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冲突论-达伦多夫-科赛
社会冲突论社会均衡模式社会冲突理论•一、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二、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三、科塞的功能冲突论一、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战后美国社会及其社会思潮的发展•社会冲突理论是动荡不安的美国社会及日益尖锐化的社会矛盾的反映。•二次大战后的美国社会经历了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历史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指40年代中后期和50年代,是所谓美国的黄金时代。•60年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思潮发展的第二阶段,也是全球性大动荡的年代。•7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思潮进入又一发展阶段。经过十几年的社会动乱和调整,美国开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二)社会冲突理论的思想渊源•理论发展内在的逻辑,至少表现为这样两个方面:•首先,新的理论思考必须在前人思想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前人的探索,就不可能或很难发展出后来的某种理论;•另外,前人提出的理论,受后来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马克思韦伯阶级观点、辩证观点、阶级斗争必然引起社会变迁。冲突强度的条件等观点。组织、社会流动、社会冲突关系等观点。马克思西美尔韦伯123代表人物(leaders)冲突的根源(reasons)冲突的条件(conditions)冲突的类型(types)冲突的功能(functions)KarlMarx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不平等的经济关系。阶级的产生(无资);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无产阶级有被剥夺感。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地位的替换——社会变迁,原有体系的崩溃代表人物(leaders)冲突的根源(reasons)冲突的条件(conditions)冲突的类型(types)冲突的功能(functions)Simmel冲突不仅是利益的反映,而且是敌对本能的反映。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冲突群体各方的团结紧密程度、情感投入程度及对冲突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暴力\非暴力促进社会有机体团结和统一的过程;保持社会整体或某些子系统完整的过程。代表人物(leaders)冲突的根源(reasons)冲突的条件(conditions)冲突的类型(types)冲突的功能(functions)MarxWeber权力、财富、声望高度相关性;报酬的分配的极端不平等;低水平的社会流动率。领袖人物的感召力是引起社会冲突的关键力量;组织化暴力社会变迁;建立新的社会等级系统。三、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1929-2009)•生平•1929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47-1952年在汉堡大学学习哲学和古典语言学,1952-1954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社会学。1957-1969年,先后在萨尔、汉堡、蒂宾根和康斯坦茨等大学教授社会学。•曾任德国社会学会主席(1967-1970)、伦敦经济学院院长(1974-1953)等职。•主要著作•《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7•《社会冲突理论探讨》1958•《德国的社会与民主》1965•《新自由》1975•(一)达伦多夫的社会观•乌托邦社会的特征:•(1)没有变迁•(2)价值一致•(3)没有冲突•(4)各种活动安排合理有序•(5)与世隔绝•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系统论”•(1)所描述的“社会系统”从来不是从日常生活中发展出来的;•(2)它以“价值共识”为基础;•(3)社会存在的是普遍的和谐一致,冲突和差异行为被视为社会的病态;•(4)一旦出现了冲突和差异行为,社会系统也有一定的机制来消除它们,使社会恢复均衡和稳定;•(5)社会系统中的活动也是在各种制度安排下有序进行的;•(6)社会系统基本上也是自给自足,无需与外在世界来往就能存在的。•社会具有两副面孔,一方面是它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是它的冲突性。•一致性:•1、每个社会都是一个各种成分相对持久、相对稳定的结构;•2、每个社会都是一个各种成分的协调整合的结构;•3、社会中的每一成分都有一个功能,即它们对于维持社会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做着贡献;•4、每一个正在运行的社会结构都以其成员间的价值观一致为基础。•冲突性:•1、每一社会都时刻服从变迁,社会变迁是普通存在的;•2、每一社会都时刻经历着社会冲突,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的;•3、社会的每一要素都对社会变迁发生积极作用;•4、每一社会都建立在某些成员被另一些或员压制的基础上。•(二)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论•1、社会冲突的根源•特定的社会结构——阶级结构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权力不顾反对而把某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能力权威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的权力权威概念具有以下要素:1、权威始终意味着一种上下级关系;2、命令者一方用命令或禁止的形式规定服从者一方的一定行为;3、命令者一方有做出这种规定的合法权力,这种权力不是以个人的性格或偶然机遇为基础,更是以社会对个人所居社会地位的一种期待为基础;4、权威始终有一定的界定,这种界定说明哪些人必须接受控制,以及应受控制的内容和方面;权威不同于权力,它不是一种随意控制他人的关系;5、权威是一种合法的关系,因此,对权威命令不服从者要受到惩罚;法律体系维护权威的有效性。支配服从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社会组织不是一个产生于共同愿望的系统,而是一个强制协作的联合体(ImperativelyCoordinatedAssociation),是具有一定权威结构的群体。社会冲突的根源特定的社会结构----阶级结构这种阶级结构不是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划分的,而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虽然存在着社会对立,但不是说冲突就一定发生,社会冲突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准群体显群体当统治阶级群体和被统治阶级群体的利益尚处于对立性潜在利益状态时。是没有阶级意识的集合体。当群体以显在利益为基础时,群体中的人们便产生了共同的阶级意识,觉知了共同的利益,并组织起来追求这种利益,这时准群体变成了显群体。显群体是组织起来的,具有明确利益要求和奋斗目标的群体。达伦多夫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只有通过制度化来调节冲突。具备基本的技术保证政治上必须有一定的政治自由法律上必须允许结社联盟准群体内部之间有沟通的可能程序与正式程序“准群体”转化为“显群体”的条件•3、社会冲突的程度强度烈度冲突各方面的能量消耗以及卷入冲突的程度,人们是否完全投入到一定的冲突中,冲突是大还是小,等等。