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2015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解析【汇总】
很多考生为什么通不过考试,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记不住。我以前也参加了大量的培训,然而恰恰大多数的培训课程就是带着带大家划重点,具体怎么记忆这个知识点老师都推给了考生,让大家自己背(对于一个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和精力的人来说,效果微乎其微)。到头来大家会发现参加培训课程就是来划书来了,这也直接导致很多没有什么大量时间看书的同学信心受到打击,中途放弃。因为全书重点太多,自己记不住。很多朋友估计和我以前一样:一样没有时间看书、一样记不住大量的考点。想想大家都不容易,所以给大家分享点有关速读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是节省时间,提高看书、复习效率的(对提取文章的脉络、关键之时点非常有帮助)一点点时间,收获会超乎你的想象。给大家做了个超链接,按住ctrl键,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看到了。下面我就进入正题吧:背景材料某建筑工程,基坑深17m,地下水位在基坑深度10m处,基坑支护采取地下连续墙形式地下连续墙深35m。在施工11#槽段时,钢筋笼放入基坑,由于基坑内有大量沉渣,钢筋笼不能放入坑底,造成此槽段混凝土不能浇筑,半夜赶上暴雨,致使此槽段塌孔。此槽段紧邻正在使用城市主干道,且主干道临近基坑一侧铺设有军用电缆。为使边坡整体稳定,采取了紧急回填的措施。目前,工程地下连续墙已陆续完工,只剩11#槽段,须制定此槽段施工方案,以便下一步土方工程顺利进行。【问题】(1)此槽段施工方案制定时要保证哪个关键点?(2)槽段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应选择什么形式?(3)槽段施工过程中最需防范的是什么?(4)确保槽段施工时不出现管涌的措施包括哪些?答:(1)保证紧邻道路槽段基坑边坡稳定。槽段紧邻正在使用的城市主干道,且挨近基坑一侧埋有军用电缆。所以,制定槽段施工方案时最重要的是保证槽段施工中基坑边坡的稳定,以确保紧邻槽段城市道路与军用电缆不会产生沉降,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后果。(2)由于钢筋笼还在槽段内,不适宜机械开挖,采用人工分层开挖,边挖边护壁。(3)应防范管涌。地下水位在基坑深度10m处,11#槽段施工方案选择在保证基坑边坡稳定的同时,须保证地下水不倒灌入基坑,以免造成基坑边坡的不均匀沉降。(4)确保槽段施工时不出现管涌的措施如下:1)紧贴槽段施工一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深度同地下连续墙。2)紧贴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外侧做两排旋喷桩,两侧须与已建好槽段结构相连。深度进入不透水层下2m处。3)在槽段里侧一个挨一个密打一排工法桩工法桩深度宜超过基坑作业层深度4m。4)土方开挖时,须在工法桩和护坡桩之间水平每隔1.5m,竖向每隔1.5m进行可靠水平支撑。5)工法桩外侧做一排旋喷桩,旋喷桩高度在底下水位以上2m处,深度进入不透水层下2m处。背景材料某工程整体地下室2层、主楼地上24层、裙房地上4层,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为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基础为整体筏板,地下室外墙为整体剪力墙混凝土刚性防水,外加SBS卷材防水层。平整场地结束后,施工单位马上进行了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然后即进行土方开挖工作,整修基坑采取大放坡开挖,土方开挖至设计要求时,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监理进行基坑验槽。经钎探检查,发现基坑内裙房部位存在局部软弱下卧层,项目总工召开现场会议,经协商决定采取灌浆补强,并按要求形成相关验收记录。【问题】(1)工程定位及放线应检查的内容?(2)土方开挖时应检查的内容?开挖后应检查哪些内容?(3)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程序是否得当,简述理由。(4)基坑验槽的重点是什么?本案例中基坑验槽做法是否妥当?简述理由。(5)本案例中基坑验槽相关验收记录主要有哪些?答:(1)工程定位及放线检查应复核建筑物定位桩的位置、轴线、方位。(2)土方开挖时,应检查挖土的标高、放坡、边坡稳定状况、排水、土质等。基坑开挖后,应检验下列内容:1)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是否满足基础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并检验边坡稳定状况,确保边坡安全;2)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是否满足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现象;3)用钎探法或轻型动力触探法等检查基坑是否存在软土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地下埋设物等及相应的位置、深度、性状。(3)不妥,基坑验槽过程中发现与原地质勘察报告、设计不符或其他的异常情况,应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不能施工单位自行拟定方案组织实施。(4)基坑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在本案例中,验槽做法不正确,错误一: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基坑验槽不妥,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错误二:参加单位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不妥,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的项目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共赴现场,按设计、规范和施工方案等的要求进行检查。(5)本案例中基坑验槽相关验收记录主要是:基坑验槽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背景材料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45200㎡,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60层,基础埋深18.6m,主楼版厚3.0m,底板面积6036㎡,底板混凝土强度设计为C35/P12,底板施工时施工单位制定了底板施工方案,采用溜槽配合混凝土地泵的施工方法,并选定了某混凝土搅拌站提供预拌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大气温度为35℃,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为40℃;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草帘保湿保温养护7d,养护期间测温度记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这时表面最高温度为45℃;监理工程师检查中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有贯通裂缝。【问题】(1)在上述的描述中,有哪些施工过程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是的基础底板产生裂缝?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2)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做哪些准备工作?(3)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浇筑常采用什么方法?采取这种方法是应注意些什么?(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什么?