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故宫的色彩文化和空间布局分析(20-38)1
故宫的色彩文化和空间布局分析故宫总平图内容内容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由蒯祥设计,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有房屋8700间,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颁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故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颜色的搭配五行说中色彩:方位、季节与生化过程都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传周代居火德,以红为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居水德,尚黑。汉武帝确立居土德,黄色遂为汉皇权象征,以后各朝代都以黄色为贵。黄色属土,土方居中,代表国家。故宫建筑群的屋顶大面积地覆盖黄色琉璃瓦,以象征中央“土”为黄色,表示尊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起到了强烈的装饰作用颜色的搭配五行相生说认为,火生土,火为赤色,土为黄色,所以故宫建筑的墙面、柱子以及门、窗等亦多用红色,乃寓有循环生化、吉祥之意。小结紫禁城的色彩设计中广泛地应用对比手法,造成了极其鲜明和富丽堂皇的总体色彩效果。经由天安门、午门进入宫城时,沿途呈现的蓝天与黄瓦、青绿彩画与朱红门窗、白色台基与深色地面的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故宫显现了儒家礼制在君臣关系、夫妻关系、嫡庶关系中的表现。帝王的办公区在前,主要有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召见文武官员的三座大殿,它们由南向北排列在中轴线上的工字形台基上,用最高贵的建筑规格体现着皇权的尊贵。帝王生活起居部分在后面,中轴线由南向北是皇帝、皇后的寝宫,亦是一组由三座大殿组成的建筑群。以表现传统礼制的前朝后寝之意。中国古代贵族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作为唯一的正式妻子,只有皇后的寝宫在尊贵的中轴线上,其他皇妃分别住在东西两侧的十二座宫院里。这种居住格局清楚地表现了嫡庶之间的尊卑关系。故宫后寝部分的布局亦仿紫微垣设计,乾清、坤宁、交泰是后寝的主要宫殿。乾清、坤宁两宫其名取自《易经》中的两个卦名,“乾之象为天”“坤之象为地”,以示天地,“交泰”意“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乾清宫院内的东门称日精门,西门称月华门,以天地日月作为后寝的中心。乾、坤二宫的两侧,有东、西六宫,合为十二宫,象征十二星辰拱卫天地日月,而十二宫与三宫相合之数,正符合紫微垣十五星辰之数。二、阴阳五行,象天立宫(阴阳五行思想)故宫总体布局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位于南部属阳,它以三大殿为主,太和殿左右又配有文华、武英两座宫殿,布局开阔,建筑高大,显示出阳刚之美。文华武英阴阳学认为,在数字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这在故宫前朝后寝布局中也有充分体现。前朝纵向三大殿和横向三殿、踏步阶数、台基、须弥座等也用三、五、七等奇数。相对地,后寝则多用偶数布局。乾清、坤宁两宫为后寝部分最主要建筑,成偶数,左有东六宫,右有西六宫,合为12宫;东、西五所为皇子的住处,合在一起亦为阴数10。“风水——阴阳五行说”在紫禁城建筑数目奇偶:奇数为阳,外朝反复运用三、五、九等奇数。(以大明紫禁城为洌)纵轴线上为奉天、华盖、谨身三殿;横轴线上为文华、奉天、武英三殿;奉天殿(清为太和)以南安排有五门;大殿面阔9间、进深5间,暗示天子九五之尊。此外,外朝的踏垛级数、台基和坎墙的砖皮层数也多用奇数。与之相对应的,内廷中多用偶数。小结宫殿布局:外朝为阳,内廷为阴。外朝建筑布局疏朗,气势雄伟,体现阳刚之美;内廷建筑布局严谨,内檐装修纤巧精美,体现阴柔之美。按五行说南方从火,阳性,含生长之意,是适合从政的地方;北方从水,阴性,含收藏之意,是适合寝居之地。东方从春,因此凡属文化、文治方面的宫殿及设施,多列于东侧;西方从秋,所以凡属兵刑、武备方面的宫殿设施,多列于西侧。故宫的建筑特色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宫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宁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心,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殿,其后即为嫔妃子女居住的东西六宫。问题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二、故宫的空间特征1.