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预算会计第八章 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和支出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第八章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和支出第一节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一、概念收入是指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二、内容财政补助收入(行政单位:拨入经费)、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第一节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1.财政补助收入: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各类预算经费或事业经费。(行政单位:拨入经费)2.上级补助收入: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非财政性补助资金。3.拨入专款: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有指定用途的并需要单独报帐的专项资金。(行政单位:拨入经费)第一节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4.事业收入:A.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B.事业单位收到的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不含用于自筹基建部分)C.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第一节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5.经营收入: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6.附属单位缴款7.其他收入: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第一节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三、收入的确认--WHEN?(一)事业单位应根据业务性质合理确认收入的实现。(1)经营性收入应在提供劳务或发出商品,同时收讫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货款凭据时予以确认。(权责发生制)(2)除经营收入以外的收入应在收到款项时予以确认。(收付实现制)(二)行政单位以实际收到的款项作为收入的实现。即收付实现制。第一节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涉及的科目: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行政单位: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拨入款项拨入款项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拨入专款等内容。行政单位:拨入经费一、财政补助收入1.概念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直接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正常经费和专项补助,不包括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基建投资拨款。2.拨款原则:按预算级次预报;按支出用途领拨;按计划和事业进度拨款。一、财政补助收入3.账务处理核算范围: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账户结构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缴回数实际财政补助收入数反映财政补助收入累计额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设二级明细账年终结帐时,将该帐户余额转入“事业结余”帐户,结帐后无余额。4.核算A.事业单位在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财政补助收入B.缴回时做相反分录。C.年终结帐时,借:财政补助收入贷:事业结余见例题P175例11.1一、财政补助收入二、上级补助收入1.概念上级补助收入,是事业单位从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它是由事业单位的上级单位用自身组织的收入或集中下级单位的收入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是上级单位用于调剂附属单位资金收支余缺的款项。二、上级补助收入2.核算A.事业单位收到上级补助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上级补助收入B.年终结帐,借:上级补助收入贷:事业结余见例题P180例11.6三.拨入专款1.概念拨入专款,是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指定用途、专款专用,并需单独列报的专项资金。如科研课题经费拨款等2.“拨入专款”帐户的性质—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专项拨款数,借方登记拨入专款的缴回数,平时贷方余额反映拨入专项资金累计数。三.拨入专款年终结帐,将“拨入专款”贷方余额与“拨出专款”“专款支出”帐户对冲。对冲后的“拨入专款”帐户的贷方余额为拨入专款结余数。若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事业单位使用,则将其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帐户;若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缴回,则缴回原拨款单位。三.拨入专款3.核算1)事业单位在收到拨款时,借:银行存款贷:拨入专款2)年底对冲时,借:拨入专款贷:专款支出拨出专款3)若拨入专款余额缴回时,借:拨入专款贷:银行存款4)若拨入专款余额归事业单位使用,借:拨入专款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见例题P176例11.2三.拨入专款四、事业收入1.概念A.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B.事业单位收到的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不含用于自筹基建部分);C.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如:学术活动收入、科研收入等。四、事业收入预算外资金:(1)事业单位实行全额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直接作为事业收入;待同级财政拨付本单位后才能计入事业收入。(2)实行按比例上缴的,其上缴部分不能直接作为事业收入处理,待同级财政拨付本单位后才能计入事业收入。其留用部分可直接作为事业收入处理。(3)实行按收支结余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平时可直接作为事业收入处理,年终按该项预算外资金的收支结余数上缴财政专户。四、事业收入2.核算A.事业单位取得收入或收到款项时,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贷:事业收入B.一般纳税人取得收入时,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事业收入四、事业收入C实行按比例上缴财政专户办法的单位取得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事业收入应缴财政专户款D.期末,借:事业收入贷:事业结余见例题P177例11.3五、经营收入1.概念经营收入,是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和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如科研单位的产品销售收入、工程承包收入、租赁收入等。所谓(财务上的)非独立核算,是对社会服务取得的收入及支出,由事业单位集中核算,不独立计算盈亏。如:学校的非独立核算的车队对外服务取得的收入作为经营收入。五、经营收入2.原则:1)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应尽可能进行单独独立核算,执行企业财务制度,其上缴事业单位的纯收入作为“附属单位缴款”收入。2)经营活动规模较小,不便或无法独立核算的,才纳入“经营收入”中核算。非独立核算:从单位领取一定数额的物资、款项从事业业务活动,不独立计算盈亏,把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报给单位集中进行会计核算。五、经营收入3.核算A.取得经营收入时,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应收票据贷:经营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B.发生销货退回的,一律冲减本期的经营收入。借:经营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银行存款五、经营收入C.发生销售折扣时,冲减经营收入。借:经营收入贷:应收账款D.期末,借:经营收入贷:经营结余见例题P178例11.4六、附属单位缴款1.概念附属单位缴款,是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规定标准或比例上缴的收入,包括附属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和附属企业上缴的利润。六、附属单位缴款与经营收入的区别:附属独立核算的单位,如学校的校办企业,单独设置帐簿,财务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属于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校办企业将利润的一部分上缴学校,应作为附属单位缴款处理,不能作为经营收入。但学校的车队或食堂,财务上不独立核算,由学校集中统一会计核算,这部分收入应作为经营收入处理。六、附属单位缴款注意:1.附属单位补偿事业单位在支出中垫付的各种费用,应当冲减支出,不作为上缴收入处理。2.事业单位对附属单位经营项目的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收益,属于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不作为附属单位缴款。六、附属单位缴款2.核算1)收到款项,借:银行存款贷:附属单位缴款2)发生缴款退回,借:附属单位缴款贷:银行存款3)年终结转,借:附属单位缴款贷:事业结余七、其他收入1.概念其他收入,是行政事业单位除上述各收入之外的各项收入.事业单位: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未限定用途的捐赠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其他单位对本单位的补助以及零星杂项收入。七、其他收入2.核算1)取得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入2)发生退回,借:其他收入贷:银行存款3)年终结转,事业单位:借:其他收入贷:事业结余见例题P179例11.5小结本章重点与难点:1.事业单位各种收入的概念、内容及区别。2.拨入专款的核算(结转)3.事业收入的核算内容
本文标题:预算会计第八章 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和支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01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