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放射性污染”知识汇报精讲
“放射性污染”知识汇报09级学习小组放射性污染知识-总目录1放射性污染的基础知识2放射性污染之核辐射3土壤中的放射性污染4水体中的放射性污染居室内放射性污染总结与感谢1、放射性污染基础知识1放射性污染基本概念2污染来源及危害3污染特点4污染防护radioactivepollution放射性污染基本概念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放射性污染物,使环境的放射性水平高于自然本底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大气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射线的现象。电力;核电由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放射线造成的污染。生态学;污染生态学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放射性物质,使水体的放射性水平高于天然本底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所造成的污染。水产学;渔业环境保护原子能工业排放的废物原子能工业中核燃料的提炼、精制和核燃料元件的制造,都会有放射性废弃物产生和废水、废气的排放。由于原子能工业都采取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三废”排放也受到严格控制,所以污染并严重。但是,当原子能工厂发生意外事故,其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医疗放射性医疗检查和诊断过程中,患者身体都要受到一定剂量的放射性照射,例如,进行一次胃部透视,约接受0.015-0.03SV的剂量。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在进行大气层、地面或地下核试验时,排入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与大气中的飘尘相结合,由于重力作用或雨雪的冲刷而沉降于地球表面,这些物质称为放射性沉降物或放射性粉尘。科研放射性科研工作中广泛地应用放射性物质,除了原子能利用的研究单位外,金属冶炼、自动控制、生物工程、计量等研究部门、几乎都有涉及放射性方面的课题和试验。在这些研究工作中都有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污染来源及危害接受大剂量的放射线照射、吸入大气中放射性微尘或摄入含放射性物质的水和食品,都有可能产生放射性疾病。放射病是由于放射性损伤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有急性和慢性2种。前者因人体在短期内受到大剂量放射线照射而引起,如核武器爆炸、核电站的泄漏等意外事故,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骨髓造血抑制、血细胞明显下降、广泛性出血和感染等,严重患者多数致死。后者因人体长期受到多次小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有头晕、头痛、乏力、关节疼痛、记忆力减退、失眠、食欲不振、脱发和白细胞减少等症状,甚至有致癌和影响后代的危险。白血球减少是机体对放射性射线照射最为灵敏的反应之一。污染来源及危害1.绝大多数放射性核素毒性,按致毒物本身重量计算,均高于一般的化学毒物。2.按放射性损伤产生的效应,可能影响遗传给后代带来隐患。3.放射性剂量的大小只有辐射探测仪才可以探测,非人的感觉器官所能知晓。4.射线的副照具穿透性,特别是r射线可穿透一定厚度的屏障层。5.放射性核素具有蜕变能力。6.放射性活度只能通过自然衰变而减弱。污染特点时间防护。人体受照时间越长,人体接受的照射量越大,这就要求操作准确、敏捷,以减少受照射时间,达到防护目的;也可以增配工作人员轮换操作,以减少每人的受照时间。距离防护。人距离辐射源越近,受照量越大。因此应在远距离操作,以减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屏蔽防护。在放射源与人体之间放置一种合适的屏蔽材料,利用屏蔽材料对射线的吸收降低外照射剂量。针对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的防护,分别为:①α射线的防护。②β射线的防护。③γ射线的防护。污染防护2、放射性污染之核辐射1核事故2核辐射的危害3我国核辐射环境现状4核辐射防治历史上的核事故1979年3月28日三英里岛核电站事故三英里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的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电站事故,尽管此次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历史上的核事故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灾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更多爆炸随即发生并引发大火,致使放射性尘降物进入空气中。