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对策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对策研究姓名:范坤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情报学指导教师:王战平20040501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对策研究作者:范坤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王秀娟.马秀峰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加快信息化教师的培养-教育信息化2004,(9)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作者就教师教育信息化以及教师教育信息化中信息化教师的培养问题谈了一点自己的拙见.2.期刊论文岑健林.袁华莉.CENJian-lin.YUANHua-li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突破——浅析佛山市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建设实践-现代教育技术2009,19(2)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大投入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广东省佛山市在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引入了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理念,启动了教育数字化十大工程,分别从社会支持层、教育教学应用实践层、教育思想和观念层三个层面逐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实现了佛山市教育信息化的和谐、高效发展,获得了很好的效益.3.期刊论文刘文云.宋希香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七大误区-教育信息化2003,(7)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我国在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4.期刊论文赵国栋论教育信息化的构建结构及因素-嘉应大学学报2003,21(4)文章从信息化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维度,探讨了教育信息化的构建结构及其组成因素.作者指出,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其中既有技术性的因素,也有非技术性的因素,它们共同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从社会变迁的维度看,教育信息化的中心任务是完成个人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从学校组织和管理的维度看,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多层面的机构改革和完善过程:校园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等要素综合地构成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全景蓝图.最后,文章还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5.期刊论文刘建男.刘建伟中日信息化下的教育信息化-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32)通过中日在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信息教育改革与措施,分析两国存在的差异,但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坚持教育优先,以教育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6.学位论文董新爱济南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2004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需求,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该文以基础教育信息化为着力点,以济南市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基础,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该文首先探讨了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四个概念: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资源及其管理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其构成要素为: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来看,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中国教育信息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北京几所大学的附属中学进行了试点工作,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的限制,徘徊时间较长.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真正走向普及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十五纲要》颁布之后,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济南市的教育信息化尤其是基础教育信息化是随着全国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启动和全面部署的,起步晚,发展快,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政府推动和运行的相应机制,政府投资严重不足,又无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市场化的路子还没有完全拓开;二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着区域与学校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学段间发展的不平衡;三是教育资源建设滞后,普遍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教育信息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资源共享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四是教育信息化人才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尤其是不能满足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之后,我们提出了济南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一是要强化政府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加强管理和投入,探讨各种优化组合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实现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管理、学校使用、维护和安全的有机整合.二是扩大融资渠道,建立济南市教育信息化基金制,允许学校收取信息技术教育补助费,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优化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融资环境,走产业运作之路.三是积极探求教育信息化的市场运作机制.四是搭建平台,统一标准,加强资源库建设,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五是加快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培养.7.期刊论文谢康.XieKang教育信息化视野下的课程信息化-中国电化教育2005,(5)本文在分析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和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全面实现的基本途径,并对课程信息化给出了定义,分析了它的内涵,阐述了课程信息化的基本原则.8.期刊论文赵国栋.缪蓉.费龙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4,(4)文章从信息化社会和现代化理论角度,对教育信息化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作者指出,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多维的概念,需要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认识.从社会变迁的维度看,教育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基础组成部分,其中心任务是完成个人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从组织和管理的维度看,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多层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校园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等要素综合构成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全景蓝图.最后,文章还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及制约因素进行了论述.9.期刊论文郭天平.韦柳琴加快信息化校园建设,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重庆邮电学院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教育信息化2004,(7)在信息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加快信息化校园建设,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对高等教育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重庆邮电学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对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了高校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努力方向.10.期刊论文李建华论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文章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要素及本质,从国家信息化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和终身学习角度出发,提出了信息化人才的层次,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论述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引证文献(3条)1.易大东教育信息化法律保障体系建设问题研究[期刊论文]-成功(教育版)2007(6)2.罗健雄.洪利标.杨康明.莫振轩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探讨[期刊论文]-图书馆论坛2006(6)3.苏昌凤关于优化中小学教学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学位论文]硕士2006本文链接::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13a62edc-8de9-41de-b426-9e4600aa52fd下载时间:2010年12月8日
本文标题: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