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重庆抗战教育博物馆功能优化及市场运营的解决方案
重庆抗战教育博物馆功能优化及市场运营的解决方案内容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博物馆需增强市场意识,运用市场经营的机制和手段发挥展陈、收藏、教育、科研等功能,积极融入旅游、文化强势产业,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经营,优化服务。重庆抗战教育博物馆诞生于市场经济时代,应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提升形象、充实内涵、拓展空间、变革体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关键词:博物馆现状运营对策引言“二战”时期,日本惨无人性的侵略,给我们民族造成的心灵伤害太大。笔者因“二战”演讲史研究之需赴渝,有幸在重庆抗战教育博物馆参观了大后方“抗战教育”展览,对中国教育文化在日本铁蹄践踏之下呈现的顽强精神特别感动。建立抗战教育博物馆,无论是对于前辈,还是后辈,意义都非常重大。这样的博物馆,应该建设好、运营好。任何一个学习文化、传播文化、研究文化或服务文化的人,都有义务建言献策。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想法,我先后三次前往调研,侧重于具体操作,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意在为博物馆的参与市场竞争提出对策和建议。重庆抗战教育博物馆(下文简称“抗博”)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反映抗战教育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反映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国民教育的艰苦抗争、蓬勃发展及“陪都沙磁文化区”的教育状况。博物馆的建成受到教育界、文化界的广泛好评,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抗博的发展。中央教科所特地将其确认为“中国抗战教育研究中心”。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抗博积极发挥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做出了很多努力,为抗战精神传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是重庆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随着经济大潮对文博领域的冲击,抗博还存在与市场经济不协调、不适应。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笔者现就其功能优化和市场化经营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一、博物馆基本情况1、博物馆背景2005年9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的抗博,坐落于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旧址(今重庆市第28中学校内),由陈列馆和办公区两栋抗战遗留建筑组成。前身是宝善宫教育博物馆。抗战时期,沦陷区大批学校南下西迁,数十万流亡学生会集山城,陪都重庆中等以上的学校从32所一下增加到97所,成了中国战时最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但大后方教育繁荣的8年,也是中国教育文化忍受耻辱和顽强抗争的8年。修建抗博,旨在回望抗战教育历史,传承抗战教育精神,增强群众文化意识,在挖掘抗战文化资源,提升渝城文化品位,打造红色旅游精品。2、博物馆体制抗博由中央教科所与沙坪坝区政府联合建设,耗资300万元,沙区教委主管,教委曾一度交由28中管理。随着重庆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成功推出“红岩联线”模式之后,将抗博作为红色旅游的一个景点,纳入“红岩文化全程游”线路统一运筹。“联线”以管理延伸为纽带,每天轮流派出工作人员,到抗博值班。在适应市场管理体制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3、博物馆总览搬迁后的抗博,与沙磁古镇一河相隔,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展品陈列和办公地集中在一座两层小楼,有4间展览厅(两个单间,一个大组合构成的两间),一间报告厅,一间工作人员办公室,一间休息室,展厅占地面积300平米左右。共有抗战教育书刊400多册,图片500多张,其它文物100多件,一套歌曲和专题片播放系统。4、博物馆运营抗博运营尚处于初级阶段。展示:方式极其原始、简单,大多为图片、书籍,重量级文物很少,缺乏震撼人心的东西。尚未做过横向的交流展览,尚未形成有价值、有看点和有卖点的品牌。研究:开馆至今,举办过一次研讨会,即“首届中国抗战教育论坛”。