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4高中历史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 (2)
第10课(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汉字的起源图画象形字汉字(商朝时形成完整体系)符号化2、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3、总趋势和过程总趋势:由繁到简过程:古文字和隶楷阶段一、汉字与书法艺术图画文字天象甲骨文特点:2,由于处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过渡,所以字形变化非常大,常常一个字就有很多种写法且象形意味比较大,带有较明显的图画意味。1,由于是刀刻的,所以其线条多方折,劲直为主,同时字体的结构,长短,大小都没有定势。金文在甲骨文之后,出现了新的字体,这种字体多是铸在青铜器上,故称为铭文或钟鼎文,也叫金文。这种字体盛行于西周,其产生时代和甲骨文相差无几。但与甲骨文相比,它的成熟度已大大提高。篆书(大篆)又称籀文,相传是西周周宣王太史籀所创,是一种较为统一的文字,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小篆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年),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缘于当时六国的文字过于混乱而决定“书同文”。秦李斯峄山石刻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是相当规范,偏旁有统一的样式,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匀称,字形狭长。隶书的出现是秦代书法发展的结果,由于小篆的复杂,秦代的狱吏程邈所改进的,他把大小篆的笔划由圆转改为方折。这个变化使得书写速度提高,后这种字体在公文中广泛使用。隶书楷书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因其字形方正,笔画平稳,结构均匀,具有较强的书写规范,可作楷模,故名楷书。课堂测评:1、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至今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字B、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画C、商代已形成完整的体系D、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2、下列书体,属于正式书体的是:()①隶书②楷书③行书④草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DA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善,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钟繇《宣示表》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欧阳询《化度寺碑》颜真卿《颜家庙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王羲之《十七帖》王献之《中秋帖》。“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论书帖》颠张醉素(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思考与讨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基本概况怎样?1、两个阶段自发阶段魏晋自觉阶段自发阶段:魏晋以前,注重使用,很少追求书法审美功能;自觉阶段:魏晋开始,臻于成熟。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同学们知道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吗?楷书隶书行书草书(1)楷书(1)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2)发展: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3)主要代表人物:2、三大书法艺术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黄庭经》《玄秘塔碑》《颜氏家庙碑》(2)草书:(1)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虽实用性不强,但成为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2)发展: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3)代表人物: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王羲之草书王献之草书张旭草书怀素草书(3)行书:(1)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2)发展: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东晋书体完全成熟。(3)最突出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有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大行书)、宋代苏轼。王羲之行书《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帖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概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楔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墨宝赵孟頫《昔寻李愿诗卷》文征明(1470~1559年)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课堂测评:1、中国古代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是:A、篆书B、隶书C、楷书D、草书2、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B、中国书法艺术在唐朝之前属于自发阶段C、中国书法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诸多字体D、书法艺术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之一3、中国书法艺术中,最活跃的书体是:A、楷书B、隶书C、行书D、草书4、中国书法艺术中楷书、行书、草书均成就突出的是: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DBCA思考与讨论:谈谈中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2)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这时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草书、行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从此,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二、笔墨丹青中国画1、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彩陶画《鹳鱼石斧图》2、夏商周以人物肖像为主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战国时期(属东周时期)是国画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3、秦汉时期门类丰富《夫妇饮宴图》4、魏晋南北朝,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真正意义的中国画出现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5、隋唐五代吸收外来美术风格隋展子虔《游春图》(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步辇图》盛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壁画6、两宋宫廷画院最活跃,画学兴起,风俗画为最大亮点。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元王冕《墨梅》明徐渭《牡丹蕉石图》清郑板桥《墨兰图》《鹳鱼石斧纹》《彩陶钵绘鸟纹》《龙凤人物图》《人物驭龙图》〈夫妇宴饮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洛神赋图〉(局部)东晋顾恺之隋展子虔《游春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是了解北宋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生活的史料。元王冕《墨梅图》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徐渭:《牡丹蕉石图》徐渭晚年又号青藤道人。性情奔放,不拘礼节。画法学米南宫。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极佳妙;笔简意赅,善于概括事物的形象,实开明代以来水墨写意一画的新风格。此幅墨韵气势,奔放横溢。其特点更在于他以笔墨形象寄予浓烈的思想感情。“兰竹石,相继出,大君子,离不得”“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一片青山一片兰,兰芳竹翠耐人看。洞庭云梦三千里,吹满春风不觉寒。”郑板桥(1693-1765),即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王冕《墨梅》明徐渭《牡丹蕉石图》郑板桥《墨兰图》1、原始社会出现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彩陶画《鹤鱼石斧画》代表中国绘画的最高成就2、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3、秦汉时期:绘画门类齐全,代表作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的中国画出现;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士族兴起,活跃于画坛〉代表作有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谈谈中国书法和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5、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绘画的高峰;吸收了外来的美术风格;代表作: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善于描绘重大事件)的《步辈图》盛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宗教画〉6、两宋:宫廷画进入活跃阶段;画学兴起;绘画成为商品〈适应市民的需要);风俗画成为最大的亮点;代表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高;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花卉,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最为有名。谈谈中国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大致分为七个阶段:(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彩陶画《鹳鱼石斧图》。(2)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4)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同时,注重总结书画理论,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中国画又称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秦汉以后的历代画家们,用笔、墨、和矿物颜料,在纸、绢等材料上创造出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中国画的特点?法国著名的史学家、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的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用唐宋元明清时期绘画艺术发展的史实,来论证你的观点。课内探究唐朝:国家统一,经济比较繁荣,统治者政策开明,民族关系融合,对外交流活跃,唐朝绘画题材广泛,兼容并蓄,达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高峰。宋朝: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队伍壮大,表现人民生活的风俗画盛行。明清:随着专制主义的加强,人们的思想文化受到控制,将自己的思想融入画中的文人画在这一时期盛行。三、京剧的出现:思考8:清代以前,中国戏曲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宋代杂剧元杂剧明昆曲清京剧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①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②北京作为首都,人口众多,达官贵人及商人云集,文艺市场需求量大,北京是当时文化及娱乐休闲的中心。③京剧富有艺术生命力,不断推陈出新,名角辈出,受到人们的喜爱。1、背景:a、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风行一时b、道光年间,“徽汉合流”、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2、形成:a、昆曲一统的局面被打破,昆曲和地方戏曲同城争辉b、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活跃,统治者支持思考讨论9:清代的京剧是怎样产生发展的?3、成熟: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4、发展:a、清朝时期,成为全国流行剧种b、民国以来,经梅兰芳等人努力,走向世界京剧有哪些艺术特色?(1)内容:(2)乐器:(3)角色:(4)表演艺术: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大锣
本文标题:2014高中历史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 (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3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