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研究
1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决定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收入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市居民消费的提高,阻碍了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进而影响消费需求的增长。目前国内市场需求严重阻碍国民经济运行,制约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直接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消费特点和消费发展的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类消费的变动规律。本文首先分析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出了收入差异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处于不同收入等级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很大的结论。关键词: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消费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引言2006年2月,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发布的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且这种收入差距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合理的。同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扩大内需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刺激居民消费成为中国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进程的不断深入,收入差距扩大化和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生活的两大难题,同时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对居民的收入分配与消费关系的研究,因而也重新成为当今消费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研究背景我国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着手,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始终奉行效率至上的分配原则,而社会公平则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尽管如此相对于计划经济下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并为社会经济活动其他方面市场化的改革推进奠定了基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使中2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的奇迹”。1978—2007年,中国GDP由3645.2亿元增加到246619亿元,经济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三位。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但自从1997年软着陆之后我国经济出现了:一方面政府、学术界畅谈的“软着陆”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是企业界已感到了经济的悄然紧缩,也就是“宏观经济形式很好,微观经济形式较难”。①供给充足的情况下,我国的有效需求出了问题。有效需求主要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外需构成,消费需求、政府支出和外需为最终需求,而投资需求为引致需求。我国政府支出和外需一直发展良好,故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长期不足,消费率长期过低会影响投资需求的增长最终导致全社会的总需求不足,使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投资和出口,而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四大动力之一的消费却出现了明显的“跋脚”状态。现在我国已经进入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有效需求出现不足,导致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受到影响。1.2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在于:第一,通过研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消费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帮助我们深刻认识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重新审视过去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第二,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合,阐明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作用,为我国调节收入分配以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进而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认真分析需求不足的原因,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否利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加以检验和论证,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在推进用消费替代投资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收入分配调整政策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2.1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利益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重新分配。城镇居民总体收入增长较快,同时收入差距的水平也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6上升为2004年的0.37,上升了20个百分点。这种扩大并不是单纯的线性上升的过程,而是一个阶梯性的波浪上升。从总体来说,大致经过了五个阶段。由于计算基尼系数的统计口径不同,得出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第57页3的计算结果有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所有这些数据显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②第一阶段(1978—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基本稳定。这一阶段的经济改革是以农村为中心的,城镇的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因此,城镇居民收入基本保持了传统体制下工资决定机制和收入分配的特征,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低于0.16,收入分配处于高度平均的状态。第二阶段(1985—1989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这一时期出台了许多改革措施,其中有两项措施直接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一项是企业承包制的推广。它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赋予了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但却因此拉开了不同企业之间的工资和收入差距。另一项是允许和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由于非国有企业内部分配机制以效率为主导,因此,这一措施拉大了企业内部收入差距,也拉大了非国有和国有企业职工收入的差距。1985年,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第一次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由0.16上升为0.19,扩大了3个百分点。1988年,基尼系数再次上升了3个百分点,达到0.23。③第三阶段(1989—1991年),1989年起,我国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使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城镇居民实际人均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扩大略有缓解。1991年,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上升为0.24。第四阶段(1992—1995年),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经济改革重新步入了快车道,在此期间,国有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城镇中低收入阶层也随之扩大。同时,非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逐步形成,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外资大规模涌入,一批参与这类经济活动的高收入阶层逐渐形成。1994年开始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又使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之间的工资差异进一步拉大。这样,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从1992年的0.25上升到1995年的0.28。第五阶段(1995年至今),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加剧。首先,分配制度的深化在推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同时,也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其次,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在推动国有企业改制转型的过程中,也使得国企职工下岗失业日益剧增,收入明显下降,收入差距较之前一阶段更为突出。再次,城镇住房、医疗、教育制度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初步效应己相当明显。它们从根本上是将原有体制中隐性收入不平等显②王倩.中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华侨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2005③赵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湖南大学西方经济学硕士,20044性化的过程。以上种种因素造成了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至2004年基尼系数较前一阶段上升9个百分点。2.21992-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是居民将其可支配性收入做出消费多少、储蓄多少的划分之后,根据个人偏好和各类消费对象需求弹性的不同,将消费支出在各类消费对象上加以分配所形成的消费客体结构。1992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如下表:1992~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重表单位:%年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X152.8650.1349.8949.9248.6046.4144.4841.8639.1837.9437.6837.1237.73X214.0814.2413.6913.5513.4712.4511.1010.4510.0110.059.809.799.56X38.428.768.828.397.617.578.248.578.798.276.456.305.67X42.482.702.913.113.664.294.745.326.366.477.137.317.35X52.643.824.654.835.085.565.946.737.908.6110.3811.0811.75X68.829.208.798.849.5710.7111.5312.2812.5613.0014.9614.3514.38X75.966.636.777.077.688.579.439.8410.0110.3210.3510.7410.21X84.744.524.474.284.354.444.554.965.175.353.253.303.34(其中X1~X8分别代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居住和杂项等八大类消费支出)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从上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食品消费方面:随着收入的增高,人们的消费重心开始转移。虽然食品消费绝对数大幅上升,但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长期呈稳定下降趋势。2、衣着消费:1992~2004年这13年间,城镇居民衣着消费的比重由14.08%下降到了9.56%,下降了4.52个百分点,不像食品消费那样逐年有规律地稳定下降,个别年份有所回升,且幅度不如食品下降那么剧烈。但衣着消费的内部结构变化比较明显,购买成衣的支出比重由1992年的58%提高到2004年的72%,上升了14个百分点。从变动趋势来看,衣着消费比重1992年后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今后仍将逐步下降。3、医疗保健消费:从1992—2004年这13年时间序列变化来看,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比重虽然不大,但上升较快。人均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2004年528.15元,几乎是1992年41.51元的12.72倍,而同期人均消费支出仅增加了3.29倍,原因主要是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适当5增加了个人负担部分的比重,另外,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保健商品(服务)消费增加也是推动这项消费迅速攀升的重要原因。4、交通和通信消费:1985年以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交通通信消费水平极低,1985年该项消费支出人均仅为14.39元,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14%。进入90年代后,随着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交通通信消费的条件得到较明显的改善,城镇居民用于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大幅度上升。1992年该项消费支出为44.17元,比重为2.64%,此后无论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呈直线上升趋势,2004年该项消费支出为843.62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1.75%。13年间绝对数上升了18.10倍,相对数上升了3.45倍。而此期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了3.29倍。5、居住消费:1992—2004年这13年中,我国住房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1998年全国城镇正式取消福利型实物分房体制,住房消费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从居住消费内部结构变化看,住房支出比重明显上升,水电燃料等支出比重下降。从趋势看,随着住房房租的市场化改革和私人购房比重的上升,城镇居民住房支出比重会进一步上升。3.收入分配对消费结构的影响3.1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1、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人均收入为20667.91元,比2005年增加2022.91元;最低的新疆人均收入为8871.27元,比2005年增加881.27元。最高和最低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005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新疆差距为10655元,2004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宁夏差距为9465元,到2005年扩大到万元以上,增加了1190元。见下表:年份人均最高收入地区和数额人均最低收入地区和数额收入差距地区数额地区数额2004上海市16682.82宁夏7217.879764.952005上海市18645新疆7990106552006上海市20667.91新疆8871.2711796.64本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
本文标题: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13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