答:(1)以下这些做法是错误的:混凝土入模温度过高;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最高温度的温差超过25℃;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草帘进行保湿保温养护7d;混凝土浇筑完后没有进行二次抹面。正确的做法: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4.1.27条规定: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2)同时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12h以内覆盖保湿保温,4)防水混凝土养护期至少14d;5)大体积沪宁图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2)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做好混凝土浇筑的责任分工,配合搅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适配工作,同时确定混凝土的罐车数量以及运输交通路线等。(3)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常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方法,浇筑时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混凝土振捣时从浇筑层端开始逐渐上移。分层浇筑时应保证上层混凝土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c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和微膨胀剂,减小大体积混凝土体积收缩的影响,以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掺加适量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3)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温材料,并进行养护。5)适当设置后浇带,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6)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7)可预埋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带出进行人工导热。背景材料某建筑工程位于近郊区,建筑面积123000㎡,混凝土现浇结构,筏板式基础,地下2层,地上15层,基础埋深10.2m。工程所在地区地下水位于基地标高以上,从南流向北,施工单位的降水方案是在基坑南边布置单排轻型井点。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基坑进行验槽,并对基底进行了钎探,发现地基东南角有约250㎡的软土区,监理工程师随机指令施工单位进行换填处理,换填级配碎石。【问题】(1)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两家单位共同进行工程验槽的做法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2)发现基坑基底软土区后应按什么工作程序进行基底处理?(3)上述描述中,还有哪些是不符合规定的?并给出正确做法?答:(1)不妥。工程验槽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五方共同进行。地基处理意见也应该由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2)应按如下程序处理1)建设单位应要求勘察单位对软土去进行地质勘察;2)建设单位应要求设计单位根据勘察结果对软土区地基做设计变更;3)建设单位或授权监理单位研究设计单位所提交的设计变更方案,并就设计变更是实施后的费用及工期与施工单位达成一致后,由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变更进行地基处理;4)地基处理完成后,还需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验收,并办理隐蔽验收记录。(3)有以下不符合规定之处:1)地下水位于基底标高以上,施工单位的降水方案中只在基坑南边布置单排轻型井点不能将水降下去。应进行设计计算后,沿基坑四周每隔一定间距布设,从而达到降低基坑四周地下水位的效果,保证了基底的干燥无水。2)换填的级配碎石应有压实密度的要求背景材料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82000㎡,地下3层地上2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距临近六层住宅楼7m。地基土层为粉质粘土和粉细砂,地下水位潜水,地下水位-9.5m,自然地面-0.5m。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14.5m,基础底板混凝土厚1500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整体连续分层浇筑方式施工。基坑支护工程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降排的地下水用于现场机具、设备清洗。主体结构选择有相应资质的A劳务公司作为劳务分包,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一:基础支持工程专业施工单位提出基坑支护降水采用“排桩+锚杆+降水井”的方案,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多提出几种方案进行比选。事件二:地板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7d。养护至72h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问题】(1)事件一种,适用于本工程的基坑支护降水方案还有哪些?(2)降排的地下水还可用于施工现场哪些方面?(3)指出事件二中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不妥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或给出正确做法。答:(1)本项目为一类深基坑,支护方式只能是排桩或地下连续墙;由于深度较深且离既有建筑较近,变形要求高,必须增加内支撑或设锚杆;由于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上,如采用排桩需增加如止水帷幕的止水措施,并辅以降水井(如采用地下连续墙,无需考虑止水,仅需降水)。(2)降排的地下水还可以用于:现场绿化、道路洒水降尘、冲洗厕所、车辆冲洗、基坑井点回灌等非生产性用水。注:混凝土浇筑、养护等为生产用水,均不正确。(3)不妥之一: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正确做法:混凝土浇筑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不妥之二:养护持续7d;正确做法:养护应连续14d及以上(含14d)。不妥之三: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混凝土表里温差达35℃;理由: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期间,表里温差不得大于25℃。背景材料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标准厂房建筑,高3层,无地下室,框架柱柱距7.6m。施工单位制定了完整的施工方案,采用预拌混凝土,钢筋现场加工,采用多覆膜多层板作为结构构件模板,模架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施工工序安排框架柱单独浇筑,第二步梁与板同时浇筑。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结构设计按最小配筋率配筋,设计中有采用HPB300级φ12mm钢筋,间距200mm。施工单位考查当地建材市场,发现市场上HPB300级φ12m
本文标题:2015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解析【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4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