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安全注射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平遥县人民医院院感科2016年3月30日《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一、工作主题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推动安全注射理念建立与规范执行,实现安全注射持续改进,推动和促进我国医院感染管理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二)具体目标1.开展基线调查,掌握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基本情况;2.加强安全注射知识宣传教育与技能培训,提升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的意识、知识和技能;面向患者普及安全注射常识,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提倡对出院后居家注射操作的患者或家属进行安全注射教育;倡导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多部门合作,优化安全注射环境;3.建立、完善安全注射制度、操作规范及规程,并着力推进安全注射操作规范及规程的落实;强化不安全注射风险识别、评估与干预,防范因非安全注射导致的医院感染以及医务人员职业伤害事件的发生;4.探索符合实际的安全注射最优模式和最佳实践,制定并实施安全注射持续改进长效机制。《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量化指标1.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环境、设施条件、器具配置等合格率100%;2.医务人员安全注射培训覆盖率100%;3.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95%;4.医务人员安全注射操作依从率≥90%;5.规范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实施注射率100%(硬膜外麻醉、腰麻除外);6.医疗卫生机构对注射后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100%;7.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安全注射质控覆盖率100%;8.医务人员注射相关锐器伤发生率较基线下降≥20%;相关名词释义1.注射:是指采用注射器、钢针、留置针、导管等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体内,达到诊断、治疗等目的的过程和方法。本方案中所指的注射,不仅包括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输液或注射、牙科注射;还包括使用以上医疗器械的其他操作(如采血和各类穿刺等介入性操作)。2.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务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风险、以及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3.安全注射行为依从率:实际工作中符合操作要求与依从安全注射要求行为之比的百分率。4.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s):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是指患者或就诊者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疗保健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染。提供医疗保健活动的场所包括医院(门急诊和住院部等)、体检中心、预防保健门诊、家庭护理单位等。年度任务(一)第一年(2015.07-2016.06)1.完成安全注射全国基线抽样调查内容至少应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内安全注射用品配置;注射后医疗废物管理;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培训率、知晓率、操作正确率、因注射所致锐器伤发生率等。2.制定并实施第一年度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注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2)制定符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安全注射制度,明确安全注射规范、标准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要求;(3)对影响安全注射的内部环境、设施和流程进行改造。(二)第二年(2016.07—2017.06)制定并实施第二年度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环境、设施条件、器具配置等全部符合要求;(2)促进医务人员建立良好安全注射意识,提高安全注射行为依从率,降低安全注射相关职业暴露风险;(三)第三年(2017.07—2018.06)1.制定并实施第三年度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制定并实施安全注射质量控制与考核办法.(2)促进安全注射行业共识的达成和操作规程的建立;(3)制定并实施国家安全注射目标监测规范,指导监测工作的规范实施。(4)开展专项工作指导方案实施效果评价。2.实施效果评价(1)工作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量化指标的完成情况;(2)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开展情况;(3)推进安全注射工作的经验、措施、方法及质量持续改进建议等;年度工作目标(一)第一年(2015.07-2016.06)1.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环境、设施条件、器具配置符合安全注射指南规定,合格率≥60%;2.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培训覆盖率100%;医疗卫生机构内安全注射相关人员培训覆盖率100%;3.相关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75%;安全注射行为依从率≥75%;操作正确率≥75%。(二)第二年(2016.7—2017.06)1.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90%;行为依从率≥80%;操作正确率≥85%;2.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用具选用正确率100%;注射后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100%;3.医务人员注射相关锐器伤发生率较基线下降≥10%;4.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安全注射质控覆盖率100%。(三)第三年(2017.07—2018.06)1.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95%;行为依从率≥90%;操作正确率≥95%;2.