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中国投入产出表
第二章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中国式投入产出表作者:RheaByWCL•第一节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和特点•第二节投入产出表的核算范围和部门分类原则•第三节中国式投入产出表的表式、结构和特点第一节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和特点产出投入中间投入最终使用总产出农业(1)工业(2)其他(3)小计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小计中间投入农业(1)工业(2)其他(3)小计30401585202006028060150100310110390175675145800300124530610957351751410395198028518005702655最初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小计15135644200505002007701520301403060260957752368741980总投入28518005702655一、投入产出表的结构表的左上角称为第Ⅰ象限,由若干生产部门行和列都按照相同的次序组成的棋盘式表格,它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第Ⅰ象限数值又称为部门间流量,各个数值具有双重含义:既表示行部门对列部门的投入,又表示列部门对行部门的消耗;投入产出表由四个部分组成:表的右上角称为第Ⅱ象限,其主栏项目与第Ⅰ象限主栏项目相同,其宾栏项目有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进出口等。在实际编表时上述这些项目还可以细分。该象限反映不参加本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使用情况;表的左下角称为第Ⅲ象限,其宾栏项目与第Ⅰ象限宾栏项目相同,其主栏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等。固定资产折旧单独作为一行列出,根据需要可归并到第Ⅰ象限或第Ⅲ象限。第Ⅲ象限如果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则反映各部门增加值的构成。•表的右下角称为第Ⅳ象限。从理论上讲该象限是反映最终产品的再分配的情况,实际上再分配是很复杂的经济问题。因此,目前该象限的应用还在研究之中。(一)投入产出表是一张平衡表,它充分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思想。(二)投入产出表充分体现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三)投入产出表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品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四)投入产出表充分体现了统计、会计和业务三大核算的统一。二、投入产出表的特点三投入产出表的分类•〈一〉根据核算的口径范围不同,可分为:•1.物质产品投入产出表(MPS体系),•2.物质产品和服务投入产出表(SNA体系);•〈二〉根据专门用途不同,可分为:•1.劳动力投入产出表•2.固定资产投入产出表•3.能源投入产出表•4.环境保护投入产出表•5.信息投入产出表•6.教育投入产出表〈三〉根据计量形式不同,可分为:1.实物型投入产出表2.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我们平时所说的投入产出表,一般是指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四〉根据统计的地域范围不同,可分为:1.国家投入产出表2.地区投入产出表3.地区间投入产出表4.部门投入产出表5.企业投入产出表•〈五〉根据是否包括时间变化因素,可分为:1.静态投入产出表2.动态投入产出表第二节投入产出表的核算范围和部门分类原则一、投入产出表的核算范围SNA投入产出表不仅核算物质生产部门,而且还核算非物质生产部门。•SNA投入产出表以总产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把SNA的许多重要指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二、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原则(一)投入产出表以什么作部门行政隶属部门(企业部门)不能作为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机构部门不能作为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只能纯部门或产业(产品)部门作为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纯部门——同类产品的综合体。(二)划分产品部门的标准1、按产品的经济用途分类•具有相同经济用途的产品生产者都归入一个部门。•如:鞋子:不管是胶鞋、布鞋、皮鞋,它们的经济用途是一样的,因而归入一个部门。•但生产的原料、工艺技术条件、消耗结构是不同的,因此又有下面的分类方法。2、按消耗结构和工艺技术条件分类•这是按工艺技术条件是否相同,原材料消耗是否相同进行的分类。•生产布鞋划归到缝纫业。•生产皮鞋者划归到皮革制造业。•生产胶鞋者划归到橡胶制造业。3、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划分标准•投入产出分析中,依据投入产出分析的目的和假定,其划分的标准不取决于产品的用途,而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结构和工艺技术条件的相同性,同时考虑产品的经济用途。•一个部门内部所有产品的用途是一致的,因而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不同部门的产品则不能相互替代。(三)部门划分的程度•粗:资料容易收集,工作量小,有关系数可能不太精确,但平均说来变化并不显著,因而系数也是相对稳定的。•细:资料搜集困难,工作量大,但系数会更准确。部门的技术条件一旦变化,系数就会相应变化,因而相对说来系数会变得不太稳定。(四)基本假定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是严格遵循“纯部门”(或“纯产品”)的划分标准的,即假设一个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并只采用一种生产技术方式。这种假设在投入产出表称为同质性假定。符合以下三个“基本相同”之一者,即是符合了同质性假定:1、产品或服务的用途基本相同;2、产品或服务的消耗结构基本相同;3、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既要坚持纯部门划分的规定,又不要使部门划分过细。在全面衡量需要与可能后确定一个适度的规模。所谓“需要”,是指编制投入产出表的目的:如果用于理论分析或宏观规划,不妨粗一些;如果用于政策模拟或微观计划,则应细一些。所谓“可能”,是指编表的客观条件,如现有统计资料可以利用的程度,现有统计工作和企业管理的水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计算机的计算功能及经费状况等。(五)确定部门规模的一般原则产出投入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总产出物质生产部门(共101个部门)非物质街道部门(共23个部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共5个部门)(共85个部门)(共34个部门)中间投入物质生产部门(101个部门)第一产业(5个部门)第二产业(85个部门)第三产业(34个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23个部门)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业务员营业盈余总投入第三节中国式投入产出表的表式、结构和特点一、中国式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表式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按当年生产者价格计算)二、中国式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三、中国式投入产出表的特点(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扩大了核算范围,以适应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二)从动态对比和国际对比的需要出发,中国式投入产出表设计了“积木式”,“板块化”的转换结构。
本文标题: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中国投入产出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95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