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心理学第10章: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第十章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第二节教学设计要素第三节不同类型教学设计第四节教学策略教学设计到底有没有必要?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一、教学设计及其类型二、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模式三、教学设计的意义一、教学设计的含义课堂讨论1:教学设计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课堂讨论2:如何理解教学设计的内涵?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运用系统方法,将教与学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系统化过程。二、教学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一)教学设计的目的(二)教学设计的意义三、教学设计的原则1.把握正确教育观念2.围绕教学目标进行3.追求良好教学效果4.使用有效教学策略四、教学设计的模式1.确定教学目标2.进行教学分析3.检查起点行为4.设定操作目标5.拟订测试题目6.提出教学策略7.选定教学内容8.做形成性评量9.作总结性评价第二节教学设计要素一、教学目标设计1.教学目标的概念教学目标是指学生接受教学之后能够产生哪些认知、技能或态度变化的理想预期,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效果与水平的基本依据。2.教学目标的作用(1)指导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策略的使用(2)指引学生学习(3)促进课堂行为和交流(4)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一)教学目标的领域与分类1.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1)知识: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2)领会: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3)应用:指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4)分析:指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其组织结构。(5)综合:指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6)评价:指对所学材料(论点的陈述、小说、诗歌以及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一)教学目标的领域与分类2.克拉斯沃尔的情感领域目标分类(1)接受: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2)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3)形成价值观念(4)组织价值观念系统(5)价值体系个性化(一)教学目标的领域与分类3.辛普森的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1)知觉(2)模仿(3)操作(4)准确(5)连贯(6)习惯化在实际生活中,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这三方面的行为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例如,学生写字时(动作技能),也正在进行记忆和推理(认知),同时,他们对这个任务会产生某种情绪反应(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同时设置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二)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要求1.教学目标的表述技术(1)行为目标的表述技术(马杰,1962)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包括三个要素:①表述行为:具体目标(用动宾结构的短语)②表述条件:独立或有指导③表述标准: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如何、完整性怎样④表述对象:教学对象(二)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要求(2)格伦兰(N.E.Gronlund)提出了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用这种方法陈述的教学目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一般教学目标,用一个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内部变化,如记忆、知觉、理解、创造、欣赏等;第二部分为具体教学目标,列出具体行为样例,即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能反映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例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内部)上完本节课后,学生能写一篇赞美祖国的文章并当众朗读(外部)(二)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要求(3)艾斯纳(E.W.Eisner)提出了表现性目标表述技术表现性目标只要求教师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而不必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如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学生能认真观看学校组织的反映爱国主义的影片,并在小组会上谈自己的观后感。(二)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要求2.教学目标的设置、表述与呈现要求(1)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求①即时目标与延时目标相结合②抽象目标与具体目标相结合③共同性目标与个性化目标相结合④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相结合目标应描述经由教学学后学生所达到的学习结果而非教师的教学过程。目标要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陈述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以观测,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华而不实的语言描述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要求2.教学目标的设置、表述与呈现要求(2)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①目标应描述经由教学学后学生所达到的学习结果而非教师的教学过程。②目标要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③陈述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以观测,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华而不实的语言描述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要求2.教学目标的设置、表述与呈现要求(3)教学目标的呈现要求①展示目标要自然;②分散展示目标的效果要优于集中展示;③展示目标应与回应目标结合;④目标不能太多且应分出重难点目标;⑤呈现的目标不能太细;⑥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不一定展示目标;⑦对难度大的内容的教学目标最好放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完成;⑧以自学为主的课型最好课前展示目标已起到组织策略的作用;⑨情感教学目标在课堂中不一定展现,但必须有其地位。二、教学内容设计(一)教材内容的宏观把握1.钻研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了解教材的组织方法,分析教学内容的编排意图和特点。3.紧扣学科核心概念,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二、教学内容设计(二)教材内容的选择重组1.依据学生的知识准备和认知发展水平,灵活调控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2.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多样性。3.突出重点、化解难点。4.教学内容的组织、排列、呈现方式要恰当,不同内容间应过度自然,衔接紧凑;教学活动与练习的安排应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切,练习的方式方法应因内容而精心设计。5.实现传道、授业与育心育德的有机结合。二、教学内容设计(三)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析1.归类分析法2.图解分析法3.层级分析法4.信息加工分析法三、教学手段设计(一)教学方法设计(1)教学目标的要求;(2)教学内容的特点(3)教师素质与个性;(4)学生特点与基础三、教学手段设计(一)媒体选择因素(1)教学任务要求;(2)学习者的因素;(3)教学管理因素;(4)教学媒体特点;(5)经济方面因素;(6)学校条件因素。(二)媒体合理运用(1)多媒体组合运用;(2)注意媒体冗余度;(3)考虑学生注意力;(4)选择好媒体符码;第三节不同类型教学设计一、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设计(一)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三)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第三节不同类型教学设计一、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一)新授课的教学设计(二)讨论课的教学设计(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第三节不同类型教学设计一、不同中心的教学设计(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马杰:①“我要去哪里?”-教学目标;②“我如何去那里?”-教学方法;③“我如何判断我是否已经到达那里?”-教学评价(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第三节不同类型教学设计一、不同中心的教学设计(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1.理论基础:建构主义、人本主义2.指导思想:(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三要素(2)用情境帮助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3)协作学习是意义建构的关键(4)注重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6)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第四节教学策略一、教学策略概述(一)教学策略的含义与特点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或教学活动方式(张大均,2003)。三层意思:①教学策略从属于教学设计;②以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对象为依据;③是教学思想或模式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第四节教学策略一、教学策略概述(一)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1.教学目标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决定性因素2.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决定着教学的起点,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和选择的基础3.教师自身的特征是制约教学策略制定和选择的重要条件4.教学环境制约有效教学策略的制定或选择5.教学内容的特点影响有效教学策略的选取第四节教学策略二、意义学习的条件与教学策略(一)意义学习的条件1.外部条件:指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对产生有意义学习的影响—逻辑意义。2.内部条件:指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对产生有意义学习的影响—认知维度上具有潜在意义;情感维度上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行为维度上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产生心理意义。3.意义学习:一种以获得心理意义为目的,以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和潜在意义为条件,通过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将两者结合起来而实现的学习。第四节教学策略二、意义学习的条件与教学策略(一)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1.外部条件—结构化教学策略(教材与板书)2.内部条件(1)衔接化教学策略(认知)①先行组织者策略;②匹配与失配策略(2)情感化教学策略(情感)①心理匹配策略;②超出预期策略(3)行为化教学策略(行为)①行为自控策略;②行为互动策略图1意义学习的条件与四类教学策略的关系第四节教学策略三、几种具体的教学策略(一)目标分析策略1.目标关键词化2.目标行为化3.目标演绎第四节教学策略三、几种具体的教学策略(二)教学传输策略1.教学言语循环2.媒体-教学镶嵌3.板书结构化第四节教学策略三、几种具体的教学策略(三)教学反馈策略1.课堂提问(1)把握提问时间;(2)选择提问内容;(3)监控提问过程2.课堂考察(1)板演;(2)测验;(3)操作;(4)作业3.课后收集(1)考试测验;(2)问卷访谈;(3)学生参与1.名词解释: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意义学习2.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技术是怎样的?3.产生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4.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有哪些?5.实践作业:选择一个特定的教学内容,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使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技术,设计1-2个课时的教学方案,进行展示和评价,改进后上交评定平时成绩。思考与练习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第10章: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8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