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第一课时)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褶皱与褶皱山地的形成2断层与断块山地的形成能力目标:1归纳背斜与向斜的判断方法2区分褶皱与断层构造3判断不同地质构造形成的地形4根据不同地质构造正确寻找矿产资源和合理进行工程建设5能进行简单的地质考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2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立志献身祖国的地质事业教学重点:1褶皱的概念、基本形态、对地形的影响及其研究意义2断层的概念、分类(组合类型)、对地形的影响及其研究意义教学难点:1地形倒置的原因2断层的类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知道山岳有哪些类型吗?生: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三种类型(投影)三种类型的山岳图片并让学生判断山岳的类型师:你们知道这些山岳都是在哪一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生:内力作用。师:内力作用有哪些?生: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师:那同学们知道以上三种山岳分别是哪种能力作用的结果呢?(板书)第二节山岳的形成一褶皱山地师:褶皱山地是由褶皱这一种地质构造形成的。而褶皱这种地质构造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板书)1褶皱的概念生: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这种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是地壳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作水平运动,导致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形成过程中,虽然岩层发生了塑性变形,但仍然连续(用教科书演示)褶皱的形成并介绍师: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形成过程中,岩层发生了弯曲。褶皱的每个弯曲叫褶曲。褶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一个褶皱地质构造应该同时存在多个褶曲。但褶曲只有两种基本形态:岩层向上拱起的称之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称之为向斜。(板书)2褶曲的基本形态背斜向斜褶皱地质构造,可以认为褶皱这种地质构造又可以分为背斜构造和向斜构造。(学生活动)从岩层形态和岩层的新老关系两方面来对比背斜和向斜地质构造。(投影)某地的地质剖面图,教师指点学生看图的方法师:当地的地壳受到挤压作用,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但岩层仍然保持连续,形成了褶皱地质构造。并且组成当地地壳的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按照沉积分异规律。先沉积的年龄老在底部,后沉积的年龄新在上部。岩层的年龄从上往下依次变老。生: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从背斜的核部向两侧,岩层新老关系为:中间老,两翼新;从向斜的槽部向两侧,岩层的新老关系为:中间新,两翼老。师:如果给你一地的地质剖面图让你来判断背斜和向斜构造,你有什么方法?生:主要从岩层形态和新老关系两方面来判别。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岩层新老关系为:中间老,两翼新的是背斜;岩层的新老关系为:中间新,两翼老的为向斜。(投影)下表地质构造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投影)课堂练习图7中A地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B地的地质构造_____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地的地形为______;B地的地形为_________。图6中甲地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判断的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地形为_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从图7练习中,我们看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势较高,常形成山岭;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地势较低,常形成谷地。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下,地壳发生水平运动,弯曲变形的结果。但图6中,甲地地质构造为向斜,地形却为山岭,为什么会出现地形倒置的情况?地表形态的形成,我们还要考虑什么地质作用?生:外力作用(板书)3褶皱与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顺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逆地形。教师板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背斜成山,向斜成谷——顺地形师:怎样的外力作用过程,使得当地的地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生: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学生活动)让粉擦改变地形分布。师:背斜遭受差别侵蚀,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侵蚀作用强烈,物质被风化、侵蚀、搬运得多,底部岩层被风化、侵蚀、搬运得少,从而形成,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谷地。向斜同样地遭受差别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因而能够保留下来。而向斜的两翼岩层较疏松,容易遭受风化、侵蚀、搬运作用,从而使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形成山岭。背斜和向斜形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地。(投影)资料由背斜和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的统称叫做褶皱山地。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米,如纵贯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纵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小规模的褶皱山只有几十米。师:褶皱山只指其中的山岭。褶皱山规模也有大有小,规模较大的形成褶皱山系。是你知道上述的褶皱山系是怎么形成的吗?(投影)六大板块示意图(教师指点学生找到上述的两大山系的分布位置)师:褶皱山系也是由褶皱地质构造形成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使得组成亚欧板块的地壳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形成阿尔卑斯山脉;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使得组成亚欧板块的地壳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形成喜马拉雅山脉。两条山脉形成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从而形成落基山脉。