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把“教育”作此解释的是()。A.许慎B.孔子C.朱熹D.韩愈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论述了()。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B.教学的教育性原则C.雄辩术原理D.学会关心、学会生存的思想3.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深刻地说明着()。A.教育的经济功能B.教育的文化功能C.教育的自然功能D.教育的道德功能4.建国以来,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B.孔子的圣贤人格理想C.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D.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理想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时间是()。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6.当代中国所提出的教育导向思想是()。A.应试教育B.科举考试C.英才教育D.素质教育7.提出“师者,人之模范”的教育家是()。A.孟子B.荀子C.扬雄D.老子8.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比,它的缺点是()。A.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B.忽视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C.不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D.强调要以儿童为中心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9.从1957年起进行了20年“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的是()。A.凯洛夫B.加里宁C.马卡连柯D.赞科夫10.“范例教学理论”的倡导者是()。A.赞科夫B.瓦·根舍因C.布鲁纳D.保罗·朗格朗11.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A.加涅B.柯尔伯格C.班杜拉D.皮亚杰12.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师生共同参加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C.学生自愿选择D.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规定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教育目的只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14.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5.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有何关系?16.如何理解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7.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18.试阐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把“教育”作此解释的是()。A.许慎B.孔子C.朱熹D.韩愈【答案】A【解析】东汉许慎在其所著《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论述了()。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B.教学的教育性原则C.雄辩术原理D.学会关心、学会生存的思想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答案】B【解析】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在书中,他论述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以及“统觉”、教育管理等思想;他还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阶段论。3.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深刻地说明着()。A.教育的经济功能B.教育的文化功能C.教育的自然功能D.教育的道德功能【答案】A【解析】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说:“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他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他根据其人力资本学说,对历年高等教育费的收益率进行了计算。根据他的计算,美国1929年~1957年教育投资在增加国民收入中做出贡献的比率是33%。这说明了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建国以来,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B.孔子的圣贤人格理想C.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D.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理想【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批判地吸收了各个时期的思想家关于人的发展的有益思想,科学地创立了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从而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时间是()。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答案】A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时间是()。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答案】A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解析】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6.当代中国所提出的教育导向思想是()。A.应试教育B.科举考试C.英才教育D.素质教育【答案】D【解析】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7.提出“师者,人之模范”的教育家是()。A.孟子B.荀子C.扬雄D.老子【答案】C【解析】古代教育家扬雄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是对教师的示范作用的概括说明。8.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比,它的缺点是()。A.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B.忽视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C.不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D.强调要以儿童为中心【答案】C【解析】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有利于教师教授知识和学生学习、巩固知识。缺点是造成和加深学科的分隔,不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9.从1957年起进行了20年“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的是()。A.凯洛夫B.加里宁C.马卡连柯D.赞科夫【答案】D【解析】前苏联的赞科夫从1957年起进行了20年“教学与发展”的实验,改革了陈腐的课程内容,提高了理论程度。10.“范例教学理论”的倡导者是()。A.赞科夫B.瓦·根舍因C.布鲁纳D.保罗·朗格朗【答案】B【解析】德国的瓦·根舍因于1951年提出了“范例教学”的主张,要求用基础性和范例性的知识武装学生。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11.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A.加涅B.柯尔伯格C.班杜拉D.皮亚杰【答案】D【解析】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体现在从实践上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12.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师生共同参加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C.学生自愿选择D.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规定【答案】B【解析】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它与课堂教学有相应的共性存在:①课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一样,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这说明课外活动应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对中小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活动本身不能带有任何的随意性。②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方向一致,共同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服务。二者都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为一定社会培养所需人才。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教育目的只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教育目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既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归宿。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因此,教育目的对所有的学校都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的意义,决定了教育制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因此,单纯说“教育目的只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错误的。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14.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培养目标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以及学校的性质、任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提出的具体标准。它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培养目标要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2)课程目标是指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某一时间内将发生的性质不同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这一定义有三种不同的重要内涵:一是目标的对象性是指惟一的学生;二是目标是指最终取得的成果;三是课程目标是分层次和类别的。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是进一步具体化、趋向作业化的培养目标,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5.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有何关系?答:社会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教育对生产力也有能动的反作用,具体分析如下:(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如果教育的发展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必定要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否则,经济发展将因人才的欠缺而受到影响。如果教育的发展超过了生产力的承受能力,占用过多的资金和人力,社会将会对教育进行调整,使教育的发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中华考试网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培养什么样的人,既受制于政治、经济制度,也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培养人的规格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文化水平和生产上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③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育内容的发展与更新。新的教育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出现也都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联系,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的发展。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人能掌握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克
本文标题: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4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