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5.6中国地理分区—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第五章中国地理分区第六节认识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浮梁县第一中学孙镇祥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区域—珠江三角洲1、对外开放的前沿(1)区位因素: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区域—珠江三角洲1、对外开放的前沿(1)区位因素: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与______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______”东南亚南大门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区域—珠江三角洲1、对外开放的前沿(2)政策因素: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3)人文因素: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②全国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海外投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3、产品主要销往什么地方?1、这个工厂的土地由什么地方提供,工人来自于什么地方?2、工厂的投资资金、样品、设计、技术管理人员来自于哪里?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区域—珠江三角洲2、外向型的经济(1)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②土地租金低③丰富的自然资源④充足的资金⑤大量的技术人员⑥先进的管理经验(2)发展模式:前店后厂①前店: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②后厂:产品加工、制造和装备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厂店前店后厂合作模式1.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合作——“前店后厂”(1)港澳地区扮演“店”的角色:港澳地区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海外订单,从事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供应原材料、原器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2)珠江三角洲地区扮演“厂”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3)港澳在前,珠江三角洲在后,彼此紧密合作,这种独特的经济模式充分利用了两地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强强联手,促进了两个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区域—珠江三角洲2、外向型的经济(3)工业发展:以轻为主,重化工业比较发达(4)商业贸易:主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珠江三角洲我有土地可以建厂,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港澳地区我有丰富的资金,还有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工工业出口外销东南亚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外向型经济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区域—珠江三角洲3、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区域—珠江三角洲3、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区域—珠江三角洲3、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拓展延伸“泛珠三角”区域“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内地9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口占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三分之一;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区,“泛珠三角”在全国的地位十分突出。由于广东省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以“珠三角”为中心的“泛珠三角人流圈”;同时,由于香港的国际航运、金融和物流中心的功能,湖南、广西等地的进出口货物主要经“珠三角”和香港,又形成了一个以“大珠三角”为主要进出口通道的“泛珠三角国际物流圈”。二、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1、位置和范围(1)经纬位置105°E--114°E35°N--40°N(2)相对位置太行山①太行山以西②乌鞘岭以东乌鞘岭③长城以南④秦岭以北长城秦岭二、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1、位置和范围(3)范围横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大省区二、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2、地形(1)地势特征:由西北向东南倾斜(2)主要地形区:汾河谷地渭河平原黄河晋陕大峡谷二、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3、气候、植被、资源(1)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3)资源:煤炭资源丰富4、自然灾害(1)气象:旱涝、寒潮、沙尘暴(2)地质:地震、滑坡、泥石流黄土梁: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黄土峁: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塬黄土塬黄土高原的地貌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二、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5、国土整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方面与地形、气候、土壤、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有关,另一方面还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有关。特别是人类出现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人为因素表现得更为明显。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改变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状况,加剧水土流失的程度,如下表所示:二、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5、国土整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原因分类产生的影响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各种位置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击力大,水流速度快,为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地质灾害频繁滑坡、泥石流、塌陷时有发生,加剧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差地表疏松的土壤缺少植被根系的保护,易被侵蚀二、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5、国土整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原因分类产生的影响人为原因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毁坏树木和樵采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露天开矿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侵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二、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5、国土整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原因分类产生的影响人为原因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滥用土地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滥挖窑洞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二、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5、国土整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2)危害①影响农业: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下降②加剧洪涝: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其含沙量剧增,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③影响生态: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④影响经济:制约当地交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并给生产、生活带来众多的不便二、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5、国土整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采用合理利用土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相结合,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增加水流下渗,削减地表径流生物措施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果林为主,形成林粮、果粮间作生态农业体系农业技术措施用先进的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生物措施封坡育林育草,拦截、含蓄坡面径流治理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生物措施在各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三、长江沿江地带三、长江沿江地带1、范围和位置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2、地形条件地势低平,以平原地形为主,且平原东西排列3、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四川盆地横断山脉ABCDEF主要地形及地势特点青藏高原上海重庆武汉气候三、长江沿江地带4、资源条件:煤、铁、水能、有色金属丰富5、水运条件:黄金水道、我国最优越的内河航运岷江宜宾重庆洞庭湖武汉宜昌湖口鄱阳湖上海湘江河湖和地表水三、长江沿江地带6、纽带和辐射作用:沟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承东启西,形成“H”形格局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重要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三、长江沿江地带5、生态环境问题(3)沿岸环境污染严重(1)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2)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大气污染→酸雨危害突出水污染→部分城市水质型缺水生态环境问题上游中游下游区域发展①水能开发:西电东送,三峡工程;②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城市群;③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①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基地;②有色金属冶炼、机械等工业部门,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③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①农业发达,“鱼米”之乡;②沪宁杭工业基地;③以南京为中心的下游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游中游下游主要问题①自然灾害频繁;②水土流失严重①湖泊面积缩小,蓄水能力降低;②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泄洪能力差①环境污染严重;②河流泥沙量增大,河床逐渐抬升,威胁生存环境对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封山育林①治理长江水患;②建设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治理环境污染等
本文标题:5.6中国地理分区—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0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