据悉此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降物数量是在广岛投掷的原子弹所释放的400倍。历史上的核事故2011年3月12日,日本9级地震后,导致的日本福岛县第一和第二核电站发生安全事故一时间,日本核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震荡和惶恐。农业、水产业面临空前的危机。特别是核废水流入大海后,加剧了人们对核污染的担忧。1级异常2级普通事件3级严重事件,放射性物质极小量释放4级区域性事故,放射性物质小量释放,公众遭受相当于规定限值的辐射影响5级大范围区域事故,放射性物质有限释放(2011年日本福岛县5级核事故)6级重大事故7级特大事故(1986年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核事件的等级划分核辐射的危害日本广岛核爆炸日本至今还存在着地球上独此一家的特别医疗中心——广岛原子弹医院,一直在收治大量的“原子弹”复合症,诸如智力迟钝的痴呆、癌症、白血病、以及其他罕见的血液病等慢性病变的患者。核爆炸几十年后,幸存者中发生白血病、脑瘤等疾病的仍比普通人为高。核辐射的危害国家核安全局3月16日发布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电事故的影响。我国核辐射环境现状福岛核事故之前,我国核电迅猛发展,核与辐射安全已经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我国核电安全文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未形成全面的核安全文化体系•规范我国核电发展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尚未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核电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辐射安全监管投入不足、技术手段落后,对设计单位的设计过程相对缺少应有的监督管理•核电设计亟待完善,等我国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抵御多重极端自然灾害叠加事故的能力不足,缺乏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可靠性验证能力我国核辐射环境现状外照射的防护方法1.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2.缩短辐射照射的时间3.屏蔽内照射的防护方法1.减少放射源数量2.穿戴防护衣,防止皮肤直接接触辐射源3.戴正压呼吸面具或气衣,防止吸入放射性微尘4.避免带有裸外伤进入辐射控制区核电事故防护的主要措施1.病人的处理:首先估算受照剂量以分清轻、中、重不同损伤程度2.组织放射性监测:包括人员、环境、水源、饮食3.食品的处理:采取去包装,削皮冲洗以达到允许标准4.饮用水:采用凝集沉淀过滤方法以达到可饮用标准5.衣服、用具:经过拍打、清扫、冲洗以达到去污标准6.环境污染采取控制出入,隔离或迁移、隔离待衰变或扩散稀释达到允许标准7.个人防护戴防护面具、穿防护服核辐射防治核辐射防治日常抗辐射食品1.黑芝麻多吃补肾食品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2.紫苋菜富含硒,能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3.绿茶绿茶中的茶多酚是抗辐射物质,可减轻各种辐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4.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的细微影响,避免神经系统发生紊乱5.辛辣食品吃辣椒不但可调动全身免疫系统,还能保护细胞的DNA,使之不受辐射破坏1土壤放射性污染的来源2放射性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与迁移3土壤放射性污染的危害3、土壤中的放射性污染4土壤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策大气中放射性尘埃的沉降:迄今为止土壤中的主要放射性污染源(核爆炸和泄漏、矿物燃料燃烧)放射性废水的排放:核工业与核试验,含铀矿物开采、冶炼和应用过程中向土壤中排放的废水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地下埋葬:同废水的排放,医疗放射性废物,化肥的施用(磷和铀)土壤中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放射性物质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固定型:比较牢固地吸附在黏土矿物质表面或包藏在晶格内层,既不能被植物根部吸收,又不能在土壤中迁移。离子代换型:以离子形态被吸附在带有阴性电荷的土壤胶体表面上。一定条件下,可被其他阳离子取代解吸下来。溶解型:以游离状态溶解在土壤溶液里,最活泼也最容易被植物吸收。