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说阅读学习目标1.明确小说阅读常见的考点2.熟练掌握各考点的答题模式散文和小说的主要区别•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小说的命题基本上围绕着四个关键词命题热点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理解、情节的合理性探究。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的辨析、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着重小说意蕴主旨的全面理解或小说主旨某一侧面的归纳、合理性探究。建模意识小说的解读方法多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适合自己即可。适用面广泛,操作方便的,便于迅速切入要领的思路提示方法。简称为“四级概念整合法”。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建模意识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往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往往要考虑情节本身、对人物、对主题三方面作用。往往要考虑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体现两个方面往往要从主要人物、人物关系和性格入手,甚至还要考虑到情节推进、社会环境设计等。小说读文的四步骤——所以这样读高考小说命题是扣住这4个着眼点命题,我们读懂一篇小说也需要扣住这4个着眼点。高考命题的4大着眼点——因为高考这样考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就是小说的主题。小说的文体特征由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把握情节方法:切分层次,理清情节小说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构思是否精巧别致。巧妙的构思首先表现在新颖、独特、有悬念、有起伏、结构精巧。小说的构思精巧还表现在含蓄曲折。所以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行文的情节脉络,既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小说前面还有序幕,后面有尾声。在小说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的有着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把高潮安排在结尾,总之,这四个部分并不是缺一不可的,但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理清小说情节的主要途径:概括每一段段意,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合并为一个层次,然后切分全文层次,回扣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进而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理解人物方法:关注描写,认识人物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现的场面逼真、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注重小说描写的类型,如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这些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认识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还需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考虑人物特点,所以在阅读时也需要关注作品中的这些语句。认识了人物,就能根据人物性格特点或人物成长史思考其背后隐含的人生或社会问题。联系环境方法:寻找环境,思考作用(意义)在小说作品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是人物成为某种形象的原因。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不能不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努力发掘它深刻的思想意义。思考主旨方法:综合考虑,人生或社会“文章合为时而著”,任何作品都会折射社会或人生的某一方面,小说也不例外。而小说的主旨不是像贴标签一样明显地张榜在作品的前头,而是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蕴藏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蕴藏于典型的环境中。所以考生在阅读小说,思考其主旨时要联系情节,联系人物形象,联系环境,还要格外注意标题和主旨的关系。综合考虑后,思考其反映社会的某一方面或折射人生的某一问题,这样主旨就弄明白了,小说也就读懂了。16年全国卷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例析命题点和读文技巧战争(2016·高考全国卷甲)[美]迈尔尼[读文技巧]把握情节第1自然段点明时间地点,以及人物“我”,扣题点出了对战争的态度。第2自然段至10自然段,写因接线生的失误让“我”与女主人公相识,可以归为一个层次,这属于情节的开端部分。第11自然段至14自然段,写两人第二次通电话,由相识到相知,可以归为一个层次,属于情节的发展部分。例析命题点和读文技巧战争(2016·高考全国卷甲)[美]迈尔尼第15自然段至16自然段,写由于两人有共同的话题,两人通过电话,发展到相恋。这两个自然段可以归为一个层次,属于情节的再发展部分。第17自然段至结尾,通过电话声音的变化,一步步展现出战争夺取了女主人公的生命,整个故事结束,这归为一个层次,这部分属于情节的高潮和结局,也揭示了小说的主旨。通过切分层次,理清故事情节,并思考情节的第一人称叙述技巧及作用,就能顺利解答命题着眼点中的第(1)题的A、D两个选项。例析命题点和读文技巧战争(2016·高考全国卷甲)[美]迈尔尼理解人物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女主人公;线索人物:“我”;物象:电话。通过女主人公对待母亲、儿子的事件,可以看出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通过“我”的感受,可以看出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对她的描述中,“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可以看出她善良真诚、理性克制;通过二人的通话,可以看出她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关注了女主人公的这些方面,就能顺利解答命题着眼点中的第(2)题。例析命题点和读文技巧战争(2016·高考全国卷甲)[美]迈尔尼再理解线索人物“我”的语言及作用,就能确定第(1)题B、C两项的正误。思考物象“电话”在对主人公、故事情节以及主题等方面的作用,就能顺利解答命题着眼点中的第(3)题。例析命题点和读文技巧战争(2016·高考全国卷甲)[美]迈尔尼联系环境故事发生的时间1941年9月和地点伦敦,交代了小说的社会大环境,这样就便于展开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以及理解主人公为什么会在战争中相恋。例析命题点和读文技巧战争(2016·高考全国卷甲)[美]迈尔尼思考主旨(1)人物和情节方面,从人物的结局思考社会:这么好的一个女人,却被战争夺去了生命,战争残酷,反对战争的主题不言而喻。(2)环境方面,从社会角度思考:时间和地点的交代,已经透露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小说的主旨。(3)小说的题目,也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本文主旨是通过主要人物形象和人物悲惨的结局(情节)反映出来的,也是作者写作意图所在,这也是第(1)题的E选项和第(4)题的答案所在。16年全国卷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DC例析命题点和读文技巧战争(2016·高考全国卷甲)[美]迈尔尼(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命题着眼点:人物性格【答案】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例析命题点和读文技巧战争(2016·高考全国卷甲)[美]迈尔尼(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命题着眼点:人物之物象作用【答案】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例析命题点和读文技巧战争(2016·高考全国卷甲)[美]迈尔尼(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命题着眼点:主题与标题的关系【答案】观点一: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例析命题点和读文技巧战争(2016·高考全国卷甲)[美]迈尔尼(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命题着眼点:主题与标题的关系观点二:不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意思答对即可)几个命题要点: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理解小说标题5.概括探究主题6.品味语言特色7.分析写作技巧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种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人物包含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写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人物1.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2.人物形象(人称)作用题3.揣摩人物内心情感活动题4.探究人物形象题方法指导:1.紧紧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2.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5.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6.小说的主人公,一般谁最能反映小说的主题为判断标准,其他人物可能是起到衬托作用,而小说中的“我”有时则扮演线索人物的角色。7.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总的思路是从形象与主题的关系来考虑,指出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传达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也就是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一)分析人物形象题•常见提问方式: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分析。3.文中××有哪些优秀的品质?人物类建模示例[答案]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弯腰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些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环境情节主题人物【2016全国卷《玻璃》】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人物类建模示例•[答案]从第3段人物的外貌、衣着打扮、动作语言概括①老丑;②邋遢;③怪异环境情节主题人物【
本文标题:高考小说专题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4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