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毛纺精梳原理一、毛型精梳机的工艺过程及运动周期(一)机构组成1、喂入机构:2、钳持机构:3、梳理机构:4、拔取分离机构:5、出条机构:6、清洁机构:(二)工艺过程1-2导条板3托毛板4喂给罗拉5第二托毛板6给进盒7给进梳8上、下钳板9铲板10顶梳11上打断刀12下打断刀13拔取罗拉14圆梳15毛刷16道夫17斩刀18短毛箱19尘道20-21尘杂箱22拔取皮板23拔取导辊24卷取光罗拉25集毛斗26出条罗拉27毛条筒(三)运动周期1.圆梳梳理阶段2.拔取前准备阶段3.拔取、叠合与顶梳梳理阶段4.梳理前准备阶段①圆梳的有针弧面从钳口下方转过,梳理须丛头端②上下钳板闭合、静止,握持须丛③给进盒、给进梳退回到最后位置、静止,准备喂入④拔取车向钳口方向摆动,后静止⑤顶梳在最高位置、静止⑥铲板缩回到最后位置、静止⑦喂毛罗拉处于静止状态⑧拔取罗拉反转,退出一定长度毛网⑨上、下打断刀关闭,然后静止1、圆梳梳理阶段从圆梳第一排钢针刺入须丛到最后一排钢针越过下钳板2、拔取前准备阶段从圆梳梳理结束到拔取罗拉开始正转的阶段①圆梳继续转动,无梳理作用②上、下钳板逐渐张开③给进盒、给进梳仍在最后位置、静止④拔取车向钳口摆动⑤顶梳由上向下移动⑥铲板慢慢向钳口方向伸出⑦喂毛罗拉静止⑧拔取罗拉静止⑨上、下打断刀张开3、拔取叠合与顶梳梳理阶段拔取罗拉开始正转到正转结束的阶段①圆梳继续转动,无梳理作用②上、下钳板张开到最大限度,后静止③给进盒、给进梳向前移动,再次喂入一定长度的毛片,然后静止④拔取车向钳口摆动,拔取罗拉到达拔取隔距位置,开始夹持钳口外的须丛,准备拔取⑤顶梳下降,刺入须丛并向前移动,梳理须丛纤维尾端⑥铲板向前上方伸出,托持和搭接须丛⑦喂给罗拉转过一个齿,喂入一定长度毛片⑧拔取罗拉正转,拔取纤维⑨上下打断刀由张开、静止到逐渐闭合。4、梳理前准备阶段从拔取结束到再一次开始圆梳梳理前的阶段①圆梳上的有针弧面转向钳板正下方,准备再一次梳理②上、下钳板逐渐闭合握持须丛,准备梳理③给进盒、梳在最前方,处于静止④拔取车离开钳口向外摆动,拔取结束⑤顶梳上升⑥铲板向后缩回⑦喂毛罗拉静止⑧拔取罗拉先静止,然后开始反转⑨上、下打断刀闭合,静止。二、喂给工艺分析1、前摆动式(固定钳板式)毛精梳机喂给系数a3=X3/FX3:拔取结束前喂入的长度F:总喂入长度。2、毛精梳机喂给工艺分析喂给系数a3=1Ⅰ-Ⅰ为钳板钳口线Ⅱ-Ⅱ为拔取罗拉钳口线III-III为须丛前端最前位置R为拔取隔距,即拔取钳口线与钳板钳口线之间的最小距离。a为梳理死区喂给系数a3=1(1)须丛受锡林梳理结束时的状态,须丛伸出钳口线外的长度为R,未被钳板钳制而被锡林梳下进入落毛中的最大纤维长度为L1”=R。喂给系数a3=1(2)锡林梳理后,钳板开启,拔取开始,须丛向前移动一个喂给长度F,须丛头端进入拔取钳口线的移距也为F,须丛中长度为L2”=R-F的纤维由于其尾端被钳板夹持,锡林梳理时未能梳去,而当它的头端到达拔取钳口线时被拔取入毛网,成为毛网中最短纤维。喂给系数a3=1(3)拔取结束后钳板钳口线外伸出的须丛长度为R从毛精梳过程分析可看出:进入毛网的最短纤维长度为L2’’进入落毛的最长纤维长度为L1’’。介于L1’’和L2’’之间的纤维有可能进入毛网,也有可能进入落毛,该长度区为未定区域。若考虑纤维进入毛网与进入落毛的概率相等,则进入毛网与进入落毛的纤维分界长度:L3’’=(L1’’+L2’’)/2=[R+R-F]/2=R-F/2即长度L3’’以上的纤维进入毛网,长度L3’’以下的纤维进入落毛。理论落毛率:303)(LdlLgYFaRFLN03重复梳理次数:喂入须丛从开始接受圆梳梳理到被拔取罗拉拔取这段时间内受圆梳梳理的总次数。三、影响落毛率和精梳质量的因素1.拔取隔距R2.喂给系数a3.喂给长度F给棉方式前进给棉后退给棉毛精梳机(a31)进入落纤最长纤维R+(1-a1)FR+a2FR进入纤网最短纤维R-a1FR-(1-a2)FR-F分界纤维长度R+(1/2-a1)FR-(1/2-a2)FR-1/2F重复梳理次数(R-a)/F+1-a1(R-a)/F+a2(R-a)/F梳理死区a:当钳板握持毛片须头由圆梳梳理时,未能被圆梳钢针梳理的一段长度a=[(r+h)2-r2]1/2=(2rh+h2)1/2式中:r—锡林的半径。h—梳理隔距。毛精梳机:钳板固定,a恒定。棉精梳机:钳板前后摆动,h是变化的,a也是变化的。返回
本文标题:毛纺精梳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1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