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一年级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课一年级(1)班教学目标:1、用轻松亲切的语调,让孩子们对小学生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培养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爱护公物的习惯。3、通过学习,让孩子们对小学生活满怀美好的憧憬。4、了解校园安全隐患,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5、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好!首先祝贺小朋友们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小学生!老师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笑脸,真高兴啊,你们就像花儿一样,老师非常喜欢你们!(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聪”字)师:认识这个字吗?生:聪!师:对,聪明的聪。你们想不想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生:想!师:怎么样才能成为聪明的孩子呢?我们来看,“聪”字是由耳朵、眼睛、嘴巴,还有一个“心”字组成的。小朋友们,我们只要会用耳朵听,会用眼睛看,会用嘴巴说,再会用心去做,你就一定会是一个聪明的好孩子。你能做到吗?下面我们开始试一试啦!首先是会用耳朵听。听老师说话要专心,不能东张西望,听同学发言,要注意听他回答对了没有,如果你还有想法,就举手说出你的想法。谁听懂了?(试问学生)第二要会用眼睛看。你看到我们的教室干净吗?那是昨天老师们花了很长时间打扫的。那粉色的很新的墙群是工人叔叔粉刷的。所以,请同学们不要用手去摸,更不要用脚去踢,就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地去爱护它,谁能做得到?第三要会用嘴巴说话。上课时,老师提问后,请你把小手举起来,回答问题要响亮,让全班小朋友都听得到,每个小朋友都要会用你的小嘴巴表达哦!我们会用耳朵听,会用眼睛看,会用嘴巴说,是不是就很聪明了呢?不,最重要的是要会用心去听,会用心去看,会用心去说,一句话,就是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去做,才是真正聪明的孩子。聪明的孩子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爱护公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学校里所有的东西都要爱护。不踩花,不摘花,不踩草坪,不摘树叶,不在桌子上乱刻乱画,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二)讲究卫生。上厕所时,不能在厕所外面随处大小便,要进到厕所里指定的位置,你能做到了吗?在家里,每天早晚要刷牙,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预防传染病。(三)爱惜粮食。午托的中餐要吃完,吃多少就要多少。(四)排路队时要做到快、静、齐。走出校门后,如果找不到家长,不要自己回,要找到老师,或者回到校门口等家长来接。(五)我们是小学生了,不能带玩具来学校玩,现在天气炎热,我们每天要从家里自己带来一瓶水,多喝水,既清嗓来又防病,听明白了吗?我相信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一定会成为一个聪明的讲文明的小学生。二、安全教育。师:现在,小朋友们的小学生活的第一个学期即将开始,下面,针对目前安全方面的诸多问题,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安全注意事项,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讲,认真领会,认真落实学校有关的安全制度,真正做到有备无患,警钟常鸣,确保自身的安全。(一)校内安全。1.在校内不互相追逐打闹,上下楼梯不要拥挤,要注意礼让靠右慢行。严禁在楼梯的扶手栏杆向下直滑或追逐奔跑。2.严禁爬高或在窗外探身取东西,在做卫生时,禁止打闹,以防滑倒跌伤。3、安排好作息时间,既要学习好,又要休息好。适当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谨防意外伤害发生。4、体育课要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拉伤身体。身体有某些方面疾病的同学一定提前报告给班主任,防止在体育课或做其他剧烈运动时发生意外。(二)注意交通安全。1、行人走路须走人行道,养成文明走路好习惯。2、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公路。3、不要嬉戏.打闹,不要在车前车后乱跑。4、乘车人应注意乘车安全,不要把头手伸出车外。(三)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1、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2、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坚决杜绝购买路边小吃,流动摊贩的食品,以免发生食物中毒和诱发肠道传染病。3、做好秋季防病。秋季是多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不暴饮暴食。(四)防溺水安全教育。严禁学生擅自下河、池、水库等危险水域游泳(游玩),洗澡、钓鱼等。(五)防火灾安全教育。1、不准玩火,不准私自上山带火,不接触易燃易爆物品,不随便放烟花,爆竹。三、总结:同学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人人关心校园安全”的浓厚氛围。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作到警钟长鸣!牢记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生活的本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建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
本文标题: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一年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6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