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0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三大指标GDP:国民收入总量CPI:物价总水平失业率:就业总水平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GDP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理解GDP含义需要注意的几点1货币衡量的市场价值,而非实物核算2最终产品,而不计入中间产品3生产,而非销售:本期生产,而非往期生产;存货也应计入4流量,而非存量;是期间概念,不是时刻概念5国土原则:GNP(国民原则)——换算6市场活动:不计入非市场活动(家务劳动、自然经济)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3GNP与GDP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一国生产要素所赚取的总收入,而不管它来自什么地方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要素所赚取的总收入,而不管这一要素是否归本国国民所有。(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对国外的要素支付)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4GNP与GDP的区别与联系GNP:国民原则;GDP:国土原则换算: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即国民总收入GNIgrossnationalincome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5举例说明中国:GDP=A+BGNP=A+DGNP=GDP+(D-B)中国中国以外中国公民:A外国公民:B外国公民:C中国公民:D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6实际与名义GDPGDP是所有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名义GDP(NominalGDP)是用现期价格计算的价值.实际GDP(RealGDP)是用基期年价格计算的价值.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7实际GDP控制了通货膨胀名义GDP的变化由于两个方面:物价的变化最终产品数量的变化实际GDP的变化只是由于产品数量的变化引起的因为实际GDP是用基期年不变价格计算的.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8计算题,part1计算每年的名义GDP计算每年的实际GDP(以2002年为基期年).200220032004PQPQPQgoodA$30900$311,000$361,050goodB$100192$102200$100205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9解答,part1名义GDP用同一年的价格乘以数量2002:$46,200=$30900+$1001922003:$51,4002004:$58,300实际GDP用2002年的价格乘以每年的数量2002:$46,2002003:$50,0002004:$52,000=$301050+$100205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0GDP平减指数(Deflator)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总体水平上涨的百分比.衡量价格水平的指标之一是GDP平减指数,定义为NominalGDPGDPdeflator=100RealGDP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1练习,part2用你先前的答案来计算每年的GDP平减指数.利用GDP平减指数来计算2002年到2003年及2003年到2004年的通货膨胀率.名义GDP实际GDPGDPdeflator通货膨胀率2002$46,200$46,200n.a.200351,40050,000200458,30052,000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2练习,part2Nom.GDPRealGDPGDPdeflatorInflationrate2002$46,200$46,200100.0n.a.200351,40050,000102.82.8%200458,30052,000112.19.1%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3消费物价指数(CPI)衡量总体价格水平的一种方法用于–跟踪统计一个典型家庭生活成本的变化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4如何计算CPI1.调查消费者以决定一个典型消费者的市场篮子由哪些商品构成.2.每个月,收集市场篮子里所有商品的价格数据,计算市场篮子的成本3.任何一个月的CPI等于Costofbasketinthatmonth100Costofbasketinbaseperiod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5练习:计算CPI市场篮子包含20个比萨和10张CDs.价格:pizzaCDs2002$10$152003$11$152004$12$162005$13$15每一年,计算市场篮子成本CPI(以2002年为基期年)通货膨胀率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6costofinflationbasketCPIrate2002$350100.0n.a.2003370105.75.7%2004400114.38.1%2005410117.12.5%解答: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7slide17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可归结为两大类:1.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2.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8slide18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1.鞋耗成本(shoeleathercost)定义:为避免通货膨胀税而减少货币余额所带来的不方便成本。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i实际货币余额回忆:长期中,通货膨胀并不影响实际收入或实际支出。因此,同样的月支出加上更低水平的平均货币持有量,意味着更为频繁地去银行以提取更少数量的现金。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9slide19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2.菜单成本(menucosts)定义:改变价格的成本。示例:–印刷新的菜单–印刷并邮寄新的销售目录通货膨胀越高,厂商必须更为频繁地改变价格,这会带来上述成本的增加。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0slide20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3.相对价格的扭曲考虑到菜单成本,厂商不会频繁改变价格。示例:假设某厂商每月刊发新的销售目录。随着整体价格水平在一年内上升,该厂商的相对价格将下降。不同的厂商在不同时点上改变其商品的价格,这导致相对价格的扭曲。…进而带来微观层面上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1slide21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4.不公平的税收待遇一些税种并不随着通货膨胀进行调整,例如资本所得税。示例:1月1日:你购买了价值$10,000的星巴克股票;12月31日:你卖出这些股票获得$11,000,这样你的名义资本所得就是$1000(10%)。假设该年的通货膨胀率=10%,因此你的实际资本所得就是$0。但是政府要求你对这$1000的名义所得纳税!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2slide2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5.