因本项目有完整的设计文件和相应的各专业系统规范,拟在本项目选用GB/T19002-92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模式。2、本企业的质量方针与目标认真执行GB/T19000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创一流服务,建优质公路。质量目标: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满足业主对工程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期望;工程质量超过省内同行业水平,争创国内、国际水平。调动本企业各方面技术力量和设备能
本文标题:钢筋砼盖板涵开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3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