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高三地理复习-人文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课件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3、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2、影响因素①构成要素:•交通线(铁路、公路、航道、管道等)•交通点(港口、车站、航空港等)②类型:•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按层次:即不同级别的运输网,包括省级、大区级和国家级综合运输网。知识拓展——中国铁路干线的“三横五纵”“三横”(东西向铁路干线):•京包——包兰;•陇海——兰新;•沪杭-浙赣-湘黔-贵昆“五纵”(南北向铁路干线):•京沪;•京九;•京哈——京广;•焦柳;•宝成-成昆哈尔滨大连北京上海九龙广州包头成都宝鸡昆明兰州乌鲁木齐焦作柳州连云港贵阳株洲线陇海京包线杭州格尔木吐鲁番库尔勒喀什拉萨郑州徐州与陇海线交会城市与长江线交会城市南北干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徐州商丘郑州洛阳宝鸡南京上海九江武汉枝城攀枝花知识拓展——中国铁路干线的“三横五纵”运煤专线大秦线神木——黄骅港焦作——兖州——日照(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①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②实例:•株洲沿铁路•日本筑波沿公路中轴线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3、对商业中心的影响•交通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管道•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设备投资大,灵活性最差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运速运费灵活性连续性受自然影响投资较大小最大小大较快较快最慢最快较低较高最低最高最强最差差差最强大大最小高最低高高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16判断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哪种交通运输方式?——空运——公路——铁路——水运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考虑因素:运距、运量和运费等运距短距长距——公路航空铁路水路运量运费运量小运量大——航空铁路水路铁路高水路低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3、发展方向•高速化——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专业化——发展集装箱运输,可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1、交通运输网①构成要素:•交通线(铁路、公路、航道、管道等)•交通点(港口、车站、航空港等)②类型:•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按层次:即不同级别的运输网,包括省级、大区级和国家级综合运输网。交通运输网综合运输网单一运输网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形式由单一到综合,层次从低级到高级。1、交通运输网影响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基础(限制性)因素保证条件决定性因素2、影响因素①铁路线、公路线建设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道或开凿隧道自然因素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自然因素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区位因素主要影响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①铁路线、公路线建设的区位因素人文因素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技术因素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②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港口汽车站航空港自然因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设备、建筑和城市平面布置有利,河流入海口处港口航道往往容易淤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开阔平坦,位置适宜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经济社会技术因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运作服务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港口汽车站航空港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城市较远但交通便利的地方②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①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②实例:•株洲沿铁路发展;•日本筑波沿公路中轴线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古代北方:城市在大道的交汇处;•古代南方:沿河设城是规律;•如今:河流干支流交汇处、铁路枢纽、高速公路交汇处等地往往分布城市。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筑波城市略图筑波市受南北向公路的限制株洲城市略图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市沿京广铁路线延伸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城市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方,交通干线附近成为聚落的分布区。•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的影响•20世纪初,石家庄是一个小村庄,面积不足半平方公里,村民六百多人。•1902年,京汉铁路修建,取名枕头站。•1907年,正太铁路通车,成为铁路交汇点。•1918年,改名石家庄站,地位提高。•1940年,石德线通车,取代正定县城。•1954年,开通京石、石安复线。•1968年,为河北省会。•1999年,人口118万。石家庄的城市变迁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扬州的变迁扬州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的咽喉,东南第一大都会。到了清代,扬州城市人口超过50万,为当时世界上著名大城市之一。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商业网:一个区域内各种商店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交通线、运输工具、仓库等交织在一起,形成商业网。在商业网中的单个商店被称为商业网点。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居民点和商业点稀少。受交通条件限制,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难伸展,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线路众多、方式多样,居民点和商店多。交通条件好,商品流通频繁,商业网点密度大。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商业的布局原则•市场最优•交通最优——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者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3、对商业中心的影响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复习-人文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73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