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以某区域为例,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布局的特点理解区域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微专题一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地区范围5东北地区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形地貌: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中间是山脉和山地丘陵、内侧是平原土壤:黑土,黑钙土东北地区基本特点6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降水量分布差异也较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分布有冻土和沼泽东北地区基本特点7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地位8深度思考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是如何影响气候的?对气候带来很大影响的地理位置主要指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东北地区的纬度位置较高,最北端就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较高纬度决定了该地区是气温较低;海陆位置上,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南侧临近海洋,决定了该地区是季风气候,距离海洋远近,决定了该地区降水量多少。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可用下图表示: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期有利雨热同期不利纬度高,热量不足,一年一熟;易受低温冷害影响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气候10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QQ:1476360113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西部高原周围山地环绕农业生产类型:多种经营平原—种植业山地、丘陵—林牧业高原—畜牧业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地形11黑土和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河湖众多,灌溉便利,利于农业生产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土壤良好的工业基础工业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发达的交通对外联系方便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多农业经营规模化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土地资源优势土地开发土壤肥沃;黑土和黑钙土广布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量多,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适合机械化作业宜农荒地多: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开发:荒地大量开垦扩大了商品粮、油料和糖料基地→“北大荒”变“北大仓”。保护:对陆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不再开垦三江平原的荒地,对已开垦的荒地逐步还林、还草、还湿地。14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1.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可大面积种植水稻B.该地区发展种植业必须修筑梯田C.该地区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D.该地区只能发展林牧业2.该地河流四、五月也出现汛期的原因是A.雨带推移到此地B.气温升高,积雪融化C.春天冬季风会带来丰沛的雨水D.冰川在春天开始融化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回答1~2题。15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3~4题。3.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A.人口数量减少B.城市化率提高C.土壤质量下降D.粮食单产提高4.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16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17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5.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6.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18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微专题二农业生产和布局农业:农业结构比较完整,耕作业占主导地位,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林业:全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分布: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三大林区。全国农林基地20农业生产和布局农业布局有地域性21耕作农业区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辽河、松花江流域,东部河谷地带普遍,由南向北减少由南向北增加积温降水林业和特产区兴安落叶松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鹿茸、人参长白山苹果梨延边林业和特产区柞蚕辽东丘陵苹果辽南积温降水畜牧业区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呼伦贝尔松嫩平原西部畜牧业区积温降水舍饲养畜业广大农区/猪、鸡、牛、奶、乳制品积温降水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整治措施黑土开发林业发展湿地保护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整治措施黑土开发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①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②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林业发展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降低①以营林为主,发展速生丰产林②合理采伐,以蓄积量定采伐量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湿地保护湿地系统破坏湿地面积减少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天然湿地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商品粮基地建设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29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QQ:1476360113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30特点2,地区专业化生产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QQ:1476360113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后果农业生态环境退化32农业面临问题:水土流失(山区)黑土退化(平原)土地沙化(西部)盐碱化(西部)湿地破坏草场退化(西部)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发展方向与重点山区农业发展方向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结合退耕,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建设人工草场以森林保育为核心开发特色农产品37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1.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1)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图1: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图2: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2)据图1和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40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42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43我国的农业与粮食问题微专题三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均农产品占有量还比较低“靠天收粮”“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农业的“新、特、优”产品还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破坏严重,如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减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等导致耕地退化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①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对各种作物合理布局;②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③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域情况,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为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①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②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③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①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和抵御旱灾的能力,实现旱涝保丰收;②加大中、低产田治理力度,合理用肥,加快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③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效益,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学技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种田,科技兴农,如:改良耕作制度、良种培育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粮食问题及解决途径我国的粮食问题解决途径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总产量不稳定受社会经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人口规模大,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受世界粮食价格影响较大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在确保粮食供求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科学种田,提高单产,例如使用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3题。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劳动力丰富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49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0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荒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D.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的破坏51我国的粮食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
本文标题:2016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2讲-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课件-鲁教版必修3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52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