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第十二讲曹禺的戏剧创作
第十二讲曹禺的戏剧创作一、生平与创作概况二、《雷雨》分析1、主题思想2、人物塑造3、结构技巧4、语言风格一、生平与创作概况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童年就读私塾,学“四书五经”。1922年进南开中学,1928年进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秋毕业并考入清华研究院,不久因故停止,先后到保定中学、天津河北女子师范、上海复旦大学、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同时从事戏剧创作。1942年辞教到重庆,先后担任过戏剧刊物编辑、电影编导等职。1946年应邀访美,1947年初回国。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全国剧协主席等职。1988年任全国文联执行主席。1996年病逝。曹禺的父亲万德尊早年留学日本,是个武官,做过师长,还担任过黎元洪总统的秘书、将军府将军,后赋闲在家。他对曹禺的成长与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他思想开明,引导曹禺读了很多古典文学名著与新刊物,告诫曹禺千万不要做官,最好做医生。他常以落魄文人自居,总是教导曹禺要记住自己是“窭人之子”(潜江古方言,意即“穷人的儿子”)。另一方面,他又刚愎自信,严厉专横。长子万家修吸鸦片屡教不改而被他打折了腿。曹禺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经常在饭桌上教训子女,所以曹禺说:“我不喜欢我的家,这个家庭的气氛是很郁闷的。”曹禺的生母薛氏是湖北武昌一个商人的女儿,生下曹禺三天后就病逝了。继母薛泳南原是曹禺的姨妈,一辈子没有生育,很爱曹禺。因为她喜欢看戏,使得曹禺从小就深受京戏、文明戏及各种地方戏的熏陶,迷上了戏剧。在中学与大学时代,曹禺一直热衷于编戏、演戏。曹禺家的保姆段妈,身世凄苦,勤劳慈爱,常给曹禺讲农民的苦难,曹禺曾说她是使自己最早懂得人生的“启蒙老师”。曹禺一生结了三次婚,有三个妻子。郑秀。曹禺在清华读书演戏时所结识,1937年结婚。父亲是国民党南京政府最高法院院长。抗战期间感情破裂后分居。50年代初正式离婚。生有两个女儿。方瑞。抗战期间曹禺在江安教书时结识,《北京人》中愫方的原型。先是同居,50年代初正式结婚。生有一个女儿。文革后期病逝。李玉茹。京剧艺术表演家。曾是曹禺的学生和朋友。1979年与曹禺结婚。曹禺的文学创作始于中学时代,短篇小说《今宵酒醒何处》(1926年9月)、新诗《林中》、《菊、酒、西风》(1926年10月)、《四月梢,我送别一个美丽的行人》(1928年3月)、《不久长》(1928年4月)、《南风曲》(1928年5月)等,抒写青春期的浪漫感伤情怀,探索人生的意义,带有明显的模仿新文学初期创造社作家作品的痕迹,思想和艺术都不成熟。1934年7月,曹禺发表四幕剧《雷雨》,以对现实人生的深邃思考和话剧艺术的成熟而一举成名。剧本描写周、鲁两家的血缘和性爱纠葛,冲突紧张,性格鲜明,语言生动,成为中国话剧进入成熟期的代表性作品。第二部剧作《日出》(1936年6月)离开了作者最为熟悉的中国旧家庭生活,转为解剖三十年代的都市社会,把下层的苦难与上层的腐朽对比展现,发表与演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第三部剧作《原野》(1937年4月)一反前两部剧作的写实传统,借鉴中国戏曲和西方的表现主义,描写被压迫者的复仇悲剧。至此,曹禺的剧作形成了紧张热烈、焦灼郁愤的独特风格。抗战初期,曹禺的创作从悲剧转向正剧,贴近社会与时代中心,表达了抗战激情。《黑字二十八》(1938年,与宋之的合写,又名《全民总动员》)的主题是抗日反汉奸,情节惊险曲折,颇有气势,但淹没了人物性格,对现实的表现不够深入。《蜕变》(1939年)表现大后方某伤兵医院的变化,塑造了勇于改革、除旧布新的梁专员和丁大夫两个理想人物形象。剧本对官僚机构的无情揭露和昂扬热烈的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激动了当时的观众。曾一度遭到当局政府的审查与禁演。抗战中期,曹禺的创作返归自己擅长的家庭题材。《北京人》(1940年)通过曾家的经济拮据和伦常无序,揭示了封建家庭及其文化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并对理想的人格精神和民族美德进行了探求与颂扬。