之后,尚未与任何一所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其他博物馆开展过合作研究。教育:以抗博为中心方圆1公里的区域,有8所中小学。但接待的团体参观并不多,学生个人参观的极少。尚无德育教师在此上课。先教活动中,很少有单位组织职工在此接受教育。典藏:因缺乏经费,尚未开展过文物征集活动,很少对文物进行必要维护。效益:现行票格3元/人,但免费接待居多,真正从“联线”买票或直接在此买票参观的很少。乐观估算:按每天门票10张票、收入30元计算,全年收入也就1万元左右,确实太低。运转经费主要靠财拨。二、现行运营存在的问题分析调查发现,抗博在建设和经营中,除区位劣势制约功能发挥、削弱了抗博的市场竞争力以外,还存在四个问题:1、内涵浅薄降低展览档次博物馆是历史的积淀,是文明的成果,是文化的展示,关涉一个城市文化品位、市民素质和当地文明的发扬光大。但若没有很好的体现文化,照样反映不出应有的内涵。内涵浅薄,是抗博的核心问题。设计者是一位对抗战特别是沙磁文化很有研究的专家,策划很有创意,但建设方没有足够的资金投放,想达到的效果未能达到。展览很少注重观众的参与性,显得单调、死板,最简单的概括,就是:“几本发黄书、几张翻版画、几件破东西”。文物太少,珍贵的东西更少。如1940年5月27日,迁移至北碚黄桷镇的复旦大学再遭轰炸,孙寒冰教授殉难,学生死亡6人,类似殉难事件当事人的珍贵遗存物几乎没有。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展示手段,陈列缺乏表现力和吸引力。2、投入短缺导致后劲不继门票解决差缺,显得杯水车薪。没有探索和寻求一种多元化的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资金筹措渠道和运行机制。一是政府投入有限。尽管做了许多努力,但依然只能维持不能发展。公益性的事业,政府应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二是民间资金介入不够。企业赞助、富人捐助以及其他捐助都为0,民间牟利性投资也为0。三是金融投入。发展红色旅游,国家有专门的金融支持政策,但抗博的银行融资几乎没有。说明主动争取不够,缺乏应有的关系协调。3、传统观念阻碍良性发展“联线”经验全国推广,大可以依傍,抗博纳入“红岩联线”,应该说是一条很有活力的路子,为何依然发展不力?说明体制还不完善,至少存在着漏洞,其机制依然有问题。根子在观念落后。“博物馆是文化事业、精神财富,不一定追求市场经济,因为有些文化、精神的东西,用钱是买不到的。这个博物馆,和其他博物馆一样,该政府投入。”这反映了抗博的观念与市场需求有距离,也从侧面反应了改革不够彻底。改革的目的是活力,是效益。如果没有活力,没有效益,就不是成功的改革。4、平面思维缺乏竞争实力思路就是出路,思路就是财路。依靠展厅那几样东西,是很难搞活的。公益性不等于无偿性,非营利性也不等于不能营利。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博物馆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并将收入用于发展事业,一定程度解决了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成为文博单位拓展思路的成功经验。眼睛盯着门票,盯着财政补贴,只是一种平面思维,在纪念品开发、版权收入等相关产业上产生回报的经营,才是生存之道、生财之道。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工艺品商场开到了欧洲超市,小到领带上的图案,大到巨幅广告,都有博物馆藏品的身影,博物馆的所有元素都与社会发生了广泛的联系。但抗博在文博旅游、文博鉴赏、文化休闲、巡回展览、提供场地、纪念品开发销售以及提供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开发上,没有动作。三、搞活博物馆的对策建议革命博物馆靠发红头文件换来文件观众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面对的是有选择权的市场观众。抗博要变门庭冷落为门庭若市,变功能萎缩为功能优化,变单一服务为多种经营,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意识,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和优化经营。主要应从以下4个方面考虑:1、提升博物馆形象形象是窗口,也是市场引力所在,透过博物馆既要看到过去,又要能看到现在。提升形象是抗博的当务之急。一是进一步完善规划。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将博物馆所承载的精神通过规划、建设展现出来。其一,本身的完善。馆舍是利用的抗战遗存建筑,尚需改造、提升,否则,其形象就靓不起来。应迅速组织专家,研究论证方案,协调处理好周边教学楼、职工宿舍楼、院内古树、将来的绿化地块以及半岛地形等多方面的关系。其二,前面的规划。拓展前面的空间,规划一组关于抗战教育名家以及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家群像,增强视觉感染力、冲击力。大厅,可规划光电声配合的大型画幅,给参观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其三,智能化建设。