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绿化和建筑布局对居住区小气候的影响
绿化和建筑布局对居住区小气候的影响【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居住区,特别是小区,公司等居住环境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当今寸地寸金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对居住区布局和铺设绿化,是本文需要探讨的主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绿化和建筑布局对居住区小气候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仅供参考。【关键词】绿化和建筑布局;居住区小气候;影响;一、前言最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增快,居住区化进程的脚步也紧随其后,其后问题,土地问题日益严峻,使得居住区的生态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用建筑布局和绿化程度来对一个居住区做出标准。二、建筑布局与气候环境为了适应不同环境下的气候特征,在建筑布局方面,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不少经验,尽量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譬如民居在适应气候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内蒙古属严寒地区,气候变化骤烈,冬季气温低而且风沙大,日照强烈,建筑多采用圆形建筑平面,散热面积小并且有利于抵抗风沙。陕西、河南等黄土高原寒冷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夏热冬冷,阳光充足,加上当地土质好、地下水位低,创造的窑洞可以利用土层保温蓄热,改善室内环境。北京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风沙较大,夏季又偏热,形成的四合院民居可以创造出比较舒适的小气候,有利于防风避沙。地区的气候条件是各地区人们建造房屋时必须面对的一种自然因素,它关系着人们最根本的生理需求,因而也影响和决定着地区建筑中最基本、最稳定的部分,决定着人们对建筑布局形式的选择。对气候条件的认识,一方面是要了解基地所处地区的气象背景,包括寒冷程度、干湿状况、日照条件、当地的日照标准等;另一方面是要了解一些比较具体的气象资料,包括常年主导风向、冬夏季主导风向、风力状况、降水量大小、季节分布、夏冬季的雨雪情况等。同时,由于基地及其周围环境的一些具体条件比如地形、植被状况、周围建筑状况等等的影响,其基地内的具体气候条件会在地区整个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形成基地特定的小气候。因此,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角度出发,图书信息中心的建筑群体布局采取与基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集中的整体形式,并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场地小气候环境。三、调节居住区小气候的建筑布局建筑的布局方式大体可分为集中式、分散式和混合式三种。无论哪种布局形式,体形和平面的基本形态都要考虑寒冷或炎热地区的采暖或通风散热的要求。一般炎热地区的建筑宜采用分散式布局,采取比较疏松伸展的平面形态更有利于散热和通风组织。寒冷地区的建筑主体建筑宜以南、北为主,适当考虑东西朝向。调节小气候的建筑布局主要是指几个居住区在场地中适应气候环境、调节群组间小气候环境的布局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场地是为居住区而存在的,居住区往往在与其它场地要素的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因而居住区在场地中的组织和安排成为了场地布局的关键。实体布局与基地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居住区在基地中的位置与基地使用模式之间的关系上。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居住区对基地的组织和控制,与场地中其它要素协调组织,使居住区真正起到场地中核心要素的凝聚作用。四、建筑布局改善居住区小气候策略研究20世纪初研究寒冷气候条件下建筑设计的拉尔夫·厄斯金提出风屏蔽设计对策,即在场地北部建造环绕的长板式多层建筑,可以为其院落内部的开放空间、公共设施、儿童游戏场地以及其他层数较低的住宅抵御北向的寒风提供有效的屏蔽。厄斯金提出住宅和居住区应背向阴影和寒冷的北风,同时为平台、花园和街道提供阳光的温暖和抵御寒风的防护。研究中又有多数为高层建筑物的组合方式。相关研究认为高层建筑物应错开排列,这样可避免前排建筑物对风的遮挡,使风能更好地分散。且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和深度同样影响风环境,建筑布置方式应注意做到“前低后高”和有规律地“高低错落”的处理方式,这样可避免前后建筑相互遮挡气流的现象。对于规则并列的建筑群,应采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建筑物的布局,使之与盛行风方向成一定角度,以让风吹及每一栋建筑。同时还有系统性研究,探讨了各种建筑组合方式所适用的气候环境。其中又多关注于高层建筑排列及其相关风速和日照、温度的调节常见的高层建筑组合模式及其适用性研究总结如下:1.围合式布局:在温和居住区、干燥居住区、湿热居住区及炎热居住区中,应慎重选择该种布局模式;而在寒冷居住区中,应合理采用该模式的建筑布局方式,以有效抵挡寒风侵袭。2.行列式布局:在进行行列式建筑布局的同时,尽量使建筑朝向与主导风向之间的夹角小于45,以有效改善群体内部风环境。3.斜列式布局:在采用此种布局时,建筑朝向应与夏季主导风向的夹角小于60,才能有效地改善斜列式高层建筑群体之间的风环境。4.错列式布局:应使建筑朝向与主导风向之间的夹角小于300,以获取良好的通风环境。5.点式布局:采用点式布局形式时,应注重建筑间的合理布局,以防过大风速的出现,有效降低风危害发生的可能性。五、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和定额指标居住区绿地由居住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和宅旁绿地等组成。