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分校(站、点):年级: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论文题目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研究专长工作单位电子邮箱联系电话选题目的和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营利性组织的迅速发展以及它们作为政府、企业之外的新角色广泛参与人类社会各领域的活动。由于其在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和影响也渗透到了千家万户,因此研究非营利组织的相关问题就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于非营利性组织展开的深入研究。通过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概念、特征、作用等方面的阐述,总结出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成因,最终找到促进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从而为研究的实施提供理论性的帮助。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非营利性组织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因此很多的研究观点都比较新颖。黄伟在《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文中从社会结构、经济水平、发展程度等各方面对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刘春湘《论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中说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尚处于成长初期,存在着筹资困难、运作不够科学和规范等问题,其成因在于非营利组织独立性缺失、法制滞后、产权模糊以及治理结构不合理等。为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必要理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非营利组织自身应坚守使命、完善治理结构、加强信息披露。2013年,王凤鑫在《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研究》中将非营利组织定义为政府和市场外的第三部门,从社会、政府和个人的资金支持、完善人力资源和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放宽双重管理体制的限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都给出了对策。秦兆敏的《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中说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应该是集合了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会员大会是非营利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应该设立,理事会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核心,对组织的最终绩效负有职责。拟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一,非营利性组织对于政府和社会产生的重要作用第二,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元化格局和创造效益的方式第三,研究非营利性组织中的官办化和政府化倾向,对其管理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对策,确保政府对其的指导与保障重要观点1、非营利性组织需要明确的定位,与社会活动紧密结合。2、非营利组织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还要有有效的培育机制,运行的全部过程中要有评估、有监督。3、非营利性组织要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保持创新,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研究方法、手段和途径1、文献分析法。2、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总结出相关的结论。研究进度计划2016年9月1日至9月20日进一步查找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包括著作、科研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等。2016年9月21日至10月15日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分析,形成论文初稿。2016年10月16日至11月10日对初稿进行进一步修改,形成终稿。论文提纲一、非营利性组织的基本概述(一)非营利性组织的概念(二)非营利性组织的特征(三)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二、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成因(一)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现状(二)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三)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三、促进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一)政府在促进非营利性组织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二)非营利性组织自我完善的举措四、结论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1]王凤鑫.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2]王海峰.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甘肃农业,2011[3]薛艳霞.非营利组织相关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2[4]朱珊珊.我国非营利组织现状分析及其发展问题探讨[D].山西大学,2012[5]秦兆敏.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6]黄伟.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7]陈晖.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智富时代,2015[8]李璠妮.社会资本视角下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9]刘春湘.论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10]傅莉莎.美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与启示[D].南京理工大学,2012[11]王赟.浅论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开题报告审核意见审核组长(签名):__________审核小组成员(签名):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I目录前言................................................................................................................................1一、非营利性组织的基本概述....................................................................................1(一)非营利性组织的概念.................................................................................1(二)非营利性组织的特征.................................................................................2(三)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3二、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成因................................................4(一)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现状.................................................................4(二)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5(三)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7三、促进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8(一)政府在促进非营利性组织发展应采取的措施.........................................8(二)非营利性组织自我完善的举措.................................................................9四、结论......................................................................................................................11参考文献......................................................................................................................111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营利性组织的迅速发展以及它们作为政府、企业之外的新角色广泛参与人类社会各领域的活动。由于其在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和影响也渗透到了千家万户,因此研究非营利组织的相关问题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笔者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于非营利性组织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首先,从非营利性组织的概念、特征、作用等方面入手进行概述,接着分析了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成因,最后从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促进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最后得出结论,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帮助。关键词:非营利性组发展行政管理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非营利性组织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了社会事业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非营利性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国家与市场中的空缺,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这是因为政府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社会公众的需求,市场在运行中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非营利性组织充分发挥其填缺补漏的作用。虽然非营利性组织在社会生活中作用巨大,但是在我国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因此,分析这些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对策,对于促进非营利性组织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的行政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一、非营利性组织的基本概述(一)非营利性组织的概念非营利性组织英文全称Non-ProfitOrganization,通常简称非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来源于美国,但目前在学术界关于非营利性组织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萨拉蒙(L.Salamon)和安海尔(Anheier)通过研究与比较12个不同国家的非营利性组织,从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非营利性组织必须具备组织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营利性五大特2征,这一定义得到了欧美国家较为广泛的认可[1]。但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这一定义过于严谨与刻板,如果按照这一定义“对号入座”,许多国家的非营利性组织并不具备这五项特征,其中也包括中国。因此,我国就有学者提出应该以组织从事的事业为依据来定义其性质,而不应该局限于理论上的定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于非营利性组织展开了管饭深入的研究,但也未形成严格的定义,多是以鼓励与促进非营利性组织发展的视角予以界定。笔者认为,非营利性组织首先应该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以处理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营利性、非政治性的组织。(二)非营利性组织的特征1.非营利性这是非营利性组织最鲜明的特征,非营利性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性事业。按规定,非营利性组织可利用合理合法的形式开展经营性活动,但其收入不可归个人所有也不可进行分配,只可用于组织活动与促进自身发展。非营利性组织在开展活动之前,都会公开组织的使命与目标,通常都具有社会公益性,致力于解决政府与市场无法顾及或难以及时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通常包括人口、人权、卫生、教育、环保、贫困、民族、妇女儿童保护、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2.非政府性每一个非营利性组织都是独立的自下而上的民间社会组织,通常都不会采取集中领导的管理体制,即便是组织有领导人,但是与成员员都是平等的关系,成员之间也是平等、自愿的组织在一起。非营利性组织获取公共资源是利用建立在共同价值观之上的承诺、协商、竞争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来促进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为非营利性组织展开活动的目标通常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公众的整体利益,因此,非政府组织也是政府之外一股不可或缺的公益力量。3.组织性非营利性组织通常都有完整的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是一种具有制度性的正式组织,并且在组织目标的指引下经常开展各种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临时性的社会团体,即便是其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也不属于非营利性组织的范畴。另一方面,只有获得正式注册的合法身份才能称之为非营利性组织,经过注册才3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才能对外订立合同,在合同的约束下,管理者也不会
本文标题: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4975 .html