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中老年渐进片验配流程
渐进片验配及注意事项目录123人群的选择验配及数据采集配发和指导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理想的渐近片佩戴人群选择合适的佩戴者是验配成功的第一步。年龄(加光度)、性别、职业、屈光状态、视觉需求、原先矫正方式等因数影响渐进片的接受率。(1)年龄40岁以上,工作及生活中远用、近用、中距离用眼要求的人群.如:教师、医生、领导干部。(2)为像跳、子片分界线、远近交替视力和中间视力不佳所困扰者。(3)乐于接受新观念、喜欢新事物的人士(4)屈光不正状态:单光≤±6.00DS,散光≤±2.00DC,垂直屈光参差≤±2.00D。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理想的渐近片佩戴人群(1)曾有屈光度数或镜架适应困难的人(2)视觉需求存在上方看近或下方看远的人(图书、抄表、高空)(3)双眼屈光参差等效球镜超过2D,尤其是垂直子午线差异超过2D的配戴者,避免引起双眼垂直棱镜差异(4)不能随意移动头位、坐姿不良、固定体姿等(5)运动系统障碍、平衡功能不良,如晕车、晕船、内耳功能障碍(6)存在较大视野需求的人士,如图纸设计师。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不适合佩戴的人群验配数据ADD单眼瞳距ADD瞳高镜架选择光度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渐近片的验配流程工具:标准镜片箱,试镜架,±0.50DC交叉圆柱镜,交叉格子视标(见近用主觉验光仪,如图)方法:1、远用屈光不正矫正2、戴上远用矫正镜,遮盖左眼,右眼前加±0.50D交叉圆柱镜,负轴在90、正轴在180。辨识工作距离处交叉格子视标,并将试镜架调为近用瞳距。若交叉格子视标横线清晰,说明患者有老视。在试镜架中加入正球镜片,由浅到深,逐渐更换正球镜片的度数,直至交叉格子视标中横线、竖线同等清晰。交叉格子法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ADD的测量工具:标准镜片箱、试镜架、近用视力表方法:(1)、运用屈光矫正(2)、经验法计算加入度:(年龄-30)×0.1=加入度(60岁以上按60岁计算)试镜架中加入的正球镜度即为老视加入光度,合并运用度为老视度。如:远用光度为-1.00DS/-1.00DC×180,加入正球镜片是+2.50DS,此眼的老视为+0.50DS/+1.00DC×90。例:正视眼53岁,老视是多少度?(53-30)×0.1=+2.25D。(3)、遮盖右眼,左眼前置±0.50D交叉柱镜,负轴90,正轴180,辨识交叉格子视标。方法同前。(4)、双眼同时注视交叉格子视标,同时测试。并双眼均减+0.25D(老视不宜过矫,否则会加速调节力的降低)。经验法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ADD的测量加入度不足加入度过高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舒适的配戴;以清晰的视力;持久的视物(阅读)为目标(1):年龄宜低(2):附加光宜低(3):戴用者的屈光状态(4):原戴镜质量(5):使用距离及范围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注意事项(1)镜架要牢固,不容易变形,避免无框架(2)镜架的垂直高度必须足够,以保证足够的有效可视区域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镜架的选择(3)镜圈的形状一定要合适,最好选择椭圆形或小方框的镜架此时镜圈最合适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镜架的选择(4)镜架的中心距离应接近配镜者的瞳距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镜架的选择(5)镜架的可调整性,以便随时调整镜架要,选择活动鼻托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镜架的选择镜眼距大约为12—14毫米(亚洲人12毫米)前倾角在8—12度范围内(亚洲人10—15度)(1)调整镜架使之适合戴镜者脸形并做到:(2)根据以下几点继续调整:镜架前部的调整:鼻托、面弯、水平位置镜架侧部的调整:桩头、镜腿的形状和长度、倾斜角度、耳部弯曲度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镜架的调整①检查者与被检者在相同高度相对而坐(约距40cm)②将瞳距尺置于被检者鼻梁上③笔式电筒置于检查者左眼下方,直射被检者右眼④令被检者看检查者的左眼⑤检查者闭上右眼(避免平行视差)观察被检者右眼角膜反光情况⑥读出单眼瞳距⑦同法测量左眼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瞳距的测量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