1.公共绿地根据居住区规划结构形式,公共绿地相应采用三级或二级布置,即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区公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2.专用绿地指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环境绿地。3.道路绿地指居住区各级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化用地。4.宅旁绿地指居住建筑四旁的绿化用地,是最接近居民的绿地。我国第一部居住区规划技术法规《居住区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筑用地标准》规定:居住区绿地率为30%;人均公共绿地为3m2/人,其中居住区级公共绿地为人均2m2/人,小区级公共绿地为人均lm2/人。小区级公共绿地面积:小区中心游园面积+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面积。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新建居住区中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中不低于25%;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应不少于lm2/人,居住区应不少于1。5m2/人。六、调节居住区小气候的绿地1.居住区绿地的降温作用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当环境气温高于28℃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居住区绿地的降温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居住区植被对气象场最显著的影响是降低空气温度,植被对于周围气温的影响是有一定范围的,随着与植被距离的加大,其对环境温度的影响是逐渐减弱的。在一天内随着与杨树片林水平距离的增加,该绿地的降温作用呈逐渐减弱的趋势,同时在一天当中的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上午,随着测点与绿地距离的加大温度迅速升高,随后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在午后,随着与该绿地水平距离的加大,温度呈线性增加,显示出该时段该绿地对温度的明显影响;而傍晚的温度变化呈现出戏剧性变化,即随着与绿地距离的增大温度逐渐下降。通过对生态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片林对周边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且随着测点与绿地距离的加大,降温效果呈逐渐减弱的趋势。2.居住区绿地的增湿作用国内、外对于居住区绿地增湿效果的报导较多,均认为居住区绿地具有较好的增湿作用。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乔—灌—草型结构的绿地具有更好的生态效应,不但能够更好的改善周围的小气候,净化空气,增加植被的多样性,还能够产生更好的视觉美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绿地类型。在研究灌—草型和乔—灌—草型两种绿地时指出,绿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一个湿度生态效应场,两片绿地对各观察点均存在一定的增湿效应,但场强均随观察点与绿地距离的逐渐增加而减弱。其中,乔—灌—草型结构绿地的增湿效应大于单一灌木型绿地,尤其是乔木盖度的作用。对无林广场、林下广场和草坪的研究结果表明,湿度排序均为林下广场>草坪>无林广场,并且三者相对湿度差别最大的时刻出现在10:00~12:00,其次才是14:00,这与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温度差别最大时刻出现在14:00。研究表明,在湿度方面的排序是:林地>草地>裸地。而乔—灌—草型和乔—草型结构绿地的增湿效果差异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树种不同,二是周围环境不同,三是不同结构的绿地在优势种、盖度、郁闭度等方面是不同的。因此,其影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七、绿化改善居住区小气候策略研究由于城市绿地景观在不同的尺度下呈现不同的特点,研究针对各功能范围绿地提出建议。对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注重其规模化对区域小气候的改善作用,构建以高大乔木为主的城市绿地生态小气候场,通过道路绿地连接来延续。对居住区绿地:根据需求设定城市绿地功能和形式,以广泛的遮荫为功能需求目的,营建社区交流通道,形成绿色廊道、围合式景观;加强绿地的联系,形成连续的树冠阴影区域。尺度策略总结为多种绿化形式组合,通过提高外出活动减少人们对于室内空调的依赖,从而达到景观效应的延伸以及绿地的维护。八、结束语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看出绿化和建筑布局对居住区小气候的是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应用和推广,争取让人民们能够活在更好的居住环境中。参考文献[1]赵娜.武汉当代居住小区微气候营造的比较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报.2012(11):22-23[2]田爱芳.漯河市绿色道路廊道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3(9):78—80[3]姜秀清.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气环境设计[J].上海建设科技.2013(2):35—36[4]赵志刚.居住区绿化生态学方法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3(18):112-113
本文标题:绿化和建筑布局对居住区小气候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3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