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城市设计形态论及场所文脉理论
浅谈城市设计形态论及场所文脉理论姓名:郭仁波学号:090907210专业:城市规划摘要:随着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人们对其所生活环境更加强调物质以外的功能,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审美情趣。形态语义本身抽象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主观性诉求赋予了环境艺术设计更多的表现空间,并由此造成观赏者的心理共鸣。为了不再让一些有价值的旧建筑及其场所从城市空间中消失,为了不让我们生存的城市环境进一步沦为一些消极的,毫无特色的非人性空间场所.寻找失落的积极城市空间环境,寻找失落的城市场所文脉,寻找一种既能继承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又能满足物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城市环境更新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城市设计形体形态规划场所文脉形态的概念根植于西方古典哲学性的研究框架论与方法思维和由其演生出的经验主义哲学,其中包含两点重要的思路:一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过程,复杂的整体被认为是由特定的简单元素构成,从局部元素到整体的分析方法是适合的并可以达到最终客观结论的途径;二是强调客观事物的演变过程,事物的存在有其时间意义上的关系,历史的方法可以帮助理解研究对象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内的完整的序列关系。形态的方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包括归纳和描述形态的结构元素,并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恰当的安排新的结构元素。城市形态的概念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学等学科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广义的城市形态研究包括社会形态和物质环境形态两个主要方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认识,在本文中城市形态可以被定义为一门关于在各种城市活动(其中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和规划过程)作用力下的城市物质环境演变的学科。城市形态是指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或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成,是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着一个城市内在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特征。城市形态是城市整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双方面特征和过程的综合表现。因此,城市形态可以分为显形形态与隐形形态。显形形态是城市平面和立体形状的表现,是一个城市居住、交通、中心区、建筑等在一个城市中的整体组织形式,其直观地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主要包括城市区域内城市布点形式,城市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隐形形态则是指文化、传统、民俗等抽象的、可以呈现于人的多方面感知系统的因素。指城市的社会、文化等各无形要素的空间分布形式,狭义一般指城市物质环境构成的有形形态,事实上它们也是城市无形形态的表象形式。城市形态不仅包含三维的空间概念,还是一个随着城市历史的演进不断叠加的过程,是四维的。一、城市设计的形体与形态设计(1)形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是指达到社会、经济、审美或技术等目标在形体方面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就其对象而言,城市设计包括三层次的内容,一是工程设计,指某一特定地段上形体环境的创造;二是系统设计,即考虑一系列功能上有联系项目的形体;三是城市或区域的设计,包括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城更新改造等等的设计。”作为应用层次上的城市设计,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更注重实证上的内容,更注重设计的基本准则和技法上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认为现实的途径是深化建筑师的城市整体观念,以不断的工程实践去体味复杂的城市设计内涵,以务实的研究态度去体会城市设计的内容。从宏观上讲,城市形体环境的设计,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连接点。其背景为社会结构、经济实力、民族传统、城市功能、土地效用等城市形态要素,以科学理性方法,研究城镇基地上物质要素的相对时空关系。从微观上看,设计的主体对象是人,城市设计是在对人的行为模式及行为心理的分析、认知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筑环境设计,即把城市形态要素按有序有情的原则建立秩序,使之符合社会中人的工作、生活的多种要求。可以认为一切涉及城市内外部空间构成的均属城市设计的范畴。随着发达国家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逐步转化,高技术也导致了高情感的需要,现代建筑千篇一律、毫无人情味的弱点就显露出来,与此相应的现代城市空间形态在人类行为、情感、环境等方面的缺陷也日益明显,五十年代后期,随着对城市形体环境中深层次的社会文化价值、人类体验的发掘,城市形体规划进入了一个强调形体环境设计应适应人类情感的人文化、历史连续化发展阶段。近年来在城市形体规划探索方面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总体上来看,仍以提高和改善城市物质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但是现代的城市形态设计一方面转为更加务实的态度,不再将整个城市作为自己的对象,而是缩小了范围,对城市不同地段形成了不同认识和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对城市的商务中心区、科技工业园区、步行商业区的设计、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城市边缘区的开发等等。另一方面,也扩展到进一步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未来城市形体的构想和探索,如有的从土地资源有限的角度考虑,建设海上(底)城市、高空城市、吊城、地下城等等;有的从不破坏自然生态的角度考虑,建设空间城市、插入式城市;有的从模拟自然生态出发,建设集中方声称是等等,这些构想在技术上仍处在探索之中,并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总而言之,注重人类情感的需求、依靠高科技手段、关注生态环境的思想是未来城市物质形态发展的基本走向。(2)综合形态规划18、19世纪城市形态的巨大变化及产生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首先引起了一批社会学家的关注,最著名的有19世纪初的欧文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形态的设想和实践,他们把城市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经济实体,把城市建设与社会的改良联系起来,由于他们的设想忽视了大工业对城市发展的根本影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虽然在当时未产生实际的影响,但却成为后来“田园城市”、“卫星城市”等城市形态理论的源薮。“田园城市”是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1898提出的,其主旨在于通过新建一系列独立自主的城市,以达到高效能高活力的城市生活和清静优美的乡村生活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工业社会的城市,这种针对现代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体系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卫星城市”是霍华德的追随者雷蒙恩温在1922年提出的,主张在大城市周围分散布置一些独立的城市,这些城市在生产、经济、文化生活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与此同时,其它对后来产生影响的城市形态理论还有法国建筑师戛涅的工业城市,主张在既有城市的内部对工业、居住之间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通过便捷的交通组织来满足城市大工业发展的需要,运用钢筋混凝土建设市政交通设施和各种房屋,工业城市形态理论奠定了现代城市空间功能规划布局的理论基础,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的带形城市主张城市形态沿一条高速度高动量的轴线向前发展,城市宽度有限长度无限,这种理论对以后城市分散主义有一定的影响。