基本情况:北京古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改造而成,至清形成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四套环城的格局,中轴线自永定门至钟鼓楼长达7.5km。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经明后期改建和清重建而成。问题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二、故宫的空间特征2.建筑思想故宫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型制基本上附会了《周礼·考工记》中的“择中”思想和“四维四隅”的空间概念,体现了“天覆地载,帝道唯一”的封建宗法礼制,突出了帝王权威的感染作用。(1)三朝五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附会“三朝”制度(外朝、治朝、燕朝),以自南向北的大清门至太和门五座门附会“五门”制度,说法不一。(皋——库——雉——应——路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问题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二、故宫的空间特征2.建筑思想(2)左祖右社——太庙位于宫城前东侧,社稷坛位于宫城前西侧。(3)前朝后寝——前三殿、后三宫。问题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二、故宫的空间特征3建筑成就(空间特征)(1)强调中轴线的对称布局(起、延、开、合、转、渗——永远抹不掉的神符)中轴与城市中轴重合,地位突出。采用建筑沿轴线南北纵伸发展,对称布置的布局方式,主轴两侧次轴上各建筑采用大致对称而灵活变通的手法,形成统一而有主次的整体。问题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二、故宫的空间特征3建筑成就(空间特征)(2)院的运用与空间的对比变换——开闭有序,旷奥有度的空间序列以建筑围合成院,以院为单位,若干院组成建筑组群,各院的空间尺度加以变化对比以产生不同气氛。一类,宏伟壮丽,像太和殴前院落那样占地丽积夫到25万平方米。太和殿位丁院落的北端,矗在高达6米的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四周围以低矮的廊庑朝房.视野十分开阔。人们站在太和殿大台基上.环顾四周一片潢淡的灰色屋顶托着一片浓浓的黄琉璃瓦,紫禁城外寺、观、民舍皆在其下,反衬出走和殿居高l墙下的至尊地位。第二类,肃穆深邃,如西路的慈宁花园园内遍植松柏,园内建筑全都是佛堂、掸室。每当帝后礼佛,磐鱼齐鸣,香烛尽燃诵经之声不绝之际,气氛便显得格外神秘深建、超脱飘逸完全是一派佛门境界第三类,封闭紧凑:最典型的是东、西走宫。它们的占地面积相对来说都很狭小,大不过1600平方米。它们都被禁锢在高大的官墙之内院落里偶或栽种两三株老树,点缀几盆庭花,就算作是官内的一点生气丁=当年的嫔妃们住在这与世隔绝的深官之中,无异于生活在人生的“牢笼里。第四类,清新雅致。中路轴线上的御花园就属于这一类。它虽然摆脱不掉宫廷建筑的瑰丽气质,但也能宜人怡性,有迂迪不尽之致。园中古柏苍劲挺拔,绿影满地,斑驳陆离,硒扫不去。亭、阁、轩、榭散落其问,奇石异卉,集于一庭,争巧斗艳.冬夏不疲:问题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3建筑成就(空间特征)自大清门至太和殿先后通过五座门、六个闭合空间(庭、院、广场),总长约1.7km,形成三处高潮(天安门、午门、太和殿):大清门(M1)——千步廊空间(K1)(狭长逼仄,以冗长的空间形成前导)——天安门前横向展开广场(K2)(迎面天安门城楼,对比强烈)——天安门(M2)(前汉白玉金水桥、华表、石狮等,鲜明衬托暗红的门楼基座,形成第一高潮)——天安门与端门间较小空间(K3)(极为收敛)——端门(M3)——端门与午门间呈现一纵深而封的空间(K4)——午门(M4)(雄伟的午门与门前空间形成萧条压抑气氛,构成第二高潮)——午门与太和门间横向广庭(舒展、开旷)(K5)——太和门(M5)——太和门至太和殿前广场(K6)(宏伟庄严,太和殿巍峨崇高,形成第三高潮)。问题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故宫空间序列分析二、故宫的空间特征3建筑成就(空间特征)(3)建筑形体、尺度、色彩、装饰的协调与对比使用形式类似而比较简单的个体建筑和大面积原色调相同的色彩也是形成整个建筑群统一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统一中又通过屋顶形式、尺度大小、彩画类型等构成主次分明、统一中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故宫的色彩文化和空间布局分析(20-38)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79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