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3、教育与人的发展概述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思考并回答人的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所谓个体的发展,通常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即指机能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心理的发展,指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知识的发展、智力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在教育学的视野中,个体的发展不仅有其特定的涵义,同时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又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明显特征。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现代教育学将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即遗传、环境与教育(简称为“三因素论”),在这三因素中,遗传素质是个体的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起一定的制约作用。教育虽然也是一种环境,但它有特别的意义,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有一个天才少年方仲永,5岁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12—13岁时诗已大不如从前,年到20岁左右,则与平常人无异。一个智力超常的儿童可能会成为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一个音乐天赋高的儿童可能会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运动天赋高的儿童可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反过来……B、遗传形成了人的发展的差异性人的气质类型胆汁质暴燥、易激动泰森多血质热情、开朗黄志红粘液质缓慢、细致聂卫平抑郁质多情善感林黛玉C、遗传具有可塑性据有关部门对中日青少年的身高水平大近期调查报告显示,日本青少年的身高水平已超过同年龄的中国青少年。一向被我们认为是“小个子”日本人,如今正在变成“大个子”。遗传素质很难改变,但在特殊的环境下或是后天教育的作用下可以改变。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生理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制约着人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形成了人的个体差异性遗传具有可塑性,并非一成不变英国学者霍尔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遗传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我们要批判遗传决定论。(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人只有处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发展如19世纪初,德国巴登大公国王子卡斯·豪瑟出生后,被争夺王位的宫廷阴谋家将他同普通的婴儿对换,3一4岁时,被关进黑暗的地牢里,他可以找到面包和水,但从未见过人,直到他17岁时,才被放出来。经检查,他身高只有144厘米,膝盖已变形,走路如同婴儿学步,目光呆滞、怕光,暗视觉特别敏锐,黑夜能看到180步以外的马匹,听觉、嗅觉比较灵敏,但不会谈话,智力如同幼儿。他22岁时,遇刺身亡。经解剖,他的大脑特别小,没有覆盖住小脑。B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服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孟母三迁”的故事。C环境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起作用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外部客观条件人只有处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发展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环境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起作用华生的遗传决定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12个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自己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不论他们祖宗的才干、爱好、倾向、能力和种族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美术家、大商人、以至于乞丐或强盗。”环境也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我们要“批判环境决定论。”(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导作用教育学教科书将教育的主导作用归因为: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引导着个体的发展方向;第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和深刻;第三,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第四,个体的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部分也是受到教育影响的结果。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是一张白纸或是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任何式样的”。教育也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我们要批判“教育决定论。”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思考: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四)个体发展是主客观统一作用的结果个体并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先天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作用,而是其内在因素(如遗传、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参与其中的能动实践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人具有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在内在与外部条件大致相似的条件下,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根据这样的认识,教育活动中主客观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怎样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就体应该受到特别重视。我们所期望于教育的,就是在个体观念的社会化过程中,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帮助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观念。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特别表现为促进个体政治观念的社会化和道德观念的社会化。三、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基本规律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顺序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可变性互补性和协调性现代心理学将人的发展的顺序与阶段概括为:婴儿期(出生至3岁),幼儿期(3岁—6岁),儿童期(6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17、18岁),成年期(18岁以后),成年期又可分为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个体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个体发展总体上经历的顺序与阶段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形成年龄特征的客观条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促使人成熟的生理基础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和顺序性。然而,个体的身心发展又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不同的发展重点。这对于把握个体的发展机会是很重要的。个体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第二节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一、小学生的发展生理发展身高、体重、骨骼肌肉、大脑等的发育心理发展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的发育二、中学生的发展和教育初中生的生理发展这个时期的孩子,生长发育引来了第二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什么时候)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都有了巨大变化,因此尽量减轻过重的学习压力减轻大脑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心理发展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生的感知觉不在是无意的,而是具有了目的性和精确性,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记忆水平记忆进一步提高,有意意识,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思维的创造性开始萌发,因此需要学校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个时期的情感较为丰富,情绪较为激烈容易激动,这个时期随着身体的发育,对于两性意识也开始觉醒,开始萌发爱恋学用结合1.让我们去认识一位教师,再走进他办的那所山村学校去考察一番。看看这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为他所在的乡村作了什么贡献,然后实际分析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之间有哪些相互的作用。
本文标题:3、教育与人的发展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23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