充分考虑安全防卫系统、藏品数据化管理系统等配套设计。其四,改造红楼。尽快对红楼进行现代化改造,用作多媒体、情景剧,小电影等场馆。其五,开发前方区域。修建配套工程,开设体验旅游、参观互动的项目,发展多种经营。其六,架设一桥,与磁器口连成一体。实行招商引资,让投资者开发桥下旅游项目,延伸沙磁文化旅游带。其七,把28中建成古色古香的学校,设计上怀旧一点,复原“省立教育学院”的文化氛围。其八,政府宏观调控,把教院路规划为古镇风格的街区,两岸形成呼应,形成“绿叶”,让抗博、28中成其为“红花”。其九,营造优美的环境。按照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对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治理。二是下大力气征集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物质基础,精品展的原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战教育文物将会越来越少,应该抓紧抢征。其一,收购。拿出大动作,对价值高的个人收藏品,对方愿意有偿出让的文物,组织专家鉴定,给予公平、合理的价位。其二,借用。某些抗战教育文物,可考虑藏品主权仍归收藏者,办理借用手续,在一定时段内供抗博展出。其三,复制。收藏者提供特别珍贵的文物,可复制展出。其四,接受捐赠。办理捐赠手续,发给证书。重大捐赠者,申报予以嘉奖。在档案中详细注明,公展时向公众介绍捐献者。其五,交换。市内博物馆之间,彼此交流藏品,共享资源。并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市外博物馆、纪念馆,保持友好合作,藏品互通。除了文物以外,主要收集图像、图片资料: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重庆、辽宁、江苏、上海等电视台联系,翻录抗战教育的录像资料,与延安等地的博物馆联系,复制或交流图像、图片;与图书馆、出版发行机构联系,搜集有关图书音像资料;与原来在这里做教授、学者或知名人士的儿孙联系,征取前辈的宝贵资料;与从这里毕业,现在成为知名学者、院士的人联系,征取资料;向日本友好人士征集抗战资料,比如《东史郎日记》之类的书,以及音像资料。前面提到的这些人,如果能够现场采访,留下同期声画,也有很大价值。三是政府主导,形成发展合力。抗博系发展之初,规划制定、产品开发以及形象宣传等,都离不开政府的强力主导。政府应提升抗博地位,发挥政府主导的调控作用;完善编制规划,发挥政府主导的定位作用;出台优惠政策,发挥政府主导的激励作用;确保依法开发,发挥政府主导的监督作用;重点投入带动,发挥政府主导的引领作用;解决具体困难,发挥政府主导的服务作用。发展抗战旅游,建设抗博,是一项政治工程,也是经济工程和文化工程。政府抓好投入导向,不赚钱的,“先入为主”;赚钱的,实行市场运作。统一协调宣传部门、发改部门、旅游部门、建设部门、党史研究部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各负其责。从财力、政策上支持博物馆的同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同建设、发展抗博的良性运行机制。2、充实博物馆内涵展示历史,就要新颖的艺术形式、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把抗战教育的内在精神和价值“外化”出来,把凝聚在文物里的内容和思想直观表现出来。一是提高展览档次。展览必须突出展示的生动性、讲解的故事性、空间的合理性和内容的组合性。国际上通行三种展示方式:情景展示,创造一个情景吸引参观者;主题展示,通过相应的主题集中,加深印象;互动展示,就是展览和参观的默契配合。抗博多以文物、图片和固定的摆放格式来展示,没有新、奇、特的东西,明显落后于当代人的视听需求。变单一的平面展示,为平面、立体、动态、表演等各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必须采用先进的陈列艺术多元化展示,以强烈的视觉语言,再现教育从日本入侵到大肆轰炸到投降的历史发展过程,发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的魅力,将建筑、雕塑、绘画、影视等综合艺术巧妙融为一体,在展示上力求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增强展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一本大书在序厅反映全馆主题,感觉不错,但稍显单调。可用巨幅画面,或者大屏幕等用声像、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再现抗战时期教育的情景,提升抗博品位。结合图片,配以画景,用声光电构成立体效果,把师生的进取、顽强体现出来,把日本的滔天罪行体现出来,展示出国人悲壮的抗战精神。运用“攻心”原理,推出师生珍贵的字画、古籍、手稿、壮烈牺牲时的物品等,让人无法平静。新辟一个直击现场声像厅:以珍贵的声像资料,包括专题片、纪录
本文标题:重庆抗战教育博物馆功能优化及市场运营的解决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2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