医务人员注射相关锐器伤发生率较基线下降≥20%;安全注射工作目标总体目标量化指标%第一年(%)(2015.07-2016.06)第二年(%)(2016.07-2017.06)第三年(%)(2017.07-2018.06)环境、设施条件合格率100≥60100100二培训覆盖率100100100100知晓率≥95≥75≥90≥95操作正确率≥95≥75≥85≥95行为依从性≥90≥75≥80≥90规范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重复使用规范灭菌率)100(100)100100注射相关医疗废物管理率100100100锐器伤基线下降≥20≥20≥20安全注射质控覆盖率100100如何保证安全注射:1.《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2.《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致力于减少因非必要注射、非安全注射导致的医疗保健相关感染和医务人员相关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安全注射三要素:1.阻断接受注射患者可能获得的感染。2.阻断注射操作者或参与者因职业暴露而可能获得的感染。3.阻断因接触处理不当的注射用具而可能获得的感染。WHO对安全注射和安全注射器的规定:(1)安全注射:(2)安全注射器要求:a对注射者无害;b对卫生保健人员不构成任何危险;c注射产生的废弃物不对社会构成危害。WHO的调查,全世界每年约进行120亿次注射,我国每年注射达30亿次以上。重视环境的准备警惕锐器伤正确物品管理严格无菌操作熟悉操作规程执行手卫生安全注射安全注射的六个方面一、重视环境的准备治疗室(配药间)的环境:1.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2.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3.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输液室环境的管理输液室管理的难点:1.病人多,流动性大,尤其是冬春季节,呼吸道感染患者多。2.病种多,注射药品繁杂。如何做好输液室感染管理:空气质量、环境卫生、健康宣教。多观察、勤巡视!输液室管理的难点理想与现实!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二、认真执行手卫生手卫生之前先做脑卫生!观念的改变非常重要!安全注射,“手”当其冲!揉搓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完(腕)1.淋湿2.取液3.揉搓4.冲净5.擦干6.护肤六步洗手法操作前的准备手卫生和规范着装是无菌操作的前提!操作前的准备查对药品,检查无菌物品包装及有效期,检查用物,确保所有注射所需物品合格有效。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三、熟悉操作规程皮肤消毒后不应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四、严格无菌操作红圈标注地方绝对不能碰触!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严禁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一人一针一管一用重复使用注射器的隐患都是节约惹的祸吗?治病VS致病?理念很重要!五、物品管理2小时内:——输注类药品;应注明开启时间。24小时内:——溶媒启封抽吸后;——灭菌物品启封后(棉球、纱布等)提倡使用小包装。每周更换2次:——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瓶,容器应灭菌。7天内:——启封后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1个月:——启封后500ml的瓶装碘酒、酒精。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温度、避光)。——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禁用。六、警惕锐器伤(1)禁止双手回套针帽。(2)禁止用手传递利器。(3)禁止直接接触针头或利器。(4)禁止随意丢弃锐器,随时入锐器盒(5)禁止用手直接抓取医疗废物。(6)禁止用手挤压医疗废物。(1)操作时保证充足光线、空间宽敞。(2)操作时从容不迫。(3)操作时尽可能采用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锐器。六禁止三操作树立安全注射意识!掌握安全注射知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标准预防观念!正确使用锐器盒禁止用手分离针头禁止弯曲、折断针头锐器盒方便使用独手操作卸针头借助钳子卸针头将输液导管与无针系统连接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洗手、带手套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禁止双手重新盖帽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了解所处环境)安全注射——小结环境管理:配药室与输液室人员管理:手卫生、规范着装物品管理:1.一人一针一管一用2.启封时限:2小时;24小时;每周2次;7日;1个月3.药品保存:遵循厂家,禁止污染操作规范:1.无菌观念2.规范的操作流程3.锐器(针头)处置及职业防护WHO推荐的标准预防还包括以下内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切记:只需0.004毫升带乙肝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人感染。不安全注射的行为及危害不安全注射通过医院这个跳板,是造成血源性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安全控制规范未得到遵守,就可能造成严重感染,从而危及人的生命。在许多国家进行的评价表明,在全世界,高达40%的感染是由重复使用的注射器和针头引起的。在有的国家,这一比例竟高达70%。WHO证明,病人之间使用同一注射器而只换针头,其危险性不低于不同病人使用同一副注射器和同一个针头。对患者的危害:1.注射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2.不安全注射是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帮凶!3.糖尿病患者一次性针头反复使用,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辽宁东港丙肝感染事件•2013年2月,辽宁省丹东东港市社会保险医疗门诊部医师在给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时,一支针头多名患者使用导致88名患者疑似集体感染丙肝。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对医务人员的影响:针刺伤:其中医务人员占80.6%~88.9%!原因“防护意识薄弱、经验不足、操作不规范、防护知识缺乏。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注射器当“玩具”医务人员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缝合中将血样标本注入试管中抽血:拔出针头时收拾手术污物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分离输液器时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安全注射珍惜生命迫在眉睫!示教室的考试与临床操作之间的路到底还有多远?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永恒的主题和工作目标谢谢!共同学习请多多指教!
本文标题:52安全注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1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