在雨水的淋冲下或被农田灌溉水冲刷下渗入土壤下层,或向水平方向扩散。三种存在状态放射性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存在状态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植被种类气象因素土壤生物特性农业耕作的措施放射性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土壤放射性污染的危害—环境生态效应137Cs和90Sr的积累引起三致变化(致畸、致癌、致突变)大剂量瞬间引起的急性放射性辐射伤害可使生物或人在短时间内死亡。危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长期低剂量辐射影响生态效应长期低剂量辐射的生态效应•引起物种异常变异,从而对生态系统演替产生影响;•使农产品放射性核素比活度上升,危及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与种群结构,继而影响到土壤肥效和土壤对有毒物质的分解净化能力;•土壤中放射性核素也会参与水、气循环,进一步污染水体和大气。土壤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对人体的危害外辐射损伤: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后,射线对机体造成外辐射损伤;内辐射损伤:部分放射性核素也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直接进入人体,参与体内生物循环,造成内辐射损伤,使人体出现头昏、疲乏无力、脱发、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发生癌变等。土壤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对人体的危害放射性伤害机理放射性伤害机理,目前认为主要是放射线引起细胞内分子产生电离和激发,破坏生物机体的正常机能。这种作用可能是射线直接引起细胞内大分子构像改变或破坏,也可能是射线与细胞内的水分子起主要,产生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以此破坏细胞结构,对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产生间接影响。土壤放射性污染物的防治对策间接防治法植物修复法直接治理法微生物修复法土壤放射性物质防治对策包括:机械物理法、化学法、电化学法、物理-化学联合去污法1、机械物理法⑴吸尘法,用吸尘器吸除放射性污染物;⑵擦拭法,对污染面进行远距离擦拭或打磨,并可配备排气净化系统;⑶高压喷射法,利用高压喷射头射出水或者蒸气,用机械力破坏污染层,达到去污目的;⑷超声波法,该法利用18~100kHz机械振动在固液交界面产生空化作用达到去污目的。间接防治法包括:机械物理法、化学法、电化学法、物理-化学联合去污法2、化学法•化学法就是利用化学清洗剂溶解、疏松、剥离设备表面放射性拔紊污腻物,涂层,氧化膜层等,从而达到去污目的。•所用化学药品包括无机酸类、有机酸类、氧化还原类,螯合剂类、碱类、表面活性剂(如烷基磺酸盐、烷基吡啶等)以及溶剂、缓蚀剂、促进剂等。•清洗方式可用浸泡法、循环法、剥离膜法,从而取出放射性污染物。间接防治法包括:机械物理法、化学法、电化学法、物理-化学联合去污法3、电化学法•该法将去污部件作阳极,电解槽作阴极,在电流作用下污染表面层均匀溶解,污染核素进入电解液中。•该法去污效率高,电解液可重复使用,二次废物量少,可用于结构复杂部件去污,可远距离操作。4、物理-化学联合去污法该法利用化学药剂的溶解作用加之机械力去除放射性污染物,例如,在化学浸泡法清洗时配以超声波,在高压射流水中加入化学药剂等。间接防治法直接治理法主要有:自然衰减消除法、化学处理法和物理填埋法1、自然衰减消除法自然衰变可使放射性污染土壤降至可接受的程度。达到这种程度所学的时间取决于作为污染作用的一种或多种特定同位素的衰变率。对于半衰期短的放射性同位素,自然衰减消除是特别有效的。在偏僻的试验区、核事故场地均可采用自然衰减消除法。直接治理法主要有:自然衰减消除法、化学处理法和物理填埋法2、化学处理法对于小规模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处理,如一般核事故、核工业污染土壤,采用化学处理方法速度快,效果好。注意:由于化学处理成本高,对土壤的结构破坏大,不能单独用于大区域土壤放射性污染的治理,通常需要与其他修复技术结合使用,同时,对处理产生的污水不得产生二次污染。直接治理法主要有:自然衰减消除法、化学处理法和物理填埋法1、物理填埋法,也叫换土法•它是一种有效的放射性污染土壤物理处理方法,是将污染土壤通过深翻到土壤底层、或在污染土壤上覆盖清洁土壤、或将污染土壤挖走转移至指定的场所填埋。•物理填埋法能够有小弟将污染土壤与生态系统隔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技术原理上比较简单。•注意:工程量大、成本高、二次污染、破坏植被等
本文标题:“放射性污染”知识汇报精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4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