《家》(1942年,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以觉新、瑞珏、梅三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控诉宗法制大家庭的腐化和旧式婚姻制度扼杀青春与爱情的罪恶。这两部剧作不同于曹禺二十年代的戏剧风格,自有一种含蓄深沉、平淡悠远的韵味。曹禺的戏剧才能是多方面的,除了悲剧与正剧,他还写了喜剧和笑剧。独幕剧《正在想》(1940年,根据尼格尼《红丝绒外套》大意改写)借一个滑稽戏班的一次话剧演出,讽刺国民党统治的腐朽。独幕剧《镀金》(1943年,根据法国拉毕虚《迷眼的砂子》改编),嘲讽小市民的自私和虚荣。此外,曹禺还进行过电影剧本的尝试,《艳阳天》(1948年)以一个律师为主角,揭露国统区的黑暗,歌颂明辨是非、敢于斗争的精神。曹禺的出现,使中国话剧的历史面貌焕然一新。一方面,他继承和发扬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反对专制与压迫,颂扬民主与个性解放,出色地再现出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某些侧面;另一方面,它的话剧文本大都具有象征性框架与潜在意蕴,显示出对诸如命运、乱伦、性爱、仇恨、理想价值等超越性问题的哲理思考。曹禺是一个悲剧诗人,善于营造悲剧气氛,抒发悲剧情怀。他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悲剧人物形象,善于揭示人的复杂情感与深邃难测的心灵世界。曹禺善于构思戏剧冲突,精巧地组织情节与场面,尝试过多种戏剧结构形式。他创造了纯熟的富于表现力的现代话剧语言:人物台词个性化,潜台词丰富。曹禺广泛地吸收了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奥尼尔、契诃夫等外国剧作家的养分,并与古典戏剧传统相结合,从而使他的剧作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话剧的最高典范。曹禺对中国话剧的舞台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促使话剧成为真正的综合性艺术,大大推动了中国话剧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二、《雷雨》分析《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作者自己讲,“从中学的时候就开始构思了,前后搞了总有五年”。一九三三年,他大学即将毕业时将剧本寄给北京的《文学学刊》,未被发表。不久,巴金出任编辑,在积压的旧稿中发现它,立即发表,时已一九三四年,曹禺二十四岁!剧本发表后,开始是留日学生在日本演出,并翻译成日文出版,由郭沫若和日本朋友作序。一九三六年在南京首次演出,曹禺亲自任导演并扮演周朴园。据记载,“顿时轰动了金陵古城”,“成为街谈巷议的中心话题”。此后,《雷雨》成了检验话剧团体和演员个人艺术水平的“试金石”,而且曾先后在美国、苏联、罗马利亚等国家上演,成为国际戏剧界公认的杰作。1、《雷雨》的思想主题①阶级主题:剥削家庭的罪恶与腐朽。《雷雨》写的是富人(周家)与穷人(鲁家)的恩怨情仇,传统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叙述模式,结局也是自有《红楼》以来的“大家庭毁灭”。——研究者自然会从阶级压迫的角度解读。虽然在周家父子是否对穷女子产生真情的问题上有不同看法,但是并不影响对剧作的社会历史批评。②命运主题。命运,指的是决定人的生存发展的超越性力量,人往往对之无可奈何,它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的、社会的、人自身的。人类各种文化思想都有独特的命运观——儒家: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言人事不言数,不得已处归之于命。奉命畏天,安命顺天,知命乐天,造命回天。道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佛教:人的命运取决于人自身“业”的积累,形成所谓“因果报应”。基督教:人的灵魂是否得救,一方面由上帝,另一方面取决于人自己赎罪的行为。现代科学主义:遗传,环境,个人的因果报应。(汤因比)古希腊悲剧:“神示”的命运,性格。对命运的探求是人的文化及智慧的标志。《雷雨》受历史上各种命运观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既是诗性的,又有哲理性。a.