一般性的不方便(Generalinconvenience)通货膨胀使得不同时期名义价值的比较变得更为困难。致使长期的融资计划变得更为复杂。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3slide23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额外成本:购买力的任意分配许多长期合同没有指数化,而是基于预期通货膨胀率e订立。如果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e不同,就会导致有人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而获益。示例:债权人与债务人•如果e,那么(i)(ie)并且购买力由债权人转移到债务人。•如果e,那么情况正好相反。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4slide24高通货膨胀带来的成本:不确定性增加当通货膨胀很高时,它变得更加不确定并且不可预测:通货膨胀率在更多时候与预期通货膨胀率e不同,并且差距倾向于越来越大。任意分配财富变得更为可能。这就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厌恶风险的人们处境更差。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5宏观经济学两大主题:短期波动&长期增长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6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7经济增长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的长期决定终极目标:国民收入增长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凯恩斯与反凯恩斯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8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商品市场均衡IS-LM模型: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IS-LM-BP模型: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市场同时均衡AD-AS模型: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价格不变投资外生价格不变国际市场价格内生:在IS-LM模型中加入价格,进而决定总需求函数考虑劳动市场和短期宏观生产函数从而决定总供给函数价格不变投资内生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9IS-LM模型消费投资消费倾向收入利率资本边际效率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货币需求:流动偏好理论货币供给:外生变量预期收益重置成本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30slide30短期波动图商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流动偏好理论IS曲线LM曲线IS-LM模型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31slide31IS曲线定义:关于导致短期商品市场均衡的所有r和Y的组合,即:总供给=总需求IS曲线的函数是:()()YCYTIrG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32slide32LM曲线(,)MPLrYLM曲线是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等于供给的所有r和Y的组合.LM曲线的方程是:dMPLrY(,)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33slide33它们的交点决定了满足在这两个市场均衡的组合Y和r。LM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中的均衡.IS-LM模型中的均衡IS曲线代表了商品市场中的均衡()()YCYTIrG(,)MPLrYISYrLMr1Y1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34财政政策乘数与货币政策乘数三部门:商品市场均衡:总供给=总需求(1)1(1)1(1)ycigabtyedrgaegdyrbtbt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35财政政策乘数与货币政策乘数三部门:货币市场均衡:货币总供给=货币总需求mkyhrkmryhh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36财政政策乘数与货币政策乘数将LM代入IS,整理得:()[1(1)][1(1)][1(1)]haehgdmyhbtdkhbtdkhbtdk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37财政政策乘数以政府购买(g)为自变量取偏微分:财政政策乘数:11(1)dydkdgbth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38货币政策乘数以货币供给量(m)为自变量取偏微分:货币政策乘数:1[1(1)]dyhdmbtkd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39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LM不变,右移IS,均衡点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但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LM的收入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LM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y1y2y3yIS1IS2r%△g/(1-b)-d△r/(1-b)△r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40凯恩斯陷阱(流动性陷阱)定义: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原因:当利率很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或者,从机会成的观点来看,利率极低时,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很小,人们会无限制的持有货币,而不会购买证券,不会影响利率。政策含义:货币政策是用增加货币供给量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而增加收入,由于“流动性陷阱”,因而,在利率极低时,不论货币供给量增加多少,人们都可以在利率不变时无限的增加货币需求以吸纳货币,所以货币政策无效。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41slide41IS-LM和总需求至此,我们使用IS-LM模型分析了短期,即当价格水平固定时的情况。但是价格水平P的变化将改变LM曲线并影响Y.总需求曲线描述短期内的P和Y的关系。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4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的数学形式YdtbdGear11111111MkYhrPkMrYhhPaeGMYPbtbtkkdhhdhd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43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会影响AD曲线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学串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4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