烈度则是指斗争双方用以追求他们利益的手段。影响强度的三个因素:1、社团的重叠程度2、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程度3、社会流动性的程度影响烈度的两个因素:1、社会经济的剥夺情况2、冲突的调节绝对剥夺相对剥夺调节冲突需要具备三项条件:A.冲突双方均承认对方有合法的但又相互对立的利益;B.利益群体有自己的组织,有处理争端的公共机构;C.冲突双方都同意遵守一些正式的冲突规则,如怎样谈判,怎样达成协议,违规制裁及如何变更规则本身。•4、社会冲突的结果•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权威结构的变迁。•社会变迁是通过统治阶级人员的变动和政策的变动所导致的社会价值和制度结构的变化。变迁的结果不是从冲突状态走向和谐状态,而是从一种冲突结构走向另一种冲突结构。1.所有统治人员的更换,革命变迁三种不同类型的变迁2.部分统治人员的更换,改革变迁3.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的政策中,最低层次的变迁,可使统治阶级长久的维持其权威的合法性。4.4社会冲突的结果度量社会变的两个尺度:根本性与突发性根本性:考察社会变迁的程度突发性:考察社会变迁的速度根本性的变迁可能是突发的,也可能是迟缓的;非根本性的变迁也是这样•阶级斗争的强度与社会结构变迁的激烈性之间存在着明确的联系;•阶级斗争的烈度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突发性之间存在着明确的联系。社会变迁的程度社会变迁的速度强度烈度•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有一个基本观念,那就是:社会充满冲突,冲突促进社会的变迁,冲突的调节则维护着现存的社会结构。制度化方法的建立社会流动性的增加不同冲突形式的制度性分离维护西方社会权威关系的基本结构达伦多夫对马克思、韦伯、齐美尔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阶级观点、辩证观点、阶级斗争必然引起社会变迁的观点“1.达伦多夫和马克思都认为社会系统始终处于一种冲突状态之中。2.两者都假定这种冲突因利益对抗而产生。利益对抗必然内在于社会结构中。3.两人都认为利益倾向于分裂为两个冲突群体。4.二者都认为,冲突是辩证的,一种冲突,通过产生一系列新的对抗利益而得到解决,而这些新的敌对利益是在某些条件下将产生进一步的冲突。5.二者因此都认为,社会变迁是社会系统的普遍特点;也是不同类型的制度化模式中不可避免的冲突辩证法的结果。”——乔纳森·特纳•达伦多夫认为,阶级划分的关键因素不是根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而是根据是否拥有生产资料的支配权。韦伯分层的三个维度;社会流动、社会冲突齐美尔社会冲突的强度对辩证冲突论的评价•1、有力地揭露了功能主义对社会现实认识的片面性。•2、达伦多夫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冲突的揭露,是对美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无情鞭笞。•3、对一般社会冲突的精细分析以及对冲突调节的论述,有助于人们了解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策略,对于其他国家研究和解决本国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四、科塞的功能冲突论(1913-2003)生平1913年生于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居美国,195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曾在布兰代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任教。1975-1976年,科塞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主要著作•《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再论社会冲突研究》1967•《持各种观念的人:一位社会学家的看法》1970•《社会学思想名家》1971•《结构与冲突》1975•《社会结构中的本我》1975•《实体研究中的两种方法》1975(一)社会冲突的根源•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至伤害对方。•社会冲突的根源有两类:物质性原因非物质性原因权力、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价值观的不一致(二)社会冲突的类型分析•1、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现实冲突指的是个人或群体只是运用冲突这一最有效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确定的目的。•非现实冲突源出于某种难以捕捉的外在情绪,其对象不是冲突的根源,冲突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发泄敌对情绪。现实冲突非现实冲突冲突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冲突本身就是目的冲突可以被其他手段所取代冲突的对象可以变换;冲突本身不能被替代冲突产生某种结果冲突无任何结果可言•2、紧密关系中的冲突•关系越紧密,感情越投入,就越倾向于压抑敌对的情感,而不是把这种敌对的情感表达出来。•在次级关系中,比如企业合伙人的关系,敌对情感往往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相反,在初级关系中,参与者全部投入使得这种情感的发泄对他们的关系形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敌对情感趋于积累起来,并得到进一步强化。•3、内群体冲突和外群体冲突•内群体冲突的特征(1)内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人格投入程度相关。(2)那些积极热情参与群体生活的成员,对群体中的“叛徒”会采取更多的暴烈式反应。(3)群体对于内部异端分子的反应有时要比对变革者更充满敌意。•外群体冲突•群体结构能够限制实际的、或预料的与外部冲突的激烈程度。•成员参与程度高的小战斗群体,一般使外部冲突更为激烈。•4、意识形态下的冲突•意识形态下的冲突是指作为集体的代表参与的、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那些冲突。•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事实要比以个人目标为动机的冲突“更激进、更冷酷无情”。•第一,为了集体的利益参与冲突具有一种“高尚性”,会增强代表者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威望;•第二,群体的代表人物也会把自己看做是群体目标和权力的体现,将自己与群体等同起来,使他的能量因而大大加强;•第三,通过为了集体的事业而放弃个人的要求,他使自己充分地成为集体的组成部分,对群体的任何威胁也就是对他的威胁;•第四,为群体事业而斗争,使其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直接的目标,这样,他就可以将全部力量集中在某一具体行为上。•在意识形态下的冲突中,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作用,是知识分子使这种社会运动客观化,将利益群体转化为意识形态,使冲突得到加深和强化。(三)社会冲突的功能冲突绝不仅是一种破坏社会稳定与整合,单纯只引起变迁过程的因素,冲突对于社会的团结、一致、稳
本文标题: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冲突论-达伦多夫-科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549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