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大学生与知行合一(20121313第三组)
20121313班第三组小组成员:主讲人:侯晓琼2012131311其他成员:林湘妮2012131322黎伟夏2012131327连伟玲2012131330郑彤翎2012131335林岚2012131336蔡佩立2012131332江丹虹2012117101=dW5pb25faWQ9MTAzMDkzXzEwMDAwMl8wMV8wMQ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不知,可以致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通“智”,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行的提法最早见于《四书》中的中庸一书。即”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因而知之,勉强而行之。关于知与行,在我们生活的文明古国中源远流长,历代先贤们对此作了不少的精辟论述。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在讲学时首次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之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只要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才能做到知与行的并进。“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说的很好啊!有些事我们只是“知”了,并没有“行”,或者“行”得太慢。所以,我们既要“知”,又要“行”,更要“即知既做”这样不是更好吗?王阳明曾说“知以行为功”,真正的道德理论是以道德实践的完成来判定的,善的动机,只是完成善的开始,并不是善的完成。“道德的进路与知识的进路是两条不同的进路”。王阳明是非常注重在“事上磨练”和“笃实之功”,就孝悌而言,“就如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不可称为知孝悌。”王阳明同时也要求人们不要仅仅将孝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在实际的行动中,一个人仅仅口头上谈孝并不是知道孝,只有在实际的行为过程中才能体现孝,也就是言行要合一,知行要合一。四、如何知行并进?①强化思想意识,比如:公平竞争的意识、拼搏进取的意识、惜时守信的意识、质量效益的意识等等。②树立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人生观、一个从人民利益出发的价值观以及科学的世界观,并为之奋斗。③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④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每个人一般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没有理性思考,学会换位思考。总而言之,知行一旦分开了就变了,未行的知是闻见之知,意见之知,不是真知,本知,因为落实到你的心意里,你没有体验内化了它,它就不属于你,体验内化本身就是个知行合一。五、结论
本文标题:大学生与知行合一(20121313第三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27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