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雷雨(第二幕第一场)曹禺戏曲基本知识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中国的戏剧,古代和现代有很大不同。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曹禺简介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中国现当代剧作家。1933年清华大学行将毕业时,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1935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以后他又陆续创作出了《原野》《蜕变》《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有名的剧本并改编了巴金的小说《家》。《雷雨》简介它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剧。剧本以二十世纪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反动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道德性,猛烈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雷雨》以集中的场景(周公馆客厅)和集中的时间(同一天上午至午夜),表现了周鲁两家以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关系为内容的尖锐的戏剧冲突。课文共两场戏。前一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后一场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这是教学的重点。把握周朴园的性格特征,体会周、鲁会面时两人复杂的心理活动是教学的难点;了解这一场集中揭示的故事情节(即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的思想纠葛)是教学的次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想教法:启发研讨法、研究评价法。具体操作程序为三步:引导自读-—组织研讨—-启发评论学法:以阅读学习法为主要,辅之一合作学习法。具体学习程序为三步:兴趣式(认识性)阅读研究式(分析性)阅读鉴赏式(评价性)阅读教材分析剧本结构矛盾焦点相认生新恨性格特点分析矛盾冲突根源相遇述旧怨教材分析剧本结构第二幕周、鲁两家的冲突。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第一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第二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矛盾焦点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罢工与反罢工矛盾(阶级斗争)相遇述旧怨关窗姓鲁侍萍,是你?熟知旧衬衣?四凤的妈她没有死?修墓姓鲁熟知旧事??无锡口音!周朴圆:疑虑———————慌张————————惊惧周朴圆:疑虑———慌张———惊惧鲁侍萍:怨恨内心复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手段言行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稳住“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哄骗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没忘旧情平息拿出支票相认生新恨性格特点分析周朴园对过去的侍萍:始乱终弃——自私残忍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于心不忍”供起“遗照”来“纪念”——虚伪周朴园对面前的侍萍: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阴险狡猾,冷酷无情过去的侍萍:上当受骗,听天由命——善良软弱,听天由命现在的侍萍:控诉罪行,蔑视金钱,憎恶丑恶——清醒,自尊,坚强矛盾冲突根源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在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他们的对立冲突是必然的。这一悲剧深刻地反映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正是由于这阶级根源矛盾冲突异常激烈。阶级矛盾使夫妻相见不相识却相恨1课文开头“舞台说明”的作用2鲁侍萍偶遇并认出了周朴园,为什么不立刻表明自己的身份并当面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害,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3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是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4周朴园对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5剧本塑造周朴园这个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讨论题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的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和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课文开头“舞台说明”的作用三十年来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侍萍的性格磨练得坚强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一面经不起周朴圆的“忏悔”,产生了某种轻信和原谅。在对话中侍萍既有意识的在隐藏自己的身份,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的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鲁侍萍偶遇并认出了周朴园,为什么不立刻表明自己的身份并当面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害,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可能会昭然于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种种罪恶无人知道,俨然作着怀旧的多情人、权威的封建家长、体面的资本家。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所以,他从“怀旧”到翻然“绝旧”,彻底暴露了伪善嘴脸。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是侍萍时为什么惊恐万状?30年前,周朴园的确对美丽温柔的侍萍动过情。到了晚年其妻繁漪桀骜难驯,儿子周萍敬而远之,他经常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变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周朴园对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周朴园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的揭示出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有一种可怕的统制力量,也反映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长成的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剧本塑造周朴园这个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的展开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的内幕做了深刻而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主题鉴赏与剧评评价剧情和人物等(引导)这场戏,人物典型,结构紧凑,思想深刻,既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又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价。现在,我们进行鉴赏式阅读并练习写作剧评。比如,我们可以评价课文所表现的戏剧文学的特点,作者用什么方法使时间、空间、人物矛盾关系都达到高度集中的?又如,我们可以从爱情、亲情、阶级错综复杂的纠葛中,作出社会的评价。又如研究以《雷雨》为题的作用,等等。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下题目,亦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评论。参考题目:1从鲁侍萍的悲惨遭遇看社会现实2从《雷雨》的情节安排看曹禺戏剧结构的特点
本文标题:雷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82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