瞳距的测量①检查者与被检者(相距40cm左右)相向而坐,双眼处于同一高度②被检者戴上镜架,以舒适的姿势向前直视③让被检者看检查者的左眼④检查者将笔式手电筒置于左眼下⑤检查者闭上右眼(避免平行视差),观察被检者右眼角膜反光点是否位于已标记的垂直瞳距线上⑥在瞳距线上相当于瞳孔中心处画一横线⑦被检者看检查者右眼,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左眼⑧轻轻移动镜架,待稳定之后重复测量几次⑨测量配镜高度(瞳高):所画横线到镜框内槽最低点处的垂直距离(该值就为瞳高)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瞳高的测量林培仁的“黄金分割法”:PH=H*0.618薛顺纲的简易法:PH=H/2+4邓可立的简易法:PH=H/2+5高个人或昂首走路的人配渐变镜瞳高应低些矮个人或俯首走路的人配渐变镜瞳高应高些经验法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瞳高的测量特例:某患者身高1.85米,配渐变镜,其验配处方如下:OD:-2.25/-1.00*170OS:-2.25/-1.25*5FPD:61mmADD:1.50PH:24mm眼镜戴回去视远视近均不清,测定结果如下:OD:-2.24/-1.01*167OS:-2.24/-1.22*3HOCD:61mmADD:1.50PH:24mm复验度数无误问: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经了解该患者平时略有驼背,走路略带俯视复查后确定其PH为26毫米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瞳高案例分析让顾客试戴新的装配好的眼镜,进一步确认位置的准确性,可能还需要调整镜架同时反复向顾客说明渐进镜片的结构与使用方法,以便顾客更容易适应渐进镜片。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最后的确认例:某患者配渐变镜,其验配处方如下:OD:-4.00/-1.00*170OS:-3.75/-1.25*5FPD:62mmADD:2.50PH:22mm眼镜戴回去感觉头晕不适,验光无误,测定结果如下:OD:-3.98/-1.01*169OS:-3.81/-1.22*2HOCD:62mmADD:2.50PH:22mm测量原镜(非渐变镜),结果如下:OD:-3.95/-1.02*168OS:-3.78/-1.27*6HOCD:67mm问: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原则:水平棱镜度为2.5△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瞳距案例分析左右眼瞳高不同时:若相差≤2mm时以主眼为主;若相差2mm以上,瞳高应以左右眼瞳高线的中间线为准。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事先向配戴者说明镜片的特征(包括变形散光区)有利于配戴者对渐变镜的适应。为让配戴者体会全程的视力范围,首先要指导病人分别用眼睛注视水平近、中、远的视标。指导远用区的使用:让配戴者注视远处清晰的地方并体会垂直移动下颌时远视力清晰度的变化。指导近用区的使用:让配戴者注视视力卡清晰处并感受水平移动头部或近视力卡时视力的变化。指导中距离区的使用:让配戴者注视近视力卡清晰的地方,指导者将视力卡向外移增加阅读距离,使其体会水平移动头位或视力表时视力的变化,并了解可通过调整头位和视力卡位置来使视觉变得清晰。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验配指导(1)、初戴渐进多焦点眼镜须逐渐适应,使用时应先静后动,先内后外。(2)、戴多焦点眼镜观察物体,视野不如单焦点眼镜,应学会上下多动眼、左右多动头。(3)、初戴走路,最好看一米以外,下楼时一定要慎重。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验配指导使用注意事项渐进片会给配戴着带来新的视觉感受,因此需要定期回访,了解配戴者的适应进程,并且及时了解其屈光状态、眼镜适应情况的变化。随访周期安可安排为:一周、半月、一月、半年、一年只要验配规范,配戴者经过一段合理的适应期(1到2周)之后,往往都能较好的适应。但是也有些人在正常的适应期内仍未能适应,或者曾经适应现在不适应。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分析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综合进行处理。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配发和指导验光及数据采集人群的选择Thankyou!
本文标题:中老年渐进片验配流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1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