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安全生产八大作业--有限空间受限空间
甲醇制烯烃项目安全培训八大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承包商入场培训•培训员•请关闭手机或调成静音,接听电话•请离开教室,请不要影响他人。•请单位负责人组织签到,填写培训人员记录表•请指出应急位置•培训期间严禁闲谈,保持安静!•如果听不清楚,请说出来.Confinedspace有限空间有限空间的定义所谓有限空间是指:仅有1~2个人孔,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割间;或深度大于1.2m封闭、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一般分为三类:•各类进出限制、狭窄、通风不良的封闭半封闭设备、塔器、管道、容器、反应釜、炉膛、储罐等;•地下建(构)筑物: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地上建(构)筑物:指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试验场所、烟道等。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特点a)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b)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c)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d)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e)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有限空间的作业类型及易发生事故易发生事故火灾、触电、窒息中毒、爆炸、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火灾:有限空间内存有可燃物质:木质、油脂类、化学性类、电气设施。触电:有限空间内用电设备、机具、雷电。中毒与窒息:a)有限空间内气体:烃、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b)氮气等窒息性气体;c)施工时采用或产生的有毒、易燃材料如粘结剂、油漆、稀料、焊接烟尘等。d)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和作业时间的延长而带来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进一步集聚和氧气含量的降低。e)有限空间内部的障碍物或复杂结构,导致逃生不畅。爆炸:有限空间内含有的:烃、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施工时采用的易燃材料如粘结剂、油漆、稀释剂、可燃粉尘等。喷砂、涂装作业、设备安装、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动火作业(热工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程序控制措施(1)作业前的准备1)需要进行作业的密闭设备、容器、反应器等,如果以前曾被工艺操作,必须首先进行隔离、清洗、吹扫、置换。2)与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前必须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3)先检测、后作业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先行测定氧气含量(19—23%)、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并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否则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4)有限空间作业前打开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进行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畅时必须进行强制通风。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场所必须使用防爆型风机。5)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还必须同时办理动火作业证。如需要还需办理高空作业票等。强制通风有限空间作业程序控制措施(2)1)作业前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包括作业内容、危害等。2)作业必须持有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票3)安排专职作业监护人,监护人在整个作业期间禁止离岗。4)所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严格进行进出登记5)对有限空间作业区域进行警示隔离,无关人员禁止进入。6)事先制订应急预案、措施,并在作业点公示。有限空间作业展示牌与进出登记人员进出登记应急措施演练有限空间作业技术控制措施(1)用电与照明:1)作业所用电气机具、设备,必须符合“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所有机具金属部分必须有效接地。2)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V以下的安全行灯,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或特别狭窄、潮湿作业场所必须使用电压低于12V安全灯。3)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所配备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应≤15mA。4)禁止将电源接线箱放入有限空间,电源线应架空且不允许有接头。5)在潮湿作业场所,焊接的二次回路必须铺设性能良好的绝缘体。有限空间内的照明有限空间作业技术控制措施(2)存在易燃易爆危害的有限空间的防火、防爆:1)应采用防爆型低压电器灯具,并做好静电接地。2)使用不发生火花的工具,如铜锤、橡胶锤等。3)穿戴防静电劳动防护用品。禁止携带手机、打火机等物品。4)与相邻的动火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必要时停止临近区域动火作业。5)使用防爆风机持续进行强制通风6)安全照明变压器不得放在有限空间内,有限空间内不得有电源接头、高压喷涂气管接头等。7)作业不得抛掷材料、工具,避免物体的摩擦、撞击。8)清除有限空间内的易燃物品有限空间内的气管储罐内防腐喷涂作业区域隔离警示有限空间作业劳动防护用品及应急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按要求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如全身性工作服、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绝缘手套等。(当作业环境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粉尘时,所有防护用品必须防静电)2)呼吸器、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及其他救援设备3)便携式测氧仪、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4)灭火器、清水、安全绳等应急物品5)有效联络方式,如(防爆)对讲机、应急联络电话。专人监护、配备呼吸设备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1)定时进行气体检测2)如作业过程中出现情况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同时取消作业许可证3)定时或持续进行强制通风4)高温、潮湿环境、粉尘较大环境或进行喷涂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依实际情况轮流作业,或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强制休息。5)在整个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同时遵守施工高空作业、动火作业及其他相关作业规定。6)作业过程中必须保证随时人孔及通道的畅通。照明、通道及气体检测有限空间作业完成后1.完成作业离开限制性空间时,作业工具如焊把、气管、割炬等必须全部带出,不准留在限制性空间。2.涂装作业完成后,剩余的涂料、油漆、溶剂等必须清理出有限空间。3.作业完成后,对有限空间进行封闭,并做好警示标识。事故应急1)如果发生有限空间事故,监护人员必须立即联系救护人员寻求救助。2)救护人员必须确保做好自身防护后,方可进入限制性空间实施抢救。如果有限空间作业发生意外,切忌盲目施救!!!案例分析•2003年2月,江苏某味精厂一分厂一女工在用提桶从调酸罐取样时,提桶不慎掉入调酸罐内,另一男职工在帮其下罐拿桶时,吸人罐内残留的氨气,中毒窒息,无法出罐,车间班组长和车间主任先后下罐救人,均因吸入氨气而死亡。•2003年5月,景德镇市某技术监督局的2名高级工程师和1名工程师,在检查某电子公司准备重新启用的液化气储罐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排放和清洗,而罐内却残余着大量的液化气,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第一位高工首先进入储罐内,很快发生窒息,没能再上来。第二位高工感到情况不妙,立即进入罐体搭救,结果同样一去不回。紧接着,工程师,甚至在场的一位司机也进去了……结果,4个人中,仅有1人侥幸生还。•2003年8月30日,江阴市某船舶工程公司清油队在江阴夏港长江拆船厂清除运输船“罗多西”号底舱,当舱底油层仍存留约30cm时,1名职工下舱底查看护油情况,发生中毒,其他3名作业人员相继下舱底救人,导致4人中毒,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案例分析2008年2月23日上午8时左右,河南省濮阳市中原大化集团新建年产30万吨甲醇项目,在生产准备过程中进行设备清扫时,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公司的分包单位山东华显安装建设有限公司,对气化装置的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进行除锈作业。作业人员进入煤灰过滤器进行作业,约l0点30分左右,1名作业人员窒息晕倒坠落作业容器底部,在施救过程中另外3名作业人员相继窒息晕倒在作业容器内。随后赶来的救援人员在向该煤灰过滤器中注入空气后,将4名受伤人员救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事故分析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与煤灰储罐(V1505)连接管线上有一膨胀节,膨胀节设有吹扫氮气管线。2月22日装置外购液氮气化用于磨煤机单机试车。液氮用完后,氮气储罐(V3052,容积为200m3)中仍有0.9MPa的压力。2月23日在调试氮气储罐(V3052)的控制系统时,连接管线上的电磁阀误动作打开,使氮气储罐内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膨胀节吹扫氮气管线,由于该吹扫氮气管线的两个阀门中的一个没有关闭,另一个因阀内存有施工遗留杂物而关闭不严,氮气窜入煤灰过滤器中,导致煤灰过滤器内氧含量迅速减少,造成正在进行除锈作业的人员窒息晕倒。由于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事故教训•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松弛,严重违章作业。•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没有通风换气措施,也没有呼吸设备。•没有制定应急预案•试车调试组织不严密、不科学,仪表调试安全措施不落实。
本文标题:安全生产八大作业--有限空间受限空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66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