儒家式的因果报应。揭示前辈的浪漫与不负责任造成下一代的苦难,同受惩罚。冤有头,债有主,生命是一条因果链。B.个人的长期努力,逃不脱意外的偶然。个体同命运搏斗,总是毁于偶然。个体渺小愚蠢无知,永远识不破必然。C.对人的救助力量的怀疑。《雷雨》诸人皆不能自救,劳身劳心徒劳无益。而且也不能他救:隔膜与生俱来,代沟,同床异梦,亲情失败;情爱性质变异,充斥着私欲;个人的生存与善意对他人形成枷锁、地狱。d.赞颂人对命运的反抗精神,悲天悯人。③乱伦主题。“伦者,辈也。”(许慎《说文》)乱伦,指违反血缘生命的自然序列、超越辈分的性行为。虽然对“近亲”的性规则不一样,但在人类的各个时代与文化中,都有对乱伦的禁忌。乱伦是人的一种本能冲动,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历史。而对乱伦的禁忌,则是人的文明的标志。人类学与心理学在研究乱伦方面成就最大。《雷雨》表现的三组两性关系,就有两组是乱伦,而周萍一人犯了两重乱伦罪恶。所以说《雷雨》是乱伦主题,周萍是主角。《雷雨》一方面揭示人类本性中固有的乱伦冲动的强大顽固以及对人性的亵渎与捉弄;另一方面讴歌人为战胜乱伦而优化人性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与悲壮努力。a.母子乱伦-周萍与蘩漪:周萍的性格几乎可以作为弗洛伊德乱伦学说的证明。一方面原始、古怪、冲动,敢于冒险犯“灭伦”的罪,具有明显的弑父意识。另一方面周萍又胆小怯弱、文明理性。他对乱伦感情的恐惧与主动放弃是他企图遵守伦理规范改正罪恶的表现,虽然“始乱终弃”。B.兄妹乱伦-周萍与四凤。周萍寻找“母亲”的乱伦冲动落实到了“代母亲”四凤身上。周萍“渴”,四凤鲜活,有“充溢着的血”,使他见到了“太阳”。他的性爱真实。曹禺对周萍充满同情与原谅。母子乱伦并非血缘之母,兄妹乱伦不知情。所以最后写周萍自杀,显示他人格中的无辜善良勇敢。2、《雷雨》的人物塑造高尔基说:“人是杂色的,没有纯粹黑色的,也没有纯粹白色的。在人的身上掺合着好的和坏的东西”。曹禺说:“如果写作时,不是从那个具体的个别的人物出发,首先想到的是那概括了的共同的东西,立志要从这些抽象的概念,创作一个什么典型来,那就比较容易走上简单化的道路,有时不但写不出典型,甚至也写不出活的人物来”。“人的高级感情是一种混合感情。无论哪一种感情,它无意之中包含着多层情感。有时不仅是同一性质的感情,甚至全混合着不同性质的乃至截然相反的感情,如同在爱之中包含着恨,在自尊心里面夹杂着卑怯”。(日本: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雷雨》注重挖掘人物隐秘的内心情感,多侧面、多层次地刻画个性,尤其是善于将貌似对立的性格因素统一在一个人物身上,表现人物的复杂性。作者对人物的价值评判体现出鲜明的复调特征。①周朴园形象分析从社会地位与政治属性看,周朴园既是资本家,又是专制性的家长,他专横、残忍,发不义之财等等。但这不是作者要表现的重点。《雷雨》着重刻画的,是他作为男性家长的感情历史与道德风貌。其性格是典型的两极组合:强硬与虚弱、专一多情与薄情寡义、道貌岸然与自私虚伪。周朴园的性格体现为一个历史过程。从青年到老年,其心灵与情感经历了沧桑之变。30年前,周朴园对侍萍的爱情是真实的。他年轻,热情,敢于违反现实的“门当户对”,他爱侍萍的美貌、温柔、聪明。但他不能作主正式娶侍萍。从衬衣上绣的梅花这一细节可以窥见当年的这场浪漫爱情。生有两个儿子也说明感情历史的长度。家长可能是暂时的宽容,但最终必须正式给他娶“有钱人家”的小姐。赶走侍萍或许他不知情,知情后已无力挽回。于是,他认可了旧式婚姻。他的悲剧在于屈从了家长的安排后又在内心里保留了对侍萍的感情,软弱自私而又专情。于是,自然就产生了对侍萍的怀念,并且伴随着强烈的悔罪心理。这种“良心发现”是非常真实的。只有这种情感的真实产生,他才心安理得的觉得自己仍然多情高贵,从而解脱了心理重压。纯粹假装不能解决情感问题,他精神寂寞,情感空虚,尤其到了晚年。后来怀念变成了仪式,自然就有“做戏”的成分,有利于家庭教育,有利于自己的社会形象。久而久之,理性与感情孰轻孰重,就真假难分了。“真是假来假亦真”。他在想象中把自己的爱情历史变得美好充实。但是,这种怀念是以侍萍的“定格”与“不在场”为前提的。即侍萍以美好的形象死去,不对他形成任何现实的麻烦。所以,当30年后侍萍出现时,周朴园翻脸无情。第一,侍萍苍老倔强,不再年轻娇美。第二,证明他自己多年来无能,不明真相,侍萍像镜子照出他自己也老了。第三,侍萍
本文标题:第十二讲曹禺的戏剧创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0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