从这一时期的研究来看,城市形态的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19世纪初相比,强调城市形态结构要适应城市功能的发展要求,城市的功能性规划思想逐渐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展。总之,到了本世纪60年代发后,由于多学科的交又和横向的发展,使人们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内在机制的认识前进了一步,城市规划只有通过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人口学等学科的分工合作,城市物质形态的建设与经济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规划、科技文化发展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规划互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这样传统的以物质形态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规划,综合规划的重点已经从物质环境建设转向了公共政策和社会经济等根本性问题,更多地与国家政策和政府各级机构结合,取决于他们的意志和社会目标取向,城市规划学科也因此逐渐趋向于社会学科,成为一项社会工程。(3)我国城市形态研究状况在我国,有关城市形态理论的研究,由于受整个城市近代化进程较晚的影响,其发展一直落后于欧美等国,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直到本世纪上半叶,西方城市分区规划思想和规划手法传入我国沿海的殖民城市,其后逐步影响到沿海沿江城市和广大内陆地区,但对其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解放后,我国城市的建设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时期,但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论研究在80年代以前仍末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也十分缓慢,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对城市形态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形态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方面,一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大量的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推动下而形成的对城市物质形体设计方法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中国城市形态历史遗产的研究.从总的情况来看,虽然近二十年来出现了如上所说的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众多研究成果,但由于我国城市重大面广而且历史久远,我国城市发展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各地方城市的形态演变发展的特征,直到目前为止仍然研究不够。二、场所文脉在设计中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之际,城市建设的速度、规模和范围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向大型化、现代化、经济化方向的发展,以及城市文化理念的更新,使我国掀起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热潮。而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产生了更高精神生活的追求,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要求日益提升。“场所文脉”分析法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一项基本方法之一,它主张强化城市设计与现存条件之间的相互匹配,将生态价值、社会文化价值还有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感知与物质空间分析中的视觉艺术、实空比例等原则结合起来看待。简单来说,就是注重体现历史传统和地方感,以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人类为根本出发点,寻求人与环境有机共存的深层城市设计理论。在1954年,第十小组正式成立,其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和开放式的人与环境的关系。在这种设计思想之下,第十小组的主要成员荷兰建筑师——凡•艾克首先提出了“场所感”的概念,他认为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空间就是场所,时间就是场合,人必须融入到时间和空间的意义中去。此后,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在1980年的《场所精神》中进一步阐释了“场所”一词,他指出场所在城市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场所作为城市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城市物质形态与人类活动重叠的产物,是对于城市的主体——人最有意义的空间。由此开始,场所理论第一次将人的心理情感和地域精神被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由于场所理论将社会文化、城市发展和人对环境的体验和感知都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条件进行考虑,注重了城市空间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所以与纯粹的物质空间分析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从物质的角度出发,城市是一个包含人在内的庞大物质结构,城市的建设目的是最大效率和最小消耗的谋求。力图保证生活的舒适和利益的最大化,因地,我们不断考虑合适安排的功能与空间结构,平衡运作以期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等等的课题。但是,如果我们将角度转移到人身上,城市呈现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人是有意识、有感情的生命体,人在一个环境中生存,通过对环境的感知和经验的积累产生不同的感受,做出不同的趣味判断,在对美的体验和内在文化的认同中获得生理上的满足,及精神上的升华。可以说,一切事物发展的美丽与功能,从长远来看,都是人性的筛选。在这个意义上,城市作为人的生活容器,为人们所提供的场所是充满、美、善。充满对人生的咏叹、抚摸。回味与珍重。一旦研究指向人对城市空间的感受,城市设计就产生了,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场所理论,就是以城市形体环境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性特征研究主题,关注城市形象结构下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与场所的层次的情感沟通。就是人的一种非功利的精神追求,场所的精神追求。然而,对行为场所的人文精神理解是不同程度的。对此蒙昧或狭隘的认知,使城市富有表情的机体轻易流露出急功近利的不安和低落的躁动,在建设和发展的大潮中,缓慢以溃堤般失去场所中时间沉淀的意义,而对城市空间文化内涵浅薄的发掘塑造最终将导致人性的絮乱与盲目。城市文脉作为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人、建筑、城市及社会文化背景相互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其传承对于城市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城市文脉解读的主要目的是
本文标题:城市设计形态论及场所文脉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6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