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安第斯山脉。两条山脉形成科迪勒拉山系。这些褶皱山系的形成都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板书)4研究褶皱的意义(投影)背斜储油、气的示意图师:同学们根据岩层的弯曲情况来判断一下该地的地质构造是什么?生:背斜构造师: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在地下常形成一个小空间,有利于油气储存和富集起来,并且按照密度来分布,下层为水,中层为石油,上层为密度最小的天然气。只有背斜才能形成这种特殊的储油构造。(投影)自流盆地示意图师:同学们根据岩层的弯曲情况来判断一下该地的地质构造是什么?生:向斜构造师:(边指图,边介绍)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一般地势较低,地下水容易富集,从而变成储水构造。地下水分布区常分成三个部分: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承压区的地下水承受一定的上层岩层的静压力作用。在该地区打井,井口水位与承压水位一致。但在该地的谷地打井,井口低于承压水位,井水自动流出井口,称之为自流井。譬如在澳大利亚就有个大自流盆地,就是由向斜形成的储水构造。在其谷地里任打一口井,其井口就像泉眼一样,水会自动流出井口,形成自流井。(投影)华山、庐山和泰山师:它们都是什么类型的山岳?生:断块山(板书)二断块山地师:断块山地是由断层地质构造形成的。那么断层构造是怎么形成的呢?(板书)1断层的的概念生: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师:可见断层构造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组成地壳的岩体断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强大的压力作用;二是巨大的张力作用。前者形成压性断层,后者形成张性断层。(板书)2断层的类型按照成因压性断层张性断层师:组成地壳的岩体破裂后,还要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才能形成断层。(教师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师:组成地壳的岩体断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的位移有两种情况:一种以水平位移为主,形成的是平移断层;另一种以垂直位移为主,形成的是正断层或逆断层。(板书)按照相对位移平移断层正断层逆断层(投影)断层示意图师:同学们看,按成因这是一个什么地质构造?生:压性断层。师:强大的压力使岩体发生了断裂,断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了明显的位移。这种位移是以什么方向的位移为主?生:以垂直位移为主。师:以垂直位移为主,就可能形成正断层,或是逆断层。同学们看到岩体断裂形成的断裂面是一个倾斜面。这个斜面以上的岩体称之为上盘,以下为下盘。上盘向上移动,为逆断层;向上移动为正断层。位移是相对而言的。上下盘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上盘向上移动,就是下盘向下移动,形成的也是逆断层。而下盘向上移动也为正断层。一句话:上上逆,下下逆;上下正,下上正。那么图中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生:是逆断层。(板书)2断层的组合类型与地形师:一个地区通常会同时存在多组断层地质构造,从而形成各种断层组合类型。(投影)地垒和地堑示意图师:(教师指图介绍)在这个断层组合中,存在两组断层构造。而中间的岩体作的是上升运动,称之为地垒。地垒显然是地壳受挤压作用断裂而形成的。地垒地势较高,常形成高地或山岭,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就是地垒式山地。在这个断层组合中,也有两组断层构造,而中间的岩体作的是下降运动,称之为地堑。地堑显然是地壳受张力作用断裂而形成的。地堑地势较低,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就是地堑是谷地。此外,在断层构造带,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作用,常形成河谷或河流。(资料)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的统称为断块山地。断块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地貌形态。它的规模大小不等,大的断块山可以延伸数千米,小的只有几十米。师:断层地质构造对地形的影响就是形成断块山地。断块山只是指其中的山岭,其规模有大有小,此外,断层构造还形成谷地,有规模也是有大有小。汾河谷地规模较小,而东非大裂谷也是地堑式谷地,其规模要大得多。(小结)刚才我们介绍了褶皱和断层两种地质构造。你来比较一下这两种地质构造有什么区别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师:褶皱构造的岩层是连续的,而断层构造的岩层是不连续的。(课堂练习)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1)写出图中各点的地质构造类型:甲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2)上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作用而形成的。(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地找到地下水。地震的多发地带位于图中的_______地。这个地区的地形为_________(4)丁地有一条_______走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地质构造的形成:褶皱和断层。两种山地的形成:褶皱山地和断块山地。褶皱山地是由褶皱地质构造形成的。断块山地是由断层地质构造形成的。褶皱山地和断块山地都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前者主要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形成的。后者主要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事实上,任何地形地貌的形成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而外力作用使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内力作用形成地垒式山地和地堑式谷地。在断层构造带却由于外力侵蚀作用,发育形成了河谷。板书: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第一课时)一褶皱山地的形成1褶皱的概念2褶皱的基本形态3褶皱与地形4研究褶皱的意义二断块山地的形成1断层的概念2断层的分类3断层的组合类型与地形4研究断层的意义课后反思:学生活动太少,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突显。过分强调概念,且数量较多,且有一定难度,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疲于奔命。如正逆断层的概念等。课文中的关键词没有强调,学生不易抓住关键内容。整个课堂教学组织地还是欠火候,最后的总结也是不知所云,没能让学生领会自己的思路。把地形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紧密联系起来。山岳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但却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内涵没有让学生领悟。整个课堂练习还有很多不当之处,以后一定要找到和编辑出合适的练习。练习应考虑尽量全面考察所讲的知